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交场合,我始终是那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我总是会想太多,一旦想太多之后,就不能够很好应对。再加上天生在这方面的不足,让我感到十分自卑。
也许,就像外人说的,我是一个喜欢藏着东西的人。总体来说,我也承认自己有很多不堪的地方。
当然了,过去的我,总是太习惯于亲信别人的话,而让自己吃亏。
有时候,觉得自己太过于单纯,但其实折射的是自己把很多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其实,都是以前的自己被母亲“压抑”得太过厉害的缘故。
很多时候,我表现得唯唯诺诺,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婚姻的初期,因为她的强加干涉,我又始终偏向于听母亲的话,而差点让自己的婚姻走向终点……
当然了,也许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因为小时候的那些十分不堪的遭遇,让我愤怒,让我感到羞耻。
我对于别人说我愚笨,说我脑子反应慢,说我一根筋,都感到十分愤怒。
如今的我,在面对社交场合时,依然会感到羞怯,原因就在于总是无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以前的确被限制得太多,造成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太过于单一,对于人性的复杂层面,真的是所知甚少。
也就是说,我的社会经验少得可怜。
讲到这里,我真的还挺羡慕那些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的人,他们不仅自己活得快乐潇洒,且善于制造好的氛围。
而我,一度感到自卑的,也是自己放不开。性格内向本不是错误,但我在社交场合中,的确显得过于笨拙,让人不忍直视。甚至经常出洋相。
当然了,我承认社交对我来说,的确是我的短板。我的长处就是喜欢深度思考问题,有时候,虽然容易想的太多,也非常容易内耗。但我终归是在不断认识自己。
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我感到痛苦,这也应该是我必须要承担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在于会时时暴露自己的短板,如不善言辞,不善社交,缺乏耐性,行动迟缓,懒惰,反应迟钝,做事拖沓,对人不够热情,不会说好听的话等。
但,那又何妨?
一个人,认识自己,尚且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又何况是认识别人?
我们连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自己,那么又凭什么对别人指手画脚,或者妄加评论?
今天,我亲自动手打了孩子,此刻写下这篇文章的我,感到心都在滴血。那是我的宝贝,我怎么会舍得动手打他?
因为自己的在社交场合缺乏自信,也由于自己的懒惰,没有耐烦心而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我知道自己的这一做法也会让公公和婆婆感到些许不高兴。
他们是如此疼孩子的人,我却因为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失败而把愤怒发泄在了自己最亲爱的人身上。
也许,在孩子天真浪漫的世界里,只有被大人呵护的童话世界,而现实世界,却是一片狼藉,只不过是大人们背后留下的无数汗水和泪水,才换来了孩子那么多纯粹的善良。
想到这里,我又突然释怀了很多。
大人们再怎么不堪,他们都是我的生生父母亲,养育之恩已大于天,我又何必要再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己的父母,或者原生家庭呢?
当然了,我是一个太容易自责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些自认为比自己强的人,或是权威人士说的话,我都容易无条件地相信。
也许,我们更应该尊重的是我们最亲近,最亲爱的家人。
外人的话,只能听听就算了。
真真假假,需要自己去好好区分其中的善意或者恶意。
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又比较“强势”,在我表面平静乖巧的顺从之下,也压抑了很深的痛苦和愤怒。
其实,正是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加上又是母亲一个人,父亲常年出门在外,母亲难免就会对我显得不耐烦。
想想中国的小孩们,简直太过可怜了。因为家长们在外人面前受到同事,或领导的批评或者因为其他因素的原因,而把愤怒通通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我有些话不好对婆子妈说,但我可以看出,婆子妈从小这么强势的性格,对老公造成的心灵上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孩子,是不能够经常打骂,我也知道,老公一直在心里对自己的母亲,是又爱又恨的。
爱的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所谓爱,其实大部分只是由于本性使然,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爱。
当然了,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无完美的孩子。我们都要互相成长,才能自在和谐地相处。
而孩子对于父母来说,由于加在身上的那些道德绑架,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大人们。所以自认为是爱孩子的那些人,很大程度上,其本质上,也只是因为更爱自己罢了。
人性,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
如果人人都活得特别清醒,那一定是非常痛苦的,那就没有“难得糊涂”这一警世名言了。
“早点休息”,也成了现代人最奢侈的梦。
以前,也许是父母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让我真的成了“傻白甜”一样的存在。
而如今,面对婚姻家庭,面对公公和婆婆,面对领导和同事,面对家人,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于我来说,都太过于复杂。
对于内向的我来说,很多愤怒都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表面上内心十分平静,但心里却已经十分恼火了。
婆子妈再强势,她只是我的婆子妈,她又怎么能够说我这做得不对,那又做得不对呢?
当然了,目前的我,也只能忍受,别无他法。
因为孩子毕竟是人家帮我带大的。对孩子上来说,她也是十分尽职尽责的。
而我的亲妈,在生气的时候,对我也说了很多发泄的话,但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怎么打过我,可能因为我属于“比较好控制”的人吧。
因为内向的人,习惯于把责任归咎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内伤而不自知。
我不知道那些说内向的人不好的,是哪里来的“谜之自信”?可能是天生自带的,在此不必深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
我真的想说,请大家积积口德,别再说内向的人自私,内向的人都冷漠无情,内向的人都怎么怎么不好。
那么,请你们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些内向的老好人,如果他们也在吃亏之后以暴制暴,到了最后关头也不留任何余地。
那这个世界不知道要支离破碎成什么样子?世界上,还有比因为内向,而被人误解成是“傻子”的事情,再荒谬的吗?
所以,你的善良,也请自带锋芒。你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必须有保护自己的锋芒。
当然,我说出的这些话,多少会令某些人感到十分不自在,我也并不想为了迎合谁而改变自己。
作为内向的人,我的优点就是喜欢思考,喜欢读书写作。我要把我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也许那个时候的缺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忽然想到,之前那位心理系教授说,急性子的是外向的人,慢性子的,是内向的人。
以前的自己,会因为自己的孤僻,不合群,内向而自卑,但逐渐地,我会为自己的内向而感到自恰。
有些人,明明是急性子,说话办事却显得慢吞吞的,一幅领导模样,这也许是隐藏起来的急性子。
在我看来,真正的慢性子,就是真的很慢,且做事比较沉稳,心态也很好的人,当然,也会因为不善言辞,而容易不招人待见,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且慢性子的人不会像急性子的人那样,一直抱怨个不停,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所以,综合看来,我还是更因为自己的慢性子,而感到骄傲。
急性子,做事往往容易三分钟热度,慢性子更加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并不计名利,沉下心来,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是急功近利之人。相反,那些急性子的人,往往容易急功近利,想问题缺乏深度和理性,从而导致失败。
而这也是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慢性子的原因所在。
想到这里,我又何必再因为自己的内向,感到自卑和内耗的呢?
2024年度写作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