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满怀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准备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的轿子快到达驿馆时,人群中突然蹿出一名日本男子,在李鸿章左右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照定李鸿章就是一枪。
只见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当场昏厥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
刺杀李鸿章的这个人,就是日本著名的刺客。他的名字是小山丰太郎。
那他为什么要刺杀李鸿章呢?
小山丰太郎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日本前途,为了激励日本军人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小山丰太郎坚决反对中日议和,决心向李鸿章行刺,就是要鼓动日本人扩大战争,割让更多的中国土地。
就是小山丰太郎的这一枪,把李鸿章的彻底的惊醒了,也彻底打碎了他想在谈判桌上讨得便宜的美梦。
这使李鸿章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一个战败国的身份去和日本谈判中维护尊严,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是,有另外一个结果,是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日本方面怕此次事件导致国际上舆论的压力,当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再加上日本已经无力再入侵中国了,想及早从中国抽身。
所以决定停战,而且不得不将原定赔款三亿两白银减为两亿两。
可以说小山丰太郎一枪就打掉了一亿两白银,这对于李鸿章和晚清政府来说,已经是因祸得福了,因为,在当时的大清一年的收入才6000万两。
其实,中日交锋,就是一场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对抗,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而清朝呢,还是止步不前,原地徘徊。
李鸿章对大清国的比如是很恰如其分的。
他把大清比如成意见破屋,而他自己就是裱糊匠,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干净的房间,虽然明白为纸片裱糊。
但是现在的大清帝国的屋基不动,建筑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勉强而为之,然而,大厦即将倾覆,国家已经腐败了,北洋水师也不过是牺牲品而已。
作为深谙其道的李鸿章,也是无力回天了。
网友评论
亲,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