不在意名声

作者: 黄泰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19:32 被阅读88次

如果一个人很爱惜名声,甚至想青史留名,流芳百世,那么他这辈子只能小悟不能大悟,因为他没有破除执念。 不怕身败名裂,这样的人可以大悟。这也不能算是我的首创,古代很多禅师都有类似的说法,只是人们没有留心而已。这冲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所以人们视而不见,选择性遗忘。但道德这东西,只在一定的层面有效有价值,如果一个人今生不能觉悟,那还是恪守道德规范比较好,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大彻大悟,那就一定要突破道德层面。在儒家主导的封建社会,这样的说法只能在禅宗内部小范围流行,在现代社会就没有这个忌讳了。所以我认为经过长期衰落以后,禅宗将在二十一世纪再次迎来黄金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威权走向衰落的时代,是一个宗教日益式微的时代。

禅宗是最要命的,因为它彻底否定了一切观念和权威,连佛祖都否定了,还有谁能幸免?所以古代的帝王都不希望禅宗流行,所以念佛就特别流行。如果人人都悟道了,这皇帝老子还怎么统驭兆民?为什么说这大悟的人必然不怕遗臭万年呢?别拿地狱来吓唬人。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悟?这悟有小悟大悟。除了禅宗,其他佛道教派都只能算小悟,因为他们都有执念。想修成正果,想清净涅槃,想去极乐世界,想做菩萨想成佛,想度众生。这些都是执念,在禅宗看来也只是在做梦。禅宗的悟就是一步登天的大悟,虽然自己是个只会穿衣吃饭的凡夫,但对于满天飞来飞去的仙佛却不屑正眼一瞅。为什么这么狂?应该反问一句提问的人,为什么你这么自卑?禅宗没有什么理论原理,全靠自己悟,什么理论什么原理,全是耍小孩子的棒棒糖。

禅宗不讲究改变什么,你一身的臭毛病,没关系,一个都不用改,只要你能悟就行,如果你悟不了,那别人都说你很完美,其实你就是在打扮一个木偶。历代禅师留下了很多语录,大部分语录对于大多数人都很难看懂,简直是不知所云。因为这不是一般的书,就是佛经你可能也能从字面上理解,但这些从字面上可能都理解不了,对你可能就跟一堆乱码差不多。因为这些语言完全是从悟境流露出来的,根本就不能理解,他们不是通过思维来交流,这只是在检验对方的悟境,你悟了那就自然懂了,所有的语录都只是一个意思。什么意思?没意思。没意思是什么?悟入没意思,禅宗的任务就完成了。那么到底是谁遗臭万年呢?我?非我?都是梦话。执着于我或无我都是未悟的表现,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由无数个念头组成的,每一个念头都是由无数的前因后果构成的,刚刚出生的婴儿是不会有这样的念头的,所以每一个念头都是非常可疑的。

当你质疑有没有悟道这回事的时候,你可以先研究一下,这个疑念是怎样产生的,当然这足够你研究一辈子,因为你陷入了纠缠。一个人之所以悟不了,就在于头脑的陷阱实在是太多太深了,很难避开,而自己还觉得很聪明,嘿嘿,我可不会被黄泰洗脑。为什么会觉得很聪明呢?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一听说要遗臭万年就感到无法接受,你哪来那么大的反应呢?去轻轻的跟邻居家的婴儿说一声,宝宝,你要遗臭万年。没准宝宝还会冲你咯咯笑呢。

相关文章

  • 不在意名声

    如果一个人很爱惜名声,甚至想青史留名,流芳百世,那么他这辈子只能小悟不能大悟,因为他没有破除执念。 不怕身败名裂,...

  • 殊途23

    林晚以为他们在她面前会很避忌田明的身份,毕竟大公子名声在外,而且不是什么好名声。 没想到他们居然毫不在意。 田明由...

  • 成长

    “不知从何时起,不再把自己当回事儿,什么面子、名声、吃的、住的全然不在意。也不再把别人当回事,什么总工、总经理、局...

  • 名声

    孔夫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句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病者,担心也。 这句话意思就是,君子担心...

  • 名声

    #暮鼓唤回苦海梦迷人# 隐者高明,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大意】 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

  • 名声

    名声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我们都看得见 越是透明 越是华丽 名声是一颗犯罪的药丸 如果碰巧吞下 难以抵抗 只有沉迷 名...

  • 名声

    看吧 连大海也会发怒 逃出它的好名声

  • 名声

    人在江湖,就是为了出名。有的人为了名,出卖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有的人为了名,背叛了国家;有的人为了名,抛弃了...

  • 名声

    有的人,活着,人们看着他象个影子。有的人,死了,人们却总能记起他的音容相貌。 春天的风,吹绿了原野,唤醒了花开,带...

  • 名声

    名声 /乌渊 死亡是心头最后一次祈祷, 看着、想着有什么是我可以带走离开的, 想了想,才发现除了最后的痛苦 什么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在意名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wc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