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之事也反复发生在明日 只需遵从与昨天同样的惯例 只要避免过度的狂喜 自然不会有悲哀造次 蟾蜍总是会迂回前进 躲开阻挡前方的路石”
这是最近看《人间失格》里读到的很走心的字句,据说是夏尔·克罗的诗。
8月5日那天,22岁了。
22岁了,22岁了呢,22岁了呀!是该欢喜还是悲伤呢?22岁啊,不知不觉就走到22岁了,会觉得多多少少有些荒唐吧!
仿佛前天还是个十岁的天真的小孩子,仿佛昨天还是个17岁的风华正茂的少女,怎么就迷迷糊糊跨过了二十这个数字了呢?岁月啊,岁月啊,何曾饶恕谁呢?
王小波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他还说了:“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
最后他还说了:“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捶不了我。”
8月5日,22岁了。记得一直想去西藏,去丽江看看蓝天白云与花草树木,想去北上广看看灯红酒绿,也想去某个国家看看干净的街道、去看电车、烟花、樱花、雪景。或许这些愿景全都会在日后实现,或者一半实现一半带进坟墓里,准确地说应该是与躯体一起躺进火堆上,随着一团一团的火苗烟消云散。
那天我们莫名其妙谈点死亡这个问题 。
“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100岁,那他的一生也就三万多天,而又有多少人能活到100岁呢?”
“其实我觉得一百岁太长了,活那么长干嘛呢!60岁左右就够了,要不是有家人,我觉得人活着就没什么意思,要不是怕死如今我也不会在这里和你们说这些话了,哈哈哈……”
“人生呐,吃一顿少一顿,睡一次觉少一次觉,哭一次少一次,笑一次少一次,……阿西巴,这该死的人生……”
“天嘞,我们是疯了吗,干嘛谈这么严肃深沉的话题,打住打住……”
“哎呀,这是事实嘛,它本来就真真切切一直陪伴着我们,只是我们都习惯有意无意避开它罢了……”
22岁又意味着什么呢?老了一岁或者长大了一岁?
据说:“人一生会遇到大约三千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其实不仅适用于爱情,也适用有友情以及遇到的其他的一切事物。
一直说的是没有习惯过生日的,所以也一直没有什么正式的仪式。不是不重视自己,只是从小融进骨子里的思想深深扎根,觉得就该那样。所以朋友过生的时候也没有放在心上,觉得我们就该那样。但其实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祝福和知心朋友的礼物时心都会是暖暖的,觉得被人惦记着又何尝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所以也开始学着给在乎的人制造一些意外,原谅我的笨拙……
想吃的东西很多,想去的地方很多,想要关心的人也多,美好的事情许多,看不顺眼的事情也许多,而除了年少轻狂,又似乎一无所有也多少有些一无是处,20岁左右,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尴尬的不知所措的年纪,至少对我是如此……
22岁是该有些不一样了吧,22岁哪里又不一样呢?
依旧赖了床,依旧睡眼惺忪追赶着时间跑到教学点,依旧上课、煮饭、炒菜,依旧熬了夜……
22岁了,有个大人模样成熟一些稳重一些,继续为生活奔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