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阴阴沉沉,有雨滴滴嗒嗒。我在榕窗书屋细思,想起某一女士的话。
她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她说这话,必有原因,或出于无奈,只是不为我所知罢了。
于是,我想到了坚强的瑟。
瑟是我宗亲中众多男女的一员,按辈份分,她是我的堂妹。.
她曾在微信朋友圈发过一则消息:80后,别再抽烟,少喝点酒。别再熬夜,尽量别加班。好好吃饭,多吃蔬菜水果。别压抑自己,对自己好点,再好一点。
她这话,说给谁听呢?当不仅仅是自言自语,自我劝勉,自我激励的吧?从文字上看,受众是80后,而其私心里,按理是说给某个具体的人听的。而那个80后,又当是一个男子,铭刻在她心里的男子,挥之不去,至今仍在心头萦绕的男子?
瑟就是个80后。她刚上大学时,因其父母没出过远门,托我送她上省城,到广东商学院求学,深造。
这一差事让我挺开心,挺乐意接受。吾生运厄,别说进高等学府深造,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无。
我对大学校园不仅有一种情结,还有一种神秘感,她就象我心中无法揭去面纱的女神。当我还是懵懂少年时,我的铭叔曾带我去过一师院,拜会那位慈眉善目的声钦叔公,他当时在师院授业解惑,教数学。
我铭叔在中山大学读的是数学系,因受意识形态的制约,只能在中学当数学老师。他和叔公一谈起数学,便有了共同的语言,话自然多起来。我一个小屁孩,如坠云雾之中,是薯是芋,都分不清。只能循规蹈矩,默然坐着,作恭听状。
临别,叔公摸了摸我的头,轻轻拍了拍我瘦削的肩,说:阿韧,好好用功读书,争取上大学深造,你才能为国家多做些事。
自始,上大学便成了我最大的梦想。然而,天意弄人,时代折腾人。别说我一个初中仔,就连那些寒窗苦读了12年的高中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一来,朝思暮想的大学梦,也如水中泡,宛若风光无限的海市蜃楼,热风一吹,就了无痕迹。
人到中年,对大学依然还日思夜想。所幸儿女、侄辈接二连三的上了大学,我也有机会进大学校园体验了一下大学生活。
那年侄女秀子大学毕业,因为堂弟远在深圳发展,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忙不过来,打电话嘱我代表他参加秀子的毕业典礼,让我乐了几天几夜。
是日,我带上相机,坐早班车到了秀子就读的大学门口,与我那些从不同地方赶来的亲友(其中多数为我的侄儿侄女)会齐,一起高高兴兴进入校园。
当我看见秀子和她的同学们,那些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穿着庄重整洁的校服,打着红色领带,手捧鲜花,一个个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红光满面,朝气蓬勃时,你说我这作阿伯的,该多开心!
尤其他们齐刷刷地带上学士帽,又摘下来往空中扔去,跳跃着,欢呼着,又伸手接住那从天而降的帽子,做着各种姿势让我拍照时,平时比较稳重,不容易激动的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

让我惊喜的是,十数个男女大学毕业生,在照了集体相后,还主动跑过来,同我合影。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同我们合影之后,又大大方方对我说:阿叔,我们俩一起照一张。我还未回应过来,她已与我依肩而立,拉着我的手臂,就象自己的亲侄女一般,自自然然同我照了一张相。
后来,秀子给我送来一大叠相片,当我看到那女孩美丽端庄的容颜,笑得十分灿烂而自然时,我问秀子:这女孩现居何方?秀子说:她在市区一间中学任教。有时候,我真有去看看她的念头,就象去廉江中学看秀子一样。
2015年8月12日,我在上海旅行时,曾写下的旅行杂记中,有如下的一些文字:
余生不逢时,别说上大学深造,连高中也没得读。今天下午忽发大学瘾,在明女的陪同下,坐地铁去同济大学。
我在校门口伫立良久,请路过的学生为我们拍了照。当我想往里走时,又有点担心,生怕被校警驱逐。不料旁边竟打出为我壮胆的字幕:同济大学欢迎你!
于是,我大胆往前走,进入校园,不但在静穆的图书馆前站了好一会,还坐在平时大学生、教授学者们常坐的木凳上,拿出刚从鲁迅纪念馆买的《黄源文集》,置于木桌上,将书翻开,作苦读状,摆起谱来,让女儿为我拍照。
那些路过的大学生和教职员工,不但没有笑我这个来自小地方的乡巴佬,还向我点头微笑,让我至今都还想得起他们那友好的表情。
人的头脑真怪,起始本来想写的是瑟的故事,谁知这爱自我表现的脑瓜,不知不觉间又自我表现起来。好,咱言归正传,再说说我堂妹的故事。
我记得广东商学院那时候在海珠区,宿舍楼附近有很多小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直冲云霄,粉尘纷飞,迷人眼目。那当然是近15年前的情景,如今必已有很大的改变。
我们进了校门,在那些师兄师姐的引导下,很快也很顺利便办好了入学注册手续。
一个师兄帮忙搬运行李,引领我们进了女生宿舍。将该布置的都布置好后,我们便到街上的小饭馆吃饭,瑟出于礼貌,顺口请那师兄一起去用餐。
那师兄倒也爽脆,大大方方同我们坐在一起用起餐来。从我的角度观察,那男生有了几分成熟,高个子,国字脸,五官端正清秀,皮肤白皙,言语得当,颇有礼貌,真不愧为高等学府的学生。
饭后,那师兄竟主动站起,要去买单。我自知学生还是消费者,他们尚无独立经济能力,便让他坐下,同瑟说些入学后应注意的事项。
我付了餐费,日已西斜。我叮嘱瑟几句,同那个男生打过招呼,即坐公交车往省汽车总站,连夜坐班车返回椹城。
自此,瑟便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四年长长,1460余个日子里,便有了瑟和她那个师兄的许多故事。那些一起进图书馆,一起散步,一起打饭,分菜分羹同味,携手同行,爬山涉水旅游的故事,自不必细说。那师兄还在暑假到过瑟家,我那身体欠佳的宗叔宗婶,一见这后生一表人材,知书达礼,立马笑逐颜开,精神为之一爽,百病皆除,手轻脚快,尽做些平日没敢买过的海鲜招待这未来女婿。
那师兄大学毕业后,在家底殷实,爱子心切的父母操办下,找到了好工作。瑟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找到了工作,两个年轻人便商量着谈婚论嫁,本是琴心相挑,想琴瑟和谐,不料师兄的父母却来个焚琴煮鹤,以瑟家贫穷,至今还住单位砖瓦平房为由,极力反对这门婚事。
那师哥是个顺风茅式的人物,用情不专,竟轻易放弃了瑟。这一来,就苦了瑟。瑟太单纯,太天真,用情太专,全身心投入这师兄的怀里。遭此打击,如雷轰顶,心都快伤碎了,几日之间,便落了形,原本红粉花菲,快乐幸福的一个女孩,此刻真是万念具灰,连跳河上吊的心都曾动过念头的了。
瑟毕竟是个知识女性,几日之后,便渐渐冷静下来。寂夜沉思,想到父母为自已读这16年书,节衣缩食,历尽艰难,如今年迈多病。弟弟在外打工,因缺少文化,仅得温饱。自己倒下了,谁来支撑这个家?
那不忠不诚不专的白眼狼重要,还是亲情重要?那海誓山盟的所谓爱情,那如云化雨的卿卿我我,转瞬成云烟。何必再去想它?
瑟思前想后,渐渐坚强起来。她努力克制自己,尽量忘却那些不愉快,不堪回首的往事,全身心投入工作和进修,在职场上努力打拼,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凭着自已的智慧和业绩,从普通文员晋升为高层业务主管。
十数年间,瑟利用自己积累的钱和公积金,在家乡拆旧建新,有了自己漂亮的楼房,让父母住得舒适,让弟弟有了成家立业的基础。
可惜,由于用心事业和亲情,瑟至今单身。一个那么优秀的女子,自已不成一个家,毕竟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作为堂兄,我有心无力,在爱情婚姻方面帮不了她。唯愿在职场中有能力收获成功的她,在爱情婚姻方面也有好的收获。瑟,为兄的预祝你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