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那是初中才有的课,最多称得上副科。
科学实验,不是高年级学生或者科学家才做的吗,跟小学生有半毛钱关系?
论文,第一反应是枪手,很多人自己不会写,但为了毕业证,不得不找人代写。
为什么学科学?还不是为了应试,不喜欢、脑袋又笨,谁愿意学。
当科学家,那是开玩笑,小时候不懂事,别见怪。
这就是我对科学的第一认知,谈不上感兴趣,高中时为了分数才拼命地死记硬背。但自从得到一套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科学》标准教材书,科学在我心中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美国科学》遵照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编写,总共有六个级别,每个级别分设四大单元: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太空与技术。




拿到四本书的第一反应是书本很精致,大开页的书中有大量的关联性图片,色彩鲜艳且逼真。再仔细看看,这些书都是针对小学生的,不得不感慨美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书的封面上写着内容科学顾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哇塞,太高大上了,这本书肯定很专业且内容丰富。
1、学科学之前需要了解的
学习的第一步是先了解如何阅读科学及使用科学的方法,会用到的科学工具,要注意的科学研究中的安全问题。这俨然是培养科学家的思路,这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容易出诺贝尔奖得主了。
2、每个章节的内容框架
背景知识——指导探究实验——如何阅读科学——科学歌曲——每课具体内容——引导探究实验——科学中的数学——每章回顾与备考——人物传记
如果说以上结构是一个单元,那每一本书都是由这样的几个单元构成的。在每本书的最后还有这样一个总结结构,能帮助学生整理复习,检验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学会知识点:
聊聊考试——整理——完全探究实验——结尾小试——科学节项目——术语表
3、教材特点
字少图多,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穿插实验,引导孩子们观察、推理、预测、交流、测量、排序、比较、分类、调查、建立模型以及得出结论,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小学生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在术语表中有讲解,不存在因为词语不会而不能学习的问题;每一课都有检测点,重点明确;每一课都有延伸,涉及其他学科,综合性强;作业不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更多的是需要利用地图或是找到相应的实物,运用逻辑能力、画画能力、写作能力才能完成;写科学日记,更是从小培养论文能力。
4、内容特点
二年级的生命科学主要讲了植物、动物、植物与动物如何共处、生物如何生长和变化。地球科学主要讲了地球的土地、空气和水,地球的天气和季节,化石和恐龙。物理科学主要讲了物质的性质、能量、力和运动、声音。太空与技术学科主要讲了地球和太空、世界上的技术。
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贴合实际,从身边最常见的事物开始,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书本,课后会推荐相关书籍,还会一起读人物传记。
5、学习的方式
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填鸭式;教师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辅助,绝非是标准答案的告知者;硬性规定的作业虽少,但变相要求学生们读大量课外书籍,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比起学习具体的知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正确养成更加重要。
6、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目的如果说是为了应试,不如说是为了了解生命和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他生存空间的探索。通过学习植物、动物、土地、空气、水、天气和季节,我们更能了解我们是谁,在大自然里我们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通过学习物质形态、能量、力与运动,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的生活是这样进行的;通过学习太空技术,我们会对科学更感兴趣,更有动力去发明新的技术造福人类。这还是一套科普书籍,可以充当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学完这套课程,我改变了对科学的认知,也意识到以前学习科学的思维模式是不对的,更有兴趣、会下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更加善于发现新的未知的东西。好的教材是学霸之路的第一步,好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让我们的一生受益。
7、早教实验
作为一名孩子妈,我是很重视早教的。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这套书一页一页地翻给我女儿看,发现她非常喜欢里面的图片,遇上不懂的,也会很积极地问我 。就像物理科学第一章的第三课,她很好奇这只青蛙是怎么折出来的,这个黏土做的小人是谁,我也来做一个。虽然关注的知识点不对, 但她明显很感兴趣。我可以引导她自己做手工,也可以试着慢慢灌输她知识,一举多得,一书多用。

我还可以和她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从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如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关于“植物需要光吗”的小实验 ,就算3岁也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只不过要帮忙记录。

这套书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理解,适用性广泛。《美国科学》是小学生的教材,但是在我眼里,它现在就是早教书。
作为家长,我觉得上不起国际学校,没关系,可以看外国教材。没专业老师教,没关系,那就自学或者父母教,大不了当作课外阅读,总会有点收获。还没上学,正好我想把这套《美国科学》当成我女儿的早教书,就当是科学启蒙书籍。多看、多学、多接触新事物新方法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再说了,封面上写着“培养学生STEM素养”,这不是时代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吗?加油吧,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