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且人臣有大罪,人主有大失,臣主之利与相异者也。
简单翻译下:万乘兵车的大国所害怕的祸患,在于大臣的权势太重;千乘兵车的小国所害怕的祸患,在于对左右的人太信任,这是君主担忧的共同祸患。而且臣子有大的罪行,君王就有大的过失,臣子与君王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简单翻译下:为什么这么说呢?君王利益在于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臣子利益在于没有才能也可以得到官职;君王利益在于建有功业而赏赐爵禄,臣子利益在于没有功劳也可以得到富贵;君王利益在于重用豪杰之士的才能,臣子利益在于依靠党羽图谋私利。
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主上卑而大臣重。故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蕃臣,而相室剖符。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
简单翻译下:这样以来国家土地被削弱而家族私人富有;君王权势卑低而大臣权势日益扩大。所以说君主失去权势,臣子却独揽了权柄,君王改变地位而称为蕃臣,而大臣首相却用节杖发号君令。这就是臣子欺诈君王、谋取私利的方式。
故当世之重臣,主变势而得固宠者,十无二三。是其故何也?人臣之罪大也。臣有大罪者,其行欺主也,其罪当死亡也。
简单翻译下:当世的重臣,在君王换代转变以后,还能保持受宠依旧的,也就只有十之二、三了。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些人臣的罪过太大了。臣子最大的罪过就是欺骗君王,其罪当处以死刑。
智士者远见而畏于死亡,必不从重人矣;贤士者修廉而羞与奸臣欺其主,必不从重臣矣。是当途者之徒属,非愚而不知患者,必污而不避奸者也。
简单翻译下:智慧之士富有远见而畏惧死亡,必然不会追随重臣的;贤能之士美好廉洁耻与奸臣欺骗君主,必然不会追随重臣的,因此当道掌权者的追随者,不是愚蠢而不知道灾祸的人,就必然是腐败而不回避奸邪的人。
大臣挟愚污之人,上与之欺主,下与之收利侵渔,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使国家危削,主上劳辱,此大罪也。
简单翻译下:重臣带领着愚蠢贪污的人,对上欺诈君王,对下搜刮钱财、侵害掠夺;结党营私、众口一辞;迷惑君王,败坏法纪,在官员和百姓中造成混乱,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使君王名声受辱而烦恼,这是最大的罪行!
臣有大罪而主弗禁,此大失也。使其主有大失于上,臣有大罪于下,索国之不亡者,不可得也。
简单翻译下:臣子犯如此大罪,而君王竟不加以禁止,这是最大的过失。假如国家上有君王犯如此之大过失,下有重臣犯如此之大过失,要想使得这个国家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谈心得】
在《韩非子•孤愤》篇的最后,韩非从君主和臣子的利益角度出发,揭示了君主和臣子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论述了奸邪重臣得势,聚集跟随者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重臣的罪行都会在君主更替后被严惩。
这是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由人最基本的属性决定的,天下没有纯粹的完人,每个人都有劣根性,都会有欲望,因此就有了君主和臣子的利益之争,也就导致了依法治国之难,社会公平之难!
作为君主要明白,他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臣子的利益是个人利益,君主应该要牢记国家利益第一,臣子利益第二,一旦被奸邪重臣迷惑,将二者本末到置,结果必然是国破人亡。
韩非最后告诫君主,那些不服从重臣,羞与他们为伍的人才是智士贤臣,一定要禁止奸臣权重欺主,不可犯下让君权旁落的错误,这是治国的底线,也是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