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乡土故事百态人生
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作者: 陌上红裙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9:20 被阅读254次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假老贾,皖南青阳人士。从江南流落至江北后,落户沐桥镇。凭借一手好厨艺,在沐桥公社伙房里谋得一职。这份工作,风里不来,雨里不去,虽有些琐碎,倒也落得轻松。

其时,假老贾在公社花名册上的名字叫贾弦远,因读起来拗口,又因他已近四十,所以,沐桥镇上的人干脆都叫他“老贾”。

老贾身材高挑,皮肤白净,一看就不像是个种田人。但奇怪的是,无论是田里的活,还是木工、瓦工的活,他都样样在行,甚至连针线活也做得像模像样,至于吹拉弹唱、写写画画,更不在话下。

这样一个能人,模样又端正,自然引人注目,镇上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往公社食堂跑,不是问老贾织毛衣起多少针,就是请老贾帮忙剪鞋样子。

老贾客气地讲给她们听,虽然他的江南口音很重,不时地有人嚷嚷着说:“听不懂,听不懂,你重讲一遍!”

“好的,我再讲一遍给你们听。”老贾依旧笑嘻嘻地说,语速也慢了下来。

周边村庄的庄家汉们,也经常聚集在他的宿舍里,从田间地头的农事到古今中外的奇闻异说,老贾讲得绘声绘色,汉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老贾成了大家欢迎的人,竟然没有人问起他的身世状况,只听他自己说过:父母早亡,自己孤身一人一直在外流浪,因和沐桥有缘,故选此地落户。

老贾说这句话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一段缘分真的悄悄地来到了他的身边——半年后,他竟成了沐桥镇大户汪家的乘龙快婿。

汪家独女汪絮影,心中一直暗恋邻村在部队服役的初中同学刘成,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今已是三十出头,却依然孑然一身。

絮影姑娘眼瞅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兄嫂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呆在家里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她心里不禁着急起来,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也不知是谁保的媒,老贾和絮影姑娘的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汪家把早就为女儿准备好的嫁妆又添了几样,吹吹打打的,就把女儿送到老贾的那间单身宿舍里。

老贾成了有家室的人,没有人再好意思去打扰他和絮影姑娘。絮影姑娘也很少回娘家,成天就呆在那间屋子里。老贾除了上班,下班回家后,就守着媳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便出门,也是和絮影形影不离。

次年秋天,絮影产下一子,老贾说是为了感谢沐桥镇以及汪家的知遇之恩,故让孩子随汪家的姓,取名汪沐清。

汪家觉得有理又有面子,对老贾更多了一份欢喜。

絮影也是心生感激,和老贾更是恩爱有加。

人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有时候,幸福的生活总不能按人们的意愿而能长久,就像幸福来得很突然一样,不幸往往也在突然之间降临。

批斗大会

当一封来自长江对岸的调查函转到沐桥公社后,老贾就变成了“假老贾”……

“好哇!你的介绍信居然是假的?公章居然是你用肥皂雕刻出来的?好你个老贾!”公社书记把桌子拍得震天响,老贾的头都快低到地下了。

第二天,区里的工作组就进驻沐桥公社。一次又一次的审讯,一次又一次的批斗,老贾被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不,我死也不会和他离婚的!他不是坏人!”在汪家,絮影拼命为丈夫辩护,小沐清也跟在妈妈后头重复着:“我爸爸不是坏人!”

一连十几天,老贾都没被放回来,汪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咋办才好。

老汪托人打听回来说:“有点麻烦,主要是青阳那边有人供出他解放前在国民党队伍里呆过……”

“原来是个特务啊?伪装得真够深。这不害了我们家絮影妹子么?”嫂子原本就势利,见妹婿落魄,说话也就更难听了。

老汪虽是明白人,但被儿媳妇这么一吓唬,他对这个女婿的底细也不禁起了疑心。

问女儿:“在一起生活这么久了,小贾是个“国民党”,你竟然不知道?”

“他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了——他不是国民党,他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絮影自豪地说。

“有人证明么?这可不是小事啊,影响到沐清的一辈子呢!”老汪把外孙搂在怀里说。

“有人证,但都在省里,有的还在北京……”絮影的声音很无力。

“不管多远,我们都要找到他们!”老汪老两口站在女儿的身边,给女儿打气。

打个衣裳包,带上盘缠,老汪和女儿踏上了为老贾寻找人证之路。

省城的,京城的,父女俩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几位老贾的昔日同事。电话、电报、公函、私信,甚至有位挚友执意要陪他们一道回沐桥。

“真金不怕火炼”,老贾的身份终于得到了洗白,县革委会头头亲自把老贾送回老汪家。一家人喜极而拥,泪流满面。

老贾再回到沐桥公社伙房时,灶台前已换上了老李在忙活。烟熏火燎中,不知看见还是没看见,反正老李没有和老贾打招呼。

老贾悄悄地退了出去,回家和絮影一商量,夫妻俩都觉得不能和老李争这份工作。

“别急,不会饿着你娘俩的。明天我去邮电所门口帮人家代写书信,暂且度日。”老贾安慰妻子。

“不行我们就回我娘家糊一段时日,总比帮人写信强吧?”絮影怕丈夫抹不开面子。

老贾没让妻子再往下说,“没啥!靠劳动吃饭呢。邮电所门口每天都有很多不会写信的人在那里转悠,我那天还免费帮人家写了一封。”

老贾第一天就顺利地帮别人代写了十多封信,傍晚回家,从口袋里掏出一堆硬币和几个水果糖。絮影忙着做晚饭,儿子沐清剥了三颗糖,爸、妈和他自己嘴里各塞一颗,就乖巧地跑到一边看小人书去了。

日子在絮影的精打细算和老汪家不时的接济中,一天一天地往前挪。

一天下午,老贾正在邮电所门口揽生意,公社通讯员小刘兴匆匆地跑过来,抓起他的纸和笔就往帆布书包里塞:“快收起来,快收起来!你的好运到了,还在这里写啥啊,马上就要到县里去写了!”

小刘拖着老贾就往公社大院跑,早有人迎了上来,像接力跑一样把老贾拽到了书记办公室。

“你好啊,老贾同志!哦,不,老汪同志!”书记紧紧地握着老贾的手,随即把一份红头文件拿给他看。

“老贾升官喽,假老贾升官喽!”不消片刻,沐桥镇上就传出了喜讯。有人特意跑到汪家告诉老汪。老汪一激动,手一挥,大喊一声:“各位高邻们都听好了:今天的晚饭我请了,春来饭馆,咱们一醉方休!”

老贾被人们簇拥着走向春来饭馆。乡亲们一口一个“假老贾”地欢呼着,老汪忽然冲到女婿面前,当众给他一拳:“你个野小子真是高手啊!这天底下哪有丈人不知道女婿名字的?说!你到底姓什么?”

“爹,他姓汪,和我们家一个姓呢!”絮影的声音大得惊人,所有在场的人都乐了:“哈哈哈,原来五百年前你们就是一家啊!”

老汪的眼眶一热,眼睛模糊了,脚步也变得踉踉跄跄。女婿老汪赶紧上前搀扶着他,两人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相关文章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沐桥预制厂是沐桥镇最早的一家镇办企业。厂子不大,五十来号人,销售和后勤人员占四分之...

  • 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假老贾,皖南青阳人士。从江南流落至江北后,落户沐桥镇。凭借一手好厨艺,在沐桥公社...

  • 沐桥镇的公家人(九)小靳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在沐桥镇的公家人当中,唱戏的小靳,曾是很多沐桥人心目中的偶像。 小靳学名靳卫国,...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1. 沐桥公社盛产棉花。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沐桥人开始做起了贩卖棉花的...

  •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一)巴夫人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沐桥镇南依长江,北临巢湖,东、西分别是沐山和银屏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从沐桥公社出门往左,约一百米,有一家老字号杂货店,店主姓闫,五十出头,土生土长的沐...

  •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沐桥公社卫生院的副院长老杨,为了让待业在家的儿子杨卫刚顶职,硬是提前五年就退了休...

  • 关于写作,一个普通人的一点体会(下)

    我的连载《沐桥镇的公家人》系列,它所反映的是沐桥镇多年前的风土人情和人物故事。那个年代是大的框架,所有的事物,必须...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1. 王文娟,这个名字,在我们沐桥公社女性的名字中,可谓是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

  •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四)老郭和小佘

    一、 在沐桥镇,只要提起船老大出身的老郭,人们立马就会想到小佘;同样,说到小佘,大家便会想起老郭。此二人,虽然年岁...

网友评论

  • 唐风汉韵1970:这个系列让我真心变成了你的粉,百分百,24K
    陌上红裙:@唐风汉韵 暴露了咱们从美丽的乡村走来,一腿的泥巴,散发出泥土的芳香😂😂😂
  • 老草:这个结局真好,标题也很妙👍
    陌上红裙:@老草 你干脆就写上两个“妙”字就得了😂
  • 墨香悠然666:好看!
    陌上红裙:@墨香悠然666 谢谢!国庆快乐🎈
  • 疯哥哥l:意犹未尽,好看好看!
  • 非常千:厉害了,我的裙:+1:
  • 竹影飘摇:姐姐的故事越来越精彩了👏。隔着千山万水我都感受到姐姐的有趣和热情了。这是简书送给我的财富😀
    陌上红裙:@竹影飘摇 妹妹你把我夸得太过了呢😊
  • 步绾:时来运转 县里严重缺人啊 假老贾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joy::joy:
    陌上红裙:@步绾 那时有个词叫“推荐”😎
    步绾:@陌上红裙 那是最好的时代 不需要参加国考 :smile:
    陌上红裙:@步绾 绾儿妹妹好🌺!
    这一处,我本来是想写因为老贾代别人写的一封信,收信的对方是位高官,被老贾的才华震撼~~然后回乡省亲时向当地政府力荐了老贾……
    但是,一怕篇幅长,二怕编得太虚,就只好用通讯员小刘出场,也算是交代清楚了。当然,读者还可以自由想象😂😂😂
  • 好风似水:怪不得让孩子随母亲姓😀
    陌上红裙:@好风似水 巧合😂
  • 梅拾璎:这个故事看得非常令人舒服,曲折好看。可能有一点厚型。
    陌上红裙:@梅拾璎 这是一篇去年写的旧文。也是我产生了写“沐桥镇的公家人”的最初想法🤗
    谢女神妹妹夸奖🌺
  • 铁妩:老贾的命运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又有大背景衬托,俺妹了得!🌹🌹🌹
    陌上红裙:@铁妩 谁说不是呢,我愿意写的都是这个类型的🤗。
    铁妩:@铁妩 矮妈呀,姐喜欢玉树临风型的。😂😂😂
    陌上红裙:@铁妩 谢姐姐夸奖!这是我们沐桥镇的名人,长得还特别帅,是那种玉树临风的帅😎
  • 千年老妖婆: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结尾皆大欢喜。
    陌上红裙:@千年老妖婆 党的政策好,老贾苦尽甘来了🤗
  • 紫梦竹:人物一个一个出场,哈哈,有意思:smile:
    陌上红裙:@紫梦竹 必须滴!个个都有故事呢😊
  • 我是洛神珠啊:这个老贾是个复合型人才 ,厉害!姐姐编故事的能力也厉害!
    陌上红裙:@步绾 恰恰说明你年龄还小😂
    步绾:@陌上红裙 瞎说,我咋还不会编呢?
    陌上红裙:@村下又春树 你要是到我这个年龄了,也会编很多故事滴😎
  • fsl:老贾大能人👍
    陌上红裙:@腊梅5朵 高手在民间呢😊
  • 拾麦穗的路人:怪不得让儿子跟岳父家姓。
    陌上红裙:@拾麦穗的路人 有时候,写着写着,新的思路又出来了😎
    拾麦穗的路人:@陌上红裙 编得好
    陌上红裙:@拾麦穗的路人 哈哈哈,这是我写到结尾处现编的——灵感突发🤗
  • 虬田:系列任务各自登场,厉害了我的姐!
    陌上红裙:@虬田 还有好几位😂
  • 琉璃012:感人又精彩🌷🌷🌷🌷
    陌上红裙:@琉璃枝十二 谢谢十二枝🌺🤗
  • 心向暖:意犹未尽呢!:+1:
    陌上红裙:@心向暖 早啊!好久没见了,问好🌺
  • 野猫爱鱼:一篇一个人物呵!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陌上红裙:@野猫爱鱼 都是熟人,写起来“唰唰刷”的🤗
    谢老猫老师夸哈😊
  • 达力:结尾包袱抖得漂亮。文中情节迭岩,人物命运起伏大,很吸引人。此文堪称佳作👍👍👍
    陌上红裙:@奇宁 别急着夸,也别打赏了,我的压力山大,后面的都不敢编了😂
    达力:@陌上红裙 这文读起来配这四字😀😄😄
    陌上红裙:@奇宁 “堪称佳作”四个字就掐了吧😊
  • 流失的青春:喜欢这篇,心一直被你牵着,七上八下😀
    陌上红裙:@流失的青春 写个个人简历过来,我来包装你
    流失的青春:@陌上红裙 感觉自己要真嫁不去了😂😂😂
    陌上红裙:@流失的青春 别,别担心,我能编得圆😂
  • 米老爹:又是一篇佳作!情节有转折有起伏,人物鲜明,反映了时代特征。
    陌上红裙:@米老爹 嗯😊,谢老爹认可并夸奖🤗🌺
    米老爹:@陌上红裙 你处理得不错。
    陌上红裙:@米老爹 嘻嘻,老爹,我没有真真实实地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有的地方就一笔带过😂😂😂
  • 翠竹婀娜:畅意:+1::+1:
    陌上红裙:@翠竹婀娜 这条评论暴露了你的女汉子本质
  • 图特亚斯坦:真小珍
    陌上红裙:@图特亚斯坦 姊妹篇😂

本文标题: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i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