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反思
《师说》教学课例

《师说》教学课例

作者: 向青草更青处 | 来源:发表于2021-12-01 00:02 被阅读0次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韩愈的一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不错的驳论文。本着前面大致疏通了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再加上最近很想在文本细读方面有实质性的实践教学。因此,想以这次公开课为契机,课堂主要教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并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一步步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也明白驳论文的论证过程,进而揭示文章论点。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为了完成本单元写作训练中的要求,又附加一个语段写作任务,教学生以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写一两段话。


二、课堂实录

(课堂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为了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在上课之初,引入了网络语言,用“刚”“怼”等不慎文雅的字眼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不知是否可取?或者,这样降低了学生语文审美的要求,不知可否?)

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曾国藩称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今人戏言,韩愈为韩怼怼---他刚天,刚地,刚空气;骂皇帝,怼鳄鱼,闯贼窝。

(导入,看似没有问题,但真正讲下去才发现,对于课堂中学习目标的实现,似乎作用不是很大。或者,可以再去掉苏轼和曾国藩对韩愈的评价,只用今人网络评价。而,网络语言的引入是否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有用,还是只是徒增噱头?)

那么,面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风气,韩愈又是怎样批判(硬刚、怒怼)的呢?

二)、自主学习(第四段)

展示:学习要求

1.自主朗读第四段

2.结合课下注释,自行弄懂句意并找出以下两个思考题的答案

3.同桌间讨论2分钟

4.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汇报:

(要求不明确,语言不够精炼。

修改为:自主朗读第四段,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并自行逐字逐句翻译本段。即,先让学生把“嘉”“通”“时”“古道”、两个“于”搞懂,同时点拨被动句式“不拘于时”

在搞懂了文意后,再进行赏析文段。而我这里,没等学生理解清楚语段,却直接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一头雾水,疑惑连连。)

1.用原文的话,回答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不拘于时

余嘉其能行古道

2.这段文字也可以放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把它放在结尾,并说明理由。

放于开头:交代写作背景(如《琵琶行<并序>》)

放于结尾:补充说明,深化主题的作用

(这里问题提早了,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浅层次上理解写作目的,貌似没有必要,但又觉得不可或缺,这里还是有疑惑。而第二个问题则应该放在最后揭示主旨的时候抛出来,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旨用。而放在这里,此时看来纯属多余费时。究其原因还是备课不够充分,思路没有真正贯通!!!切忌)

(这里应该有一个衔接语:那么,“不拘于时”中“时”到底指什么呢?让我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起析读第二段)

三)、析读文本(第二段)

1.仔细体会该段的行文思路,形成结论,汇报至组长处(3分钟)

(这里“行文思路”的表述,蒙倒了一大片学生,我也在此时有一次有种想要放弃的感觉,真的感觉要讲不下去了。但是,看着学生们很认真地很努力地想要去理解你的意思时,又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讲下去,哪怕只是为了不辜负学生这么努力地陪我演戏。如果当时这样表述:“朗读第二段,并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许是另一番天地!)

第二段  写作思路

2.重点品味下列句子,体会作者的态度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二段 写作目的

(设置这个题,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表述自己的思想,这些句子中含有作者的评判在内。刚开始是想让学生自己去找这些句子,为了降低难度,直接以赏析的形式呈现出来了。然而,问题的设置似乎也是千疮百孔。到底该怎么样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作者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批判呢?或者大道至简,今下午柴校长已经在介绍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的教法时,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让学生反复去读。而在这中间我只需要,设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即可。那么,关于赏析这几个不太好找的句子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要求:前后左右4人为一组讨论,并汇总结论

四)、合作探究

1.重新默读全文,深入理解,结合第一、四段内容,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生容易找到“古之学者必有师”,然而,这并非本文中心论点,需要概括总结,而相关信息隐藏在第四段中。因此,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第四段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还要有第四段呢?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一起齐读第四段,并分析李氏子蟠所处的时代(唐代),“古之学者”中的“古时”指的是唐以前,从而得出生活在古时之后的李氏子蟠也需要“有师”。进而,由一个子蟠扩展到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的读书人,也即是对当时那个“今之学者”也要有师。从而,得出文章的主旨,即是学者必有师!)

2.重新思考最后一段话的深意,领会作者思想的在今天社会的现实意义,并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第四段  读书笔记1 第四段 读书笔记2

三、课后反思

1.学习目标没有呈现,课堂上就没了纲领,不能很好地将教学流程在课堂中自然展现出来。需要特别注意,所以纲举目张,而教学中的纲就是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后务必在教案和课件中有所呈现,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设计中时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2.深入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细心打磨语言,在简洁明了上下功夫!具体采取措施---写教案,并特别标注转折点的语言、评价类语言和引导学生深思的语言。

3.课型太过杂乱,没有条理性,最重要的还是未能很好地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流程。

4.对于教材研究不够透彻也是原因之一。以后需要细读教材,并做旁批、眉批,真正理解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课标和考试评价体系。将教学基本知识落实和学科素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5.阅读类课型,基本模式:

1)读音、读停顿

2)读意

3)读思路

4)读背

5)读主旨

6.阅读类课型,渗透思想:

以读带思,以思促读;

读中赏析,读中悟写。

7.驳论文的写作

可以逐步渗透,每次可以只练习某一个片段(例如,如何“破”的问题)。

但重要的是,学生真正落实到纸上落实在课堂上。

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之。

相关文章

  • 《师说》教学课例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韩愈的一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不错的驳论文。本着前面大致疏通了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等基...

  • #每日一得#7月26日

    《 秋天的怀念》是于老师的经典教学课例,从这个经典教学课例中,可以学到以下几点: 1...

  • 同课异构:各美其美

    一、为什么要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一种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就是在研究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日常教学依靠研究并验证研究...

  • “板块教学”妙处初感受

    ——听余映潮《钱塘湖春行》课例有感 余老师说:“训练”+“积累”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今天听完余老师《钱塘湖春行》的...

  • 笔记(历史沿革)

    1.林治金:训练组教学。以训练组为基本教学单位来组织实施。 导读.发现——讲读课例.领悟——阅读课例.验证——读写...

  • 济南的冬天教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15. ——《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 课堂教学设计...

  • 《孔乙己》教学课例

    读过肖培东老师《孔乙己》课例后,总觉得跳不出他的设计思路,“记”与“忘记”是那样的灵动、出彩,无数次纠结后...

  • 《搭配》教学课例

    今天听了汪教授的课,受益匪浅。我也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例,献丑啦! 对于搭配,学生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同时排列也是比较抽...

  • 如何制作微课及微课演播室灯光设计搭建效果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

  • 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解决方案:精品微课间与名师优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说》教学课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ij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