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哲丨简耐人寻味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有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有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作者: Angela在悉尼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9:37 被阅读33028次

1

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最近出了名。因为他的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将他和他的父母推到了舆论中心。

单看履历,王猛其实是典型“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数一数二,是四川一个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但从12年前开始,他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他写了封“决裂信”给家人,并拉黑了父母。这12年里,他只回过一次家,是因为要回去换身份证件,前后在家里仅呆了10分钟。

他最近写了篇长达一万五千字的文章,将多年来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恨全部罗列了出来,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王猛说,从小到大,他连按自己意愿选择衣服的权利都没有,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

但他母亲对他的控制欲,只表现在压迫他就范上,当他在学校被其他人欺负的时候,却从来不会保护他。

有次他参加完奥数考试,发现自己的文件夹被人划坏,满腹委屈。但回到家后,母亲反而对他冷嘲热讽:现在你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了吧!

小时候,他因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取笑,后来传到了亲戚的耳中,他便开始了被群嘲的噩梦,而父母不仅不保护他,还反过来责备他。

在王猛看来,他虽然被父母“无限关爱”,却遭受到了真正的情感忽视,父母从来没有关心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以爱的名义对自己实施控制,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日积月累,这些父母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慢慢都成了王猛心里一道道过不去的坎儿。

上大学后,王猛除了学业成绩出色,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处理一直遭遇重重问题,他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最严重的时候,不得不去做心理咨询。

第一次咨询,他足足讲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伤害。”

这一封万字长信,勾起了很多人的成长心理阴影。

2

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讲过他邻居小军的故事。

小军是朋友的发小,两家住楼上楼下,他们常常一起玩,结伴上下学。小军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他却长期遭到家人的暴力对待,有语言上的,也有身体上的。

他的妈妈从来不会尊重他,对他呼来喝去,当着别人的面直接骂他蠢,他的爸爸动不动就是巴掌伺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还敢顶嘴?我生你养你,你就得听我的话。”

他们对小军的羞辱从来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常常是三更半夜都能从小军的家里传出刺耳的打骂声。

“本来是个活泼好动,一切正常的孩子,我亲眼看着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自闭,上高中以后,他已经明显不太合群了,开始躲着我们,”朋友说起来很是唏嘘。

父母还从来不允许小军考试掉出前十名,强大的心理压力,加上一直压抑的情绪,上了高中后,小军的成绩越来越差,上课集中不起来注意力,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独自发呆。

高考成绩下来时,他落榜了。

“你就这点本事,我们一家人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朋友在楼下都听到了他妈妈尖着嗓子的谩骂和羞辱。

小军精神奔溃了,吞下去一大把安眠药,准备自杀,幸亏发现的及时被抢救了过来。但命捡回来了,但整个精神气却没了。

他再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能出去工作,只能待在家里,任凭父母羞辱和摆布。

他甚至开始偷偷虐猫,将心理的怨气撒到和他一样无辜的小动物身上。

小军的父母从来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养方式,将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一步步推向奔溃的边缘,变得自卑、懦弱,直至精神失常,行为怪异。

他们一边骂他不争气,一边还逢人就控诉:我这是什么命,摊上个这样一个窝囊儿子!

有多少孩子的成长史,其实是一部苦难史。成长路上有各种痛,但最大的痛苦,是来自身边最亲近人的不理解、不尊重。

家,在大多数人的词典中,一直是温暖和爱的代名词,因为它承载了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可是如果亲密关系处理不当,家就能从天堂变地狱。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著作《为何家会伤人》中,用30多个真实的案例剖析了家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

他说,太听话的孩子要么一生没有激情,要么终有一天要出大事——自杀或者爆发。在没有出事之前,也总是动不动出错,而且出的都是奇形怪状的错,这是他们独立的本能对父母专制的抗议。

武志红通过多年的心理咨询研究,得出结论:

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格。

“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便是他与世界的关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处理人生各种关系时便倾向于尊重、宽容、信任、乐观,也容易得到爱和幸福。

相反,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关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出现种种问题。

3

1月6号,在江苏泰兴,9岁小男孩乔乔因为把手机弄丢,被自己的妈妈活活打死了。

医护人员尸检发现,“孩子从臀部到背部,青紫连成了一大片,受外力严重击打休克而死亡。”

前一天,因为外面下大雪,乔乔下楼玩雪,在堆雪人的时候,把手机弄丢了。

从小就被妈妈动辄拳打脚踢的乔乔,立刻就慌了神,在雪地里、路边来来回回找了好久,怎么也找不到。

他知道回家一定会被妈妈打,吓得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第二天早上,小区里的人就都知道了,乔乔被打死了。

乔乔的妈妈陈某,从晚上6点到11点,一直在拿着木棍殴打乔乔,但是整个晚上,却没有邻居听到乔乔的哭声。

那是因为陈某怕乔乔反抗的动静大,用胶带把孩子的嘴封上了。

可怜的孩子就这样被捆住手脚,胶带封住嘴巴,整整挨了5个小时的打!

乔乔最后被打趴在沙发上,央求妈妈说:“我想喝水。” 陈某端水来喂他,结果水从孩子嘴边流了出来,洒在衣服上。

陈某觉得乔乔是在装死,怒从心起,又操起了木棍,狠狠往死里打了一顿。

她终于打累了,乔乔最后说了一句:

“妈妈,我不想看到你。”

这是孩子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做父母可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随心所欲的事情了,任何专业领域都有一些行业标准、准入门槛、从业资格。你不会请一个体育老师教你孩子英语,请出租车师傅交你孩子钢琴。

但本来最需要专业知识养育孩子这件事,却是个例外。不用任何考试,更不经任何考核,生孩子你就自动获得资格。

最可怕的就是,即使是不合格的父母,却拥有绝对的权力,掌控和规划着孩子的一生,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生活。

胡适先生在《我答汪先生的信》中,有一段“父母于子无恩”的话。

他说,“我想这个孩子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了他一条生命。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

把孩子带来这世上,我们做父母的,并没有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我们只是有幸被选中做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到来,我们本应该说声谢谢:

谢谢你,孩子,让我成为你的父母,让我伴你一起成长。

但很多父母却滥用父母的身份,把孩子的尊严、人格忽略为零,认为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

这样的父母,不仅不合格,更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事实上,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有义务让孩子吃饱穿暖,享受家庭关爱,更应该正视孩子的精神需求,认可他的自我成长价值。

《肖生克的救赎》里有句名言: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为人父母者,请珍视自己的这份爱与责任,让你的孩子飞,更要教会他怎么飞。



欢迎订阅Angela文集:

如何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长篇连载)

女性成长

热点热稿

人物八卦

亲子育儿妈妈经

Angela游世界

Angela往期精彩文章:

《吐槽大会》李诞:为什么要上名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赌王儿子何猷君: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2017年最走心年度总结:学会这四件事,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私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那个爱加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他爱不爱你,生一次病就知道

不懂拒绝,就是在过被动的人

人生路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合群

郭晶晶:嫁得好是运气,过得好是本事

蔡康永:我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苍黄岁天:儿女的不幸基本是父母决定的!!!!
  • 石头里的鲸鱼:看完文章一声长叹!我多希望我妈能看到,但她看到了不知道又能看出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我看到了我的童年,悲惨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我妈也是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控制,现在我结婚生子了还是一再的控制我的人生,一而再而三的指责。学生时代也是痛苦的时常头撞墙,后来我高考落榜,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个窝囊废是个怪咖,没人喜欢没人要,一再认为性格被折磨的太奇怪了,甚至是有孤僻症和好多人不合群,后来大学后主导自己的时候才渐渐意识到我并不该是这样的慢慢自我调节后才好点。这也是我现在注重心理学的原因,后来也是脑壳有问题,住的和父母很近,我妈又来干预我的生活我真的是苦不堪言,给她好好说呢?她还要怄气,就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中国式父母总是这句话,“为了你好”,总把自己的意识以这句话来强加到儿女的身上,让我们苦不堪言,还觉得理所当然。
  • 5900bf36fd66:我妈最喜欢对我说的话就是“我打你 骂你 羞辱你 不给你钱 不给你买东西 等等等 都是为你好”
  • 5900bf36fd66:中国的父母普遍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望,内心深处始终将子女当作自己管辖范围的附属品,而不是将子女当作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需要受到充分尊重的人。

    比如:

    不尊重子女的选择,喜欢对孩子作出的选择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否则就是不孝,就会引发争吵,被冠以叛逆之名。
    噼里啪啦一顿唠叨,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子女承受这些言语时的痛苦。
    在亲人朋友面前指责孩子,不顾虑孩子的自尊心和情面。
    总是将自己的价值观、思想强加于孩子。时代变迁,父母亲的一些道理已经不适合于现在年轻人所处的环境。
    无论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
  • 飞鸽非哥:接纳父母,如果无法接纳,接纳自己接纳不了父母。
    学会转念,任何一种创伤都是你的资源。
  • 南宫无争:有多少生理上的成年人还在以为自己可以跟婴儿一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控诉父母?从心智的发展规律来说,18岁以前的不幸福可以由父母来负责,但18岁以后的幸福就只能自己负责了。难道天生孤儿或从小被虐待的人就有让自己仇恨他人、一辈子控诉社会的权力吗?自己的能动性哪儿去了?你真的把自己当人了吗?如果你都不认为自己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那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予你你想要的尊重!写这封信的大学生这辈子顶这儿了,将来他为人父母时还不如他爸妈!
    苍黄岁天:@南宫无争
    还六道,你为什么不宇智波斑呢,你为什么不辉夜姬呢?
    南宫无争:@volcanol 孩子自己来投胎的!你不想做人就去投别的道,有六道可选,干嘛难为自己?
    苍黄岁天:@南宫无争
    谁让你生孩子????
  • 雅楠_4ed2:反观下父母的原生家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有多少父母在怒斥后都后悔不已,但情绪来的时候“臣妾做不到啊”,育儿先育己,爸爸妈妈们也好好疼惜下自己吧
  • 食育妈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为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选择就是单向的,也可以说是被动的,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一位什么样的父母。所有人都会因为我们的批评而远离我们,只有孩子我们越是批评她,她就会越想抱紧我们,为了不辜负这一份老天恩赐的缘分和信任,我们更应做一位合格的父母。
  • 8b37c9b0b209:长大了
  • 8b37c9b0b209:这个世界不缺乏明白人,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哪有怎样?生而为人,何必如他们一般。
  • 洛笔:如果不会教育,那干嘛当出要生,就当从没来过这个世界,不用面对家庭暴力的丧心病狂。
    f98dc30362b0:@洛笔 客观上 有点极端 主观上 引起舒适
  • 东风西游:设置父母学校是多么必要!还有家庭监督机制,扼制一些父母杀手!
  • 终年期期:我想替我父母说一句 不欠,滚
  • 88b2c00b15e4:我只想尊重他,爱护他,陪着他健康快乐的长大
  • 西子_4869:父母接收准生证前应该进行系统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我从小妈妈春天开始养小鸡,天气冷,小鸡一死就认定是我踩死的,棒打一顿。每次包饺子嫌皮厚了,软了硬了,打骂一顿。过年干活也是打骂不断,只要一干活就开始骂,再严重就是打,这样的教育怎么指望孩子报恩父母,只有恨呀。村里骂人怎么难听怎么来,想起来就是恶梦。
  • 我只是孤独:有多少孩子欠父母一句谢谢
  • 闻字伴侣:其实现目前我就经历着类似的事情,“家”似乎已经于我而言失去了原有的温度和重量了,怕回家,回家就感觉到累。我尝试与父母沟通,但仅仅是一时之效,因为父母学历有限,不能理解和思考这些,这导致问题一直存在,不知作者有没有针对这样的情况的一些建议或处理意见。
  • e0b1df48f5e2:呵呵,我不也和你一样嘛…不过我比较叛逆多了,2年纪就开始逃课,离家出走,也不喜欢父母,只是不喜欢归不喜欢年纪大了也得关心一下!总之我只要和父母住上那么一个星期就会有吵架,我这个人很平和的!不知道为啥就是和父母对不上嘴:joy:,总之呢,生我的是父母,但是生活必须是我自己!
  • 风云A:父母他们自己不会飞,怎么能教会孩子飞?
  • 阿姣baby:我对我父母以无感
    我有我的爱人
    我只爱他
    其余谁都不爱
    阿姣baby:@阿姣baby 已无感
  • 091bc60783be:深有体会!
  • 06338a03311d:我恨了父母很多年,但是现在选择原谅
  • 宁思王:明辨了是非才明白父母的独断以及不允许被孩子说不等某种价值观是多么可怕,就像一滩浑水,你洗清了就会大逆不道,洗不清便一世浑浊。大概只有更高的教育才能脱离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吧
  • 绿蚁:每个人到死都是在长大的孩子,愿我们都能认识到这点。
  • 宝石女王:我们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文章写的真好
  • 233ab39a1d2b:父母有错,儿知。儿有错,儿不认。人缺包容,不是只在一般人际间,血亲如此,回到人性本源,有很多例子,证明人性善,但,此血亲关系说明人性恶!一家人,父母儿子,极其自私!!!极典型!!!
  • 陶雨轩:细思极恐。一个不合格的父母带来的伤害太大了。建议国家以后要做父母要经过考核。
  • 张九九的娘:写得好,孩子应该有申诉的地方,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是独立的人。应该有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有机构来专门维护孩子的权利,孩子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申诉的地方,而且从每一个孩子出生,就应该有关注制度,有机构去定时检查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合成长。是一个国家制度的问题,从整体上根本上抓,而不是就事论事,有一点就管一点,永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 采葭小妖:真滴很窝心啊😂
  • 狗同:放暑假或者放寒假的时候常常在想自己要不要回家,不回家又不放心父母过得好不好总要回去看一眼才放心,回家吧不到三天就开始被嫌弃。我是长子我是女孩子怎么了,所以所有该的不该的都得我承担吗,妈妈把对爸爸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在我身上,也没有想过我这么敏感的性格会不会受到影响,从来没有好好听过我的心里话,每一次都大喊大骂说我。是,我从小可能表面上是没心没肺的,打我骂我我不会往心里记的,可是我从小就很敏感,我不会发作不代表我不介意,开朗外向的我现在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 浅笑安然o: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说不出话来。
  • 我语文老师姓糕: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可见,不称职的父母并不一定会养育坏孩子。就像对很多精神疾病的划分一样,很多事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
  • 我语文老师姓糕: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的父母都是不合格的,我们都受到过来自父母的,这样那样的不合理对待,但有些人的父母确实没有做父母的能力,我是深有体会的。
    父母不是一个职业,更不是仅仅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但是,从
  • 0062ba041c77:写的太好了,我小时候我妈也经常打我,控制欲强,不过后来修复了很多。好喜欢最后一段: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为人父母者,请珍视自己的这份爱与责任,让你的孩子飞,更要教会他怎么飞
  • 我爱小驴:我上高中之前,都是我爸带我去剪头,并跟理发师讲照着他的剪。。。我是女生。。。。
    这只是其中一件事,我在这个家里吃东西都不能有自己的喜好,穿衣,唱歌,包括交往对象,在他们眼里一律是杂种。。。扪心自问,那些男友除了个别人都比我家教好
    f98dc30362b0:@小茗同学L 他们只是把你当成私有物品包办一切 不知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不恰当的爱是累赘是负担 他们并没有想过我们到底接不接受。。。
  • b2848c441aa1:看到的太晚了,我想给女儿说声对不起。谢谢你,我的大作家
    Angela在悉尼:@笑对人生曹会芳 只要开始努力,永远都不晚:heart:
  • 4d6f2f118e3c:赞一个
  • 时青言:这文写的不催
  • 蹒跚幸福:已经为这个问题痛苦多少个日日夜夜,以前我是极度否认,不得不面对现实后,动不动就想死,我知道一个病态的父母,家庭带给我们多大的伤害
  • 叫我第一名kk:小说中的句子:“爸爸,有时候我真想杀死你,杀死我之后又来问我为什么会死。”“很恨很狠,恨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离开他们。”曾经的自己就是这样,对他们的冷漠、忽视、精神上的暴力不知道怎么办,想不通怎么可以这样。情绪内耗,“自伤”。大学时心情才慢慢平缓下来,知道就是有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告诉自己要接受他们,接受这样的自己。可我知道,他们是我永远的痛。而他们,不知道是装傻还是冷漠,永远不会知道。我也知道,他们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了。
    以前会想:有爱就有希望,那我大概是最没希望的人。。现在,我要学会爱,予爱。突破自己性格上的那些缺陷!
  • 庭落白:总之,一句我是为你好,父母的心里自认为可以抵过给孩子带来的所有伤害。
  • 八宝嗯哈:超不喜欢首页上飘着的另一篇文章,指责主人公心理不健康…
  • 一束光yy:我的自卑,从外向变成内向就是这么来的
  • 54abf5322a4d: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分管教是问题,不闻不问也是问题。我和第一个故事的人不同的是,无论我是学习成绩好不好,还是被同学欺负,还是……父母好像一直都是不闻不问。那么多人都说考不好怕回家被说,我好像从来没有这个烦恼,他们好像从来都没关心过什么时候考试了,偶尔想起来问一下,是不是考试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多时候我其实很羡慕那些怕考不好回家挨说的同学们。这么多年,好像无论是决定考哪个大学和学什么专业,或者在哪个城市工作生活,再或者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租房子,换工作,生病去医院,出差飞机遇到比较严重的气流后落地,好像一直都是我自己,也只有我自己。我多次被人评价内向,不会说话,不会来事。这么多年是真的没有人教我遇到事情该怎么办,从来都只有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跌跌撞撞,然后惨痛的经历学会一点点成长。现在的自己很多时候渴望和别人亲近,却不会和别人亲近。有时候成长的经历真的是带一辈子的,希望这个世界像我这样的人少一点。希望你们都是被爱包围着的。
  • 二八里的八:出来打工我觉得很轻松,回家就各种压抑,而且并不想回家😔
  • 谭欣儿:我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爸妈稍不如意就骂我,威胁我,我就要听她们的话,没有自己的自由,我觉得我现在好痛苦
  • a3887277fd49:对于父母,培养成人是基本原则!这就够了,谁还没有错,他们大多数没有像我们一样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 沈墨行动学习促动师:父母是没有权力控制孩子的生命
  • 薪苔:我是七零后,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父母实施棍棒教育还是挺普遍的。我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挨过父母打。那时候有哪个同学没挨过打我们就会非常非常羡慕。到了四十年后的今天,周围的人都开始不再打骂孩子了,整天心肝儿肉的叫宝贝。我偶尔用手指戳戳女儿的头,她就说我打她。
    比较我们这两代人,反而是我这一代人对父母比较尊敬,我女儿这一代貌似有点欠缺。
    当然,没资格当父母的人也是有的,其实每个人的人格都是有缺陷的,就看缺的厉不厉害了。
    还有,父母是一方面,孩子也是一方面。很多事,孩子肯定有错,之所以发展到脱离关系的地步,还是有很多事情大家没处理好。
    酸梅可可:@薪苔 感恩的心很重要
  • 林真心和徐太宇:很棒的文章👍👍👍
  • 开仓不是开枪:一边倒的指责,让天下父母寒心。看了原博,没觉得父母有多大过错。倒是那个逆子,多年不回家,拉黑父母,用最残忍的方式惩罚父母。30多岁了,把一切不如意都归结于家庭教育。希望他做了父亲后,做个榜样看看。
    酸梅可可:@老虎的甫 唉,惯子如杀子
  • JJZD:员工拿人工资听领导的话,孩子吃的,用的父母的,听父母的话。运气好,遇到一个好领导或是一个好父母,运气不好,要么忍,要么滚
  • 咕垣垣:最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没办法 自己坚强吧
  • b3ea71dfdd50: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每每和父母控诉时,他们总会说的更多,多到我不想和他们说话,他们以为我的沉默就是默认了,这很可笑。我就奇了怪了,用那么锐利的话刺伤我,为什么还要让我态度诚恳的道歉呢?为什么偏要在我情绪即将崩溃的时候,再加几句呢?明明一切矛盾的诞生,是我一直在反复说的:说话的方式有问题。我感冒了,用纸巾,他们一看到我用纸巾,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又用纸巾呢?而不是,你怎么感冒了呢?我知道他们是为了关心我,但我要的不是实质性等同。
  • 鹿里晨曦:写的好哦
  • b924e1cb1cc0:写得真好,我的心声,谢谢你
    Angela在悉尼:@时光是辆单向列车 :sparkling_heart:
  • 七月失神:为什么总要出事了之后才有人去控诉。
  • 1750e5062083: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是啊,这真是太可怕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场针对为人父母的考试,做父母的都要自学成才。当你为人父母时,你是否冷静而认真地思考过,自己是否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是否胜任父母的神圣职责,是否能承载这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那么请不要不负责任地把一个鲜活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就足谢天谢地了!
  • a2aebb791e51:有的人很不会做父母,与其经历,个性,所受教育,成长氛围,职业阶层,生活圈子密切相关!很遗憾,我懂做父亲,可孩子妈粗暴干涉我教育孩子,现在孩子跟她妈一个性格,干捉急却也只能任其发展了,自求多福吧,三观不合真是痛苦
  • 97890c17299f:中国孩子和父母一直都理不清,中国父母到底明不明白扶养二字的意思。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人性,让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能做到无条件为他人付出,恐怕只有孩子,自然而然会认为打几下骂几句又能怎样,于是这种关系无限循环
  • 9a873baa289c:我替你父母说句对不起。真不应该把你们生下来。
  • 6b09e90eab3a:我想,文章所写的内容应该过于典型了。回想起来,我和父母也有多多少少的矛盾,但其实就心里讲,他们的确有些概念太传统了,我告诉他们他们很难左右我的想法,但其实同位而言,我也很难左右他们的想法,与其说是家长和子女的关系,用朋友的对待方式,可能会更好。咳咳,说偏了。单依作者想表达的意愿来说,还是存在这种现象的,我也希望家长们能稍微的变通一下,再好不过了。支持作者啦!
  • d9b532d3ee95:看了之后感觉不知道要怎样形容此刻的心情,被勾起的零星的幼年的记忆没有妈妈的微笑爸爸的慈爱,有的只是无尽的责骂与棍棒,唯一的温暖可能是姐姐,我们一起挨骂挨打,其实我和姐姐都从来没有在意过打骂之类的事情,我只是受不了妈妈父母永远对于我们的高要求,我们也只是孩子,可却被迫提前学会了察言观色,看到其他同龄的孩子开心的玩耍也只是换来父母的一句“没出息”,对于父母的要求我们都必须做到,父母的安排我们必须服从,以至于放弃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姐姐慢慢变得越来越优秀,“姐姐”已经变成了“姐姐”,从此我的世界只剩我一个唯一的臣民,姐姐很厉害,会安慰哭泣的母亲,会逗父亲开心,会管教我的学习,像颗小太阳一样,长大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父母,对于生计,对于我和姐姐“最好”的安排,我都能够理解,可是为什么还是觉得胸口涩涩的,我知道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可是我的心有的时候还是会痛,我变得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像是站在了阳光的背面,永远都碰触不到温暖,我害怕被抛弃,害怕被遗忘,为了不被爸爸妈妈放弃,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我可以笑着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笑着说没关系,我会笑着说“好的”,可是我还是不够优秀我知道,不然你们不会只对姐姐露出那样的笑容,去医院检查抑郁症,焦虑症,幽闭恐惧症,我看了之后只想笑,却没想到你们真的“笑了”,心像是被装在一个密封罐里,用黑色的塑料袋套了一层又一层,一层叫做“笑”,一层叫做“没事啊”,一层叫做“我没有心这种东西”,一层叫做“我是什么”……看到你们着急我也会着急,看到你们伤心我也会伤心,可是我的…呢……我到底……
    d9b532d3ee95:@Angela在悉尼 可是我好迷茫,像行走在大雾里……我觉得好累啊……
    Angela在悉尼:@自由的狗 抱抱你先,意识到自己不开心的深层次问题后,单纯的责怪已经没有实质意义,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仅仅只是要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分享若是不当的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痛苦后,我们该如何认清并面对。加油!
    d9b532d3ee95:很多时候我都会想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哦……,因为我要赡养父母,爸爸妈妈年纪大了,想让他们可以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不用再为生计奔波,不用再为孩子忧心……
  • 间来觅伴书为上:希望孩子,学业成功,孩子一定能为国家做很大的功效得,心智不够充当父母和照顾好孩子吧!
  • 9fcadb328b8c:为什么近几年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明社会进步了时代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则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也许父母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上帝要借着父母帮助你,磨练你,改造你,然后你再改造父母。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怎么说,当父母的都要学着跟孩子一起成长,去尊重孩子,去体会孩子的感觉,用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 02754ea742e1:我爸妈从来不会安慰我,还一直说我不好,还因为我是二胎的原因,竟然抱怨没有我就没那么多事,我成绩不好,但一直努力工作学习,多数时候只想安安静静。我就是渐渐变得沉默的那种,实在是不被理解,缺乏安慰,还得努力保持正能量地活着真的有点累。上大学开始就渐渐不想向家里要钱了,我刚刚毕业,同事都惊讶我一个月算上开车只需要花不到一千,因为我一直努力想独立点,都是泪。
  • 65fbd655ab45:写到我心里了,谢谢你,真的要引以为戒。
  • 阿冼兄:做父母做孩子都不容易
  • 4ce19ee732b5:能在健康环境好下成长的人是幸运的
  • 微笑的李白:@风风风1234564 很久我都觉得家那是噩梦的源头,
    微笑的李白:嗯,是啊,都是大人有理,你发火就是不理解大人,你的错,你的错哈哈哈
    风风风1234564:@九大长老 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走出这个噩梦了,但是也不要让另外一个噩梦源头从自己开始
  • 北方的秦淮:说实话,这种极端例子的堆砌不能说明什么,要知道,绝大多数父母没那么变态,而变态父母的心理本身就有问题,拿来夸大到整个父母群有失公允。
  • 爱风舞:我父亲就是个不合格的人,如果能够选择,我情愿不出生在这个世界。他是个赌徒,一辈子都在赌博,却并没有给我的未来下注!
    从出生到现在,我觉得他是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讲过的话不到一百句,他没有责任没有担当,又懒惰!我一定会给他养老送终,仅此而已
  • 天道酬勤_87c3:我命由我由天但是不有别人😎
  • 鸠莘:感谢我父母都很棒,命运没有对我不公
  • a528c0013a92: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最可怕的就是,即使是不合格的父母,却拥有绝对的权力,掌控和规划着孩子的一生,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生活。
    标记
    a528c0013a92:@Redrawer 努力成长,让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 粪斗_:过去的年代比现在残酷多了,他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哪里还有什么心里需要?把你放在过去的年代一样也是这样的人,凡事向前看,庆幸那个落后的时代已过去,抓住现在,活出自己活出美丽才是现在要做的。
  • f486d36225e2:当初我不记得是高中还是初中时候,我知道我自己心理不正常,有点抑郁,但是不算严重,会自己默默的哭。我有个侄子家里人会把我喜欢的东西给我侄子玩,甚至弄坏了它们,我很生气,但是他们就说他还小,有什么关系。我自己在房间里哭,我当时很讨厌我侄子,看他的眼神也是不喜欢,我妈看到我在那哭,就跟我侄子说我有病,不要理我🙃 🙃 🙃 我是有病,但是你们不懂罢了。现在的我,在别人眼里就是阳光活泼好动,但是内心,我自己也不清楚了,就随它吧
  • 行行路难:本来一看标题,我就想来反驳你的,在我的世界观里,家人之间重的是和,承载的是爱,看了他们的成长日记,确实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不平等,那个小孩被打死真的有点心疼,这个世间很多人都不会做人,需要去学习学习啊 感谢您的分享,祝你幸福。
    Angela在悉尼:@行行路难 谢谢💗
  • 雨务君: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生而为人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比如:自主自由的选择我们希望的生活方式,这里面又囊括了很多,上学时选择什么专业,毕业时选择什么工作,工作后选择什么时候结婚或者说是否选择进入婚姻等等,这是作为一个人本应有的权利,到最后你不一定能拥有,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了还要感恩戴德;中国的儿女为上一辈背负了太多,不是没有,但是真的撇开他们为自己而活的很少!虽然我很爱我的父母,但是我真的希望他们年纪大了,就为自己而活就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 张馨匀:感觉不可思议!我家是农村的,父母不会科学的教育孩子,生气了会骂,没挨过打,没感觉到重男轻女,即使我有妹妹和弟弟,他们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我们,即使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我认为,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他们爱着我们,尽自己全力的爱着我们。
  • 酒慰尘心:家暴是身体伤害,比家暴更厉害的是精神伤害。我竟然湿了眼眶!
  • 明安安同學:想到了我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小时候被我妈打,有一次实在不想活了就喝了家里的敌敌畏,也不知道当时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后来还是发现及时抢救了回来,现在我已经工作了,但是当时的那种感受现在仍然是记忆犹新!
  • 小眼睛阿朵:写的很好,这几个例子也是恰到好处,幸运的是家庭不太富裕的我,父母倒是挺尊重我的,甚至我还渴望他们能给我一个人生规划😂
  • 0174945fdf22:感谢作者披露的事实,足够多的问题引起足够多的反思。其实国外发现虐待孩童,要被剥夺监护权。并交与福利院看护。
    中国式家长心理:我是为你好,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我的孩子,你管不着!还有视孩子为交易品。
    对我的影响:在没心理准备下,别让孩子来到这个悲惨世界。其次,努力学习知识,摆脱无明,不说优秀起码,每天都比昨天明理一点。
  • 小兄弟:确实如此
  • 厚德仁:有多少父母欠儿女们一声对不起!是啊!父母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又有的父母也过于尽父母的责任。这些没有尽到的或过于的父母都应该向儿女们说一声对不起!我们都要对儿女说一声谢谢他们,谢谢他们选择了我们做他们的父母!我们都要正确引导他们,把复杂的人生怎样简单的过!正确告诉他们人生是复杂也很精采,只要做好自己该的事,也就份类的事,学会顺势而为,学会宽容和爱心,并要心甘情愿的学会“臣服”这门课,有的事即成事实了,老天爷都改变不了的事,就要交给老天爷了。希望孩子们要有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但一定要一颗足够谦卑的心,去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或是智慧的存在,去寻求它的帮助,把不快乐把烦恼都向他倾诉!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能把他们管得太严,一定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对孩子过于管得太紧其实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是犯罪!
  • d77bf6d32e09:孩子的成长深受父母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缺乏关爱,像案例中的控制,孩子没有自由,天天强调分数等等,对孩子的心理一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将来某一天,肯定爆发出来,不仅体现在工作学习上,也体现在人际关系,特别是婚姻上。所以说,父母应该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不能打着爱的旗号,进行恶的控制。
  • 846e8d0e3c3a:经历相似,很迷茫呀。
  • jane20151211: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所谓伟大的母爱,其实并不是必然的,有人性残酷的一面,也有人的认识能力不足的一面
  • 沙漠胡杨1:时间是个筛子,总会把不好的筛去。无论是父母,抑或是孩子。物竞天择。
  • 北方的秦淮:罗列了一些事实,却没有剖析。

    还有啊,“捆住手脚,胶带封住嘴巴”,怎么又有两次说话?
    北方的秦淮:@爱学习的逗比 不是他先说要喝水么?
    5d61bc5925c4:@北方的秦淮 后来给他喂水了肯定解开了,
  • 沙漠胡杨1:不要一味的指责别人,从自身找原因,不会剥鸡蛋,偷学呀!小时候,我的父母也严厉,有时不让做这做那,但也没挡住我们探索的脚步,成长是自己的,不要指责别人,别人只是次要因素,关键在自己。
    729f30fc82e8:@沙漠胡杨1 各人天资不同,不能对一个孩童要求太多,孩子并没有什么自我成长的意识。
  • 2f3bbd0460b4:在外面打拼,人情冷暖寂寞孤独累,熬不下去咬紧牙关硬撑着。在这种状况下,几天年假都不愿意回家的孩子真的是家里一点温度都没有。我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可以怀念家乡的人,至少他们有的怀念,一道菜,一些陪伴,哪怕是一点点安慰。而我可以想到的是父母无休止的谩骂争吵,夹在中间的无奈,和七大姑八大姨不阴不阳的评论。我跟朋友说这么多年我没在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一次都没有,因为每年都是妈妈在里屋谩骂,爸在外面抽烟,小孩子躲在一边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这个周末父母吵架,妈离家出走,一天二三十个电话的打,搞得自己想自杀。这天下最爱的可能是父母,但最恨的却肯定是父母。父母催婚,我却对婚姻极度害怕和绝望。
  • 欧阳锋: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其实蛮多的
  • 正月十一: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大学生 自杀后 最后一说 对不起 没听家人的话
  • 会飞的鱼啊鱼:作为父母,比孩子更需要了解和学习这个世界!
  • e6df442ce13f:我没资格说大多数的父母,因为我只算是稍微分析了下我的父母(而且别人的父母在外面展示的未必是真实的一面),他们会默认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长大后也是如此除非你们开始养他们),而在他们成为父母时,首先想到的是让子女成龙成凤,也就忽视了子女的快乐成长,在他们会把自己的性格三观默认到孩子身上,基本不谈心(我父母是从来没和我谈过心的,到现在也一样。),所以孩子稍有差池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而在生活上,多多少少又会有遇到各种烦心事,自认为地位很高的他们不会认为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只会认为是其他人的问题,而问题产生的情绪理所应当的就要发泄,总不能发泄到那些陌生人头上吧,那些陌生人要么是他们客户,要么是他们领导,要么比他们壮,要么以后还有所求!!所以亲近的人就是很好的选择!!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他的全部,所以父母都会默认孩子离不开自己,再加上没耐心和不打不成器这种煞笔思想的叠加,这才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谩骂毒打,然后懒得说教找借口再美其名曰“爱”。

    最特么可恶的是父母自己发泄完了就特么把这事忘了!!
    八宝嗯哈:@愁死朕了 懂你
    一只关不住的鸟:@愁死朕了 真他娘的。。。。。唉……
    Simple大呵呵:@愁死朕了 最后一句是的…他们好像从来不当回事的
  • Nothing_ann:我也想用死结束一切!我所忍受的家庭阴影,小时候来自父亲对母亲的暴力,如今来自丈夫的家暴。我活着为了孩子,可这种爱会不会有朝一日就成了她的负担?
    ae4b87c9ac9d:@Nothing_ann 带着你的孩子离开那个男人,
  • 047c33d8b5c6:所以我如果为人父母,绝不让我的悲剧在我孩子身上重演,如是我闻!

本文标题: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有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bl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