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时发《莫愁》杂志家庭教育专栏》)
1 从钱小能喜欢手机游戏说起
您发现没有?在如今这个时代,想找一个没玩过手机游戏的中学生还是很困难的。手机游戏对孩子,尤其是男孩,简直有一种魔力,比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更具吸引力。我儿子钱小能自然也毫不例外。
如今13岁的钱小能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玩手机游戏的。仔细一想,这个中二小男生,从独自拥有手机开始,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游戏对他的吸引力胜过其他一切,比如以前喜欢的打乒乓球,看小说,踢足球,跟爸爸妈妈去远足。一开始老听他说“CF”好玩,后来又说“王者荣耀”更有意思,再后来就玩“枪战”和“皇室战争”了。说起哪个游戏装备最酷,谁家的英雄更帅,哪个游戏解说员最聪明,他双眼放光,激情四射。
升入初一,每天的作业骤然多起来,他敷衍完主科必写的作业,副科几乎不问,把剩下的时间都给了游戏。后来才知道,他每天上着课,几乎能有一多半时间用在虚拟的战略战术上,外在表现是两眼死盯着老师,脑子在高速运转,琢磨如何在游戏里战胜对方,成为高级的玩家。我给他的饭费和零花钱,除了维持每天的温饱外,几乎都用于游戏的充值。他还在自己初一的日记里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游戏对我这么大的吸引力,趁妈妈打盹儿的时候偷偷玩儿,虽然提心吊胆,可是很刺激。”
初一第一学期末,当我们知道游戏已经大大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时,曾经没收过他的手机。没有手机,他的成绩的确明显提高了。但我的心里,隐约有种巨大的不安:现在他小,每天面对他,可以没收他的手机,但是从一个孩子的未来着想,等他更大一些,上高中了,读大学了,完全独立了,我们能时刻在他的身边吗?让他永远不能拥有手机,不现实啊!根据心理学上的补偿机制,那时候他很可能变本加厉地玩游戏,谁能管得了他呢?一想到这些,不由人忧心忡忡,焦虑不堪,不知道怎样权衡。
2 学习令人豁然开朗
就在今年的暑假前夕,我认真读了尹建莉老师的第二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该书第三章,她关于儿童玩游戏的见解使我茅塞顿开,给我很大的启发。她认为,电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与打球、下棋、捉迷藏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为了战胜对人,玩家需要时刻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况,需要大脑快速运转,以便作出决策和判断。在这个跟对方斗智斗勇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会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从源头上明白了手游的性质,心里一下子踏实下来,并引起自己进一步的思考:近年来,由于各种报道和宣传,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家长都把手游看成了洪水猛兽,对它围追堵截,企图剿杀消灭,然而,在手机全民普及的今天,课后老师和家长、孩子的交流几乎都在手机上进行,不用微信和朋友圈的孩子可能被视为外星人一样稀奇,手游几乎是孩子们交流的重要话题,杜绝手游根本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很多宣传把手游妖魔化,制造了家长的恐慌,而很多家长又懒得思考手机游戏的本质。经过深思熟虑,并阅读相关资料,我发现,人们动辄给痴迷爱好某种东西的人冠以“上瘾”的说法是不对的!有关专家认为:“上瘾是对难以戒除的有害体验的深度依恋。让人上瘾的行为短期内能够解决人的深刻心理需求,但长期来看却会造成严重伤害。”思考中我更发现,世界上除了毒品能真正令人上瘾,让人从生理上产生严重的依赖,个人意志几乎无法战胜,而其他任何东西,包括打麻将、下棋、钓鱼、打球,甚至抽烟、喝酒,都不能从本质上让人上瘾,凭借良好的个人意志都能根除的。这一点,需要我们家长对电游重新认识。
3 孩子改变之前,先改变父母
明白了电游的实质,我就像吃进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就是自己行为的改变。
与此同时,我又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本家教书籍——一位成功改变孩子的父亲贾容韬写下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马上找出来重新阅读。发现,当作者意识到自己读高一的儿子沉迷网游、在校内外寻衅滋事即将被学校开除时,这位好爸爸经过各种学习和深刻反思,认为孩子沉迷网游是家长对孩子内心关心、理解不够,对游戏本身认识不够所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你越控制某样东西,对方越渴望某种东西,如果放弃控制,对方轻易就能得到,还有必要贪婪吗?看透了、放开了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他理清了思路,内心有了力量,一边真诚地放开让孩子玩游戏,一边发自内心地理解、尊重、关爱、信任孩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加上他、学校和孩子的综合努力,把儿子从网游中解放出来,最终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钱小能呢,才刚刚13岁,并没有对手游沉迷,只是非常喜欢而已,况且,他还很喜欢阅读、打球、远足这些事,我深信:他迷恋游戏的问题一定能解决!再说,造成孩子迷恋游戏的原因我自己占了绝大部分。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孩子玩游戏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有些恐惧,总是千方百计防控他玩游戏的时间,每天让孩子玩半小时,就像给他天大恩惠似的,从未让孩子满足过,痛快过,还经常以不让孩子玩游戏作为他好好学习的要挟,爸爸还动不动没收手机,甚至给孩子贴标签,说他上瘾,每次家长气急败坏,孩子更不痛快。痛定思痛:自己真是个愚蠢的妈妈!
著名政治学家郑也夫说:“如果一个孩子不贪玩儿,那麻烦真的比较大了。贪玩儿说明孩子对一个游戏有热情。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老师让干什么干什么,一点不贪玩儿,对其他事情没有格外的兴趣,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麻烦。日后有出息的人其实小时候都是比较贪玩儿的。贪玩儿是对某种东西热忱高涨,这是一件好事,如果都循规蹈矩那就完了。”
我觉得这是智者之言。而且,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观察到,那些从小能尽情玩耍而不被限制和阻碍的人,他们长大后对待工作和学习一般也热情高涨,做事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为什么?心里学家说:从小玩够了,对玩满足了,不再想望了。是的,我们见过几个从小生活在富贵丛中的人长大了成为吝啬鬼的呢?回顾历史,那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并能为理想献身的人往往出身真正的贵族,因为物质丰富的人更倾向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
4.钱小能身上的奇迹
当一个人从根本上想透的时候,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今年的这个暑假刚开始,我把儿子叫过来,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小能,妈妈以前错了,以前真不了解游戏对小孩儿的意义。现在妈妈知道了,你玩手机游戏就跟以前我带你在小区玩捉迷藏是一样的,根本不会上瘾,爸爸妈妈以前的担忧都是不了解造成的。现在,妈妈把玩游戏的权利还给你,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为了自己的眼睛,妈妈建议你玩半个小时就好好休息一下,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往窗外看几分钟, 或者在客厅跑一跑,再继续玩。你看好不好?”
钱小能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惊喜和不相信的样子,他说:“这是真的?妈妈,您没骗我吧?我可以痛快地玩游戏了,你和爸爸再也不管着我了?”
我很认真地点点头,把手机郑重还给他。我相信,孩子一定从我眼睛里看见了真诚。
从把手机交给他起,我就安心做自己的事,买菜,做家务,看书,写作,对他绝不干涉。
接下来的五到八天,钱小能上午下午玩手机的时间大约是三小时。
最令人奇怪的是,从第二天起,他就不像往常一样,一起床就把自己每天被允许玩游戏的半小时用掉,而是先到公园找同学打篮球去。打完球回来,吃完早饭,坐那儿,踏踏实实玩游戏。大约玩了三四十分钟,他就主动不玩了,开始做暑假作业,做完作业,再玩半小时。下午午睡起来,一口气先玩一小时,接着看书。每次玩得心满意足了,他会像往常一样,把手机交给妈妈。我说,手机归你支配,不用交给我。他就把手机放在客厅,自己回房间干别的事去。这样过了七八天以后,他一天也就玩一个多小时,再也没有原来的那种贪嗜样子了。9月份开学后,偶尔还会有玩的时间长一些的时候,妈妈一提醒,他很快会找到一个游戏节点,就结束了。期中考试前一周,他主动把手机交给妈妈,全力以赴地投入复习。
这期间,我不断发现:只要大人做对了,孩子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孩子天性是向善向美的,父母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满足他,尽量不干预他,给他空间,给他自由,他完全能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会以百倍的热情和善意回报父母,体贴父母,他会自觉完成父母对他学习和生活上的要求,譬如高质量完成暑假作业,整理自己的房间,下楼主动倒垃圾……他能很快地学会自我约束和调适,释放自律与和谐的光茫。
5 爱,首先是一场自我教育
作为妈妈,暑假里,我不断阅读各类教育书籍,别人智慧的育儿理论和经验激发自身的思考,从根本上获得了觉悟,同时,自己的事情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自己愉悦,对孩子不知不觉间也更为宽容。
我从实践中觉察,教育虽然是一种伟大的艺术,有很大难度,但只要你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想想自己的童年,避开自己幼时的教训,教育好孩子也不难,甚至方法很简单。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家庭教育,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消化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琢磨自己孩子本身的性情,对症下药!
家长的自我学习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阅读,学习别人的育儿经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增长自己的育儿智慧;一是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促进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观察我们的周围,凡是这两方面做得好的人,不仅孩子优秀,自己也能获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情绪愉悦,精神饱满,幸福感很强,对自己、对孩子、对家人都会采取一种开放、理解、接纳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社会都容易行成一种真正的和谐与变通。这样的父母创造的环境,是一个孩子最适宜成长的环境。
一个家庭像一条河,父母是河水,孩子是水里的鱼。父母不断成长,河水才是活泛的,流动的,这条河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河里的鱼才能长得健康、跳脱。长成一条鱼最好的样子。
父母自我成长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榜样和映射,也是一种无声的促进和鼓励,比什么说教都有效。
所以,父母所有的成长都是一种正向的改变,你改变了,孩子随之改变,由此及彼,世界也终将改变。
网友评论
在教育方面你最有发言权,既是妈妈,又是老师,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我现在经常想过去对孩子的一些问题,遗憾时间没法返回了。
这篇跟那篇《这是通往优秀妈妈的唯一途径》有点类似,但又不尽相同。可能跟着姐姐久了,姐姐的育儿思路我们也早已心领神会了,但每出一篇,晓欣仍旧止不住地点头:是的,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