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家乡老屋父母就寝的房梁上悬挂着一个塑料纸包裹的“物件”。据母亲讲,这个物件父亲每年都要取下来看几次,大多在亲戚朋友或乡邻们家里“办酒”之时,有时也在大年三十团年后的下午。
在我青少年时代,父母没有告诉我那物件是什么?心中暗想,父亲包的什么?如此神秘和重要,是老人家当兵的退伍证书、工作奖状?还是……我心中甚是疑惑。
直到十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后,我回到家里,父亲才将悬挂在房梁上的那个物件解下来,一层层打开……原来是这么多年,家里做红白喜事的几本“礼账薄”,其中一本与我有关,是我结婚时亲戚朋友凑的份子钱和物品明细。这本礼账簿,其实就是礼账先生用红纸裁剪后用针线装订的。那时,好像没有专门卖礼账薄的。虽然这些陈旧的礼账薄是那样的粗糙、简陋,但上面记载的却是亲戚朋友们在“关键时刻”对我们家的支持、帮助和沉甸甸的爱!
一本本,一页页,一遍遍……父亲小心翼翼翻看核对后如释重负的说:“我这一生终于不欠人家的情了!”
父亲这辈子就怕欠别人的情,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只有老人家自己知道。因为父母在自家兄弟姊妹中都排行老大,加之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父母生育了我们兄妹四人。由于他们的弟弟妹妹大多赶上了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子女相对于我们家就少个一、两个。
那时的农村很穷,家里添丁加口,如洗(喜)九、抓周(婴儿周岁)等必须要办的喜事,亲戚之间再困难也还是要随礼的。加之那时子女之间的间隔不大,有时出现一年内老大抓周、老二洗九的现象,这样就给本来日子过得较为拮据的亲戚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不知是那位亲戚无意中流露出了我们家的子女多、跟我们这样的亲戚“走不起”的意思。不知这句话是真是假,但父母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心中虽有想法,但嘴上也没说什么,默默地把这件不愉快、影响亲戚之间感情的事深深埋在了心底。但父母心里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多年后母亲还经常提起这事。
据母亲讲,父亲每年都要把挂在房梁上的“礼账”取下来,经常翻看、打勾、核对,提示自己不要忘了亲戚朋友给我们家的帮助,不要忘了把人家的情还上。
父亲是当地出了名的“穷鼻子硬”,按他的说法是我们家里孩子多,家庭条件较差,“该”了人家的情怕日后还不起,所以在自己过七十、八十大寿时也没有要求子女“大操大办”,只是我们兄妹邀请父母的弟弟妹妹及侄男侄女们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不过,父亲为了我能到城里的高中复读,还是硬着头皮找了本村一位在城里工作的本门叔叔,一心想着要我“跳出农门”,从而免受“脸朝黄土背朝天”之罪。对于这件“求人让面子掉在地上”的事,父亲一直念了多年,觉得既求情失了面子,也没有让我如愿在城里复读。
随着我们兄妹四人一个个都读书进城参加了工作,家里的条件也逐步得到了改善。父母虽然对于我们平时给的零花钱舍不得买吃的、购穿的,但在随礼上老人家还是很“大方”,凡碰到亲戚朋友及乡邻们家里“做事”,父母在随礼时总要在人家过去给我们家礼金的基础上加上一点。父母说,那是“利息”,人要记得报答、感恩!
现在,父母也都是八旬的人了,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做了,按父亲的话说“把该还的人情也还清了”,但父母遇到过去帮助过我们的乡邻家里办酒做事,不管请没请,他们都会去随一份礼、赶一份“人情”。
今年春节回家,碰到一位远房叔叔,在说到我女儿结婚时,埋怨我没有跟他打招呼。因为,他家里做事父母都去随了礼,他觉得欠了我的人情!
父亲悬挂于房梁上的“礼账薄”、“不欠人情”的话语,不仅是为了还“债”,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感恩、一种美德,也是在教育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感恩认识和不认识曾经给过我们帮助的人,那怕那些帮助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善意的鼓掌!
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