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去5班上课时,发现已经有人帮我把电脑里的课件打开,并且翻到了这节课要用的那一页。
这虽是小事,但却能从这个动作看出该学生不仅热心,而且上课听课也很认真,所以她不仅清楚我讲到了哪里,还知道这节课将会从哪里开始。
这虽然是件小事,却让我收获了小小的惊喜和感动。
不知道是谁这么贴心呢?于是我在班里问了一下,打算表扬一下这个有心人。
我原本以为是科代表,谁知却不是,而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小雅同学。我微笑着表扬了她,还让负责加分的学生给她加了2分作为奖励。
她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举动会得到我的大力表扬,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
这时,她旁边的学生却“好心”解释说:“老师,她是因为闲着无聊才打开课件的。”
我接过话头:“你们闲着无聊时都在干嘛?很多同学选择坐在座位上发呆、找人聊天、在教室里打打闹闹,甚至像刚才某同学说的那样选择‘手欠’,去干点坏事,搞点破坏,怎么就没人想到在空闲时主动帮班级做点好事,或者帮老师做点事情呢?所以,空闲不是最主要的,有没有心才是关键。”
听我这样说,那个学生不说话了。
这时,有个学生喊着:“要是知道能给加分,我也会做的。老师,你给我加分,下次我也帮你做事。”听他这样喊,有几个学生马上附和他。
我笑着扫了他们一眼,等他们安静下来,我语重心长地说:“我相信小雅同学做这件事情之前是事先不知道老师会给她加分的,甚至都没想到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如果我忽略了这件事,问都不会问你们,也就根本无从知晓她做了好事,更不要说表扬和加分了。可见,人家做好事是出于本心,而不是为了奖励。我奖励她是对她的赞许和鼓励,而某些同学为了加分才选择做好事,如此,事情的本质就变了,变成了交易。同样的行为,因为出发点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了本质的区别。为了索要加分而选择做好事,这样变了味的‘好事’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希望同学们能多一点本真的善意,少一点急功近利;对他人能多一些欣赏和鼓励,少一点嫉妒和打击。”听了我的一席话,那几个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学生也都点头称是。
我们又继续上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