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发生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着学校疫情防控制定了大量的工作方案、工作指引;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引下,各学校也都按要求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并且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各部门和学校的方案指引预案都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将来开学做了大量的制度准备。
现在,各地疫情基本被控制,学校开学的也进入紧张的准备状态,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都开始组织开学培训和开学演练,昨天,山东省组织全省大中小学师生通过电视台、网络收听收看开学培训。
工作关系,很认真地研究了各地教育部门的工作方案、指引,了解了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演练过程,应该说各地各学校的工作总体上扎实务实,卓有成效。对我来说,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疫情是复杂的,各地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有着各自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在准备开学时要认真研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开学入校及开学后教学、餐饮、住宿等所有教育教学管理环节,细化工作流程,找出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比如开学环节。
关于开学,各地各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入校检测工作流程,包括戴口罩,包括查验身份、包括保持距离,包括测体温,包括登记信息,包括异常留观等等,较为详细,但大都从进入校门开始。
进门管控很重要,门前管控也很重要,感觉很多学校的方案对此考虑的不够充分。
如果考虑不充分,处置不妥当,导致师生入校前在校门外高密度聚集,也很危险。
前段时间,网上报道,某地进城检查站前,人员大量拥堵聚集,有人提出了防疫还是传疫的问题。
就像以前,很多小学为了保证校园安全,不到点不开校门,导致大量小学生在校门外聚集,其实很不安全。
解决师生门外拥堵聚集问题,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相关学校重视。
一是科学测算学生入校批次。因为要要保持距离,要查验身份,要测量体温,要登记信息,一个学生要完成入校需要一定的时间;部分老师开车入校,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控制不好同时到校的人数,非常容易造成学校门口拥堵聚集。需要科学测算,合理安排。
二是做好校门秩序的疏导管理。很多学校门口临街,平时开学放假都会造成道路堵塞,时间拖得很长。疫情防控要求,人与人要保持一定距离,对很多学校更是挑战。即使分批开学,因为逐人检测登记入校,速度较慢,也很容易造成人员聚集,需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除了师生家长,还有社会人员、车辆问题。
三是是否允许家长入校的问题。按以往经验,学生开学都带有大量行李,都有家长陪同入校,送至宿舍。从疫情防控角度,最好控制家长入校,但家长不得入校,就得需要解决学生运送行李问题。
四是体温检测设施问题。最好能配备智能化的检测设施设备,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迅速入校。
只能,现在处理这个问题,可能时间上有些仓促。
是不是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