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老春
当下的我们,似乎都活得很着急。工资挣的少了着急,晋升不了职务着急,买不起房子着急,买不上车子着急,孩子上不到好学校着急,老人生病住院找不到人帮忙着急。每一天我们都在这样的着急里度过,每一天也都在这样的着急里煎熬。似乎不着急,我们就过不好这一生似得。可着急又能怎么样呢?想要的也不会提前到来。
我就是这样一个着急的人。整日里,我为自己还不上创业失败的债务着急,为孩子学习不好着急,为无力帮衬弟弟妹妹着急,为无法给母亲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着急。于是,被现实逼仄的几乎无路可走的我,不断的做出各种尝试,企图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越是着急,却越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眼看着自媒体的红利期到来,着急想要赶上这个风口的我,写出的那些稿件阅读量偏低,竟然连过百的阅读量也都遥不可及。我不断的变换各种写法,不断的变换各种主题,可越是这样我文章的阅读量就越低。文章的阅读量越低,我就越感到焦急。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技能不强,于是就拼命的报班学习,参加各种写作培训。可是因为太过着急,因为不能够及时作出总结,不能够把学到的方法真正落到实处,我写出的文章仍旧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这让我感到万分沮丧。我开始怀疑自己就不是块写作的料。可是除了写作,我又实在没有其他特长,所以就只能不停的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写下去。我还不断的鼓励自己,可能写着写着也就好了,或许我只是累积的时间不够而已。
因为着急,报名参加的各种培训开始让我感到疲惫和烦累。于是在硬撑着学完所有的课程后,我决定让自己沉静一段时间,好好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沉寂的这段日子里,我开始翻看久未翻阅的书,并刻意不去翻看朋友圈,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反观内心,认清自己。
慢慢的我发现,报名培训与我而言不过是想把自己刻画成别人的样子,而每天应景式的写作,也全都是在写一些不走心的浮皮潦草的东西,既无新意也无深度,难怪读者不喜欢。我不过是在用考勤式的写作感动着自己,并没有写到读者的心坎儿里。
想清楚这些之后,我开始认真的确定主题,仔细的研究架构,精心的谋篇布局,慢慢的我写的文章开始有了起色,阅读量也开始有了提升。而在这样沉寂中,我也慢慢找回了自己,并开始坚持读书和去深入的思考一些问题。
我发现,当我思考得越深入,写出的文章就越能获得读者的认可,文章下面的评论也就越多。我发现,当我认真的研究自己的写作主题,尤其是关注那些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就越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引发大家更多的关注和讨论。我发现,只要能够通过故事把道理讲清楚,即便是文采并不怎么高,也一样会引发大家讨论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之前的我并没有认真想过,也并不知道这样做才能够让自己获得进步和提升。
原来,所有不走心的写作都源于太过着急的浅薄,所有不能够获得读者认可的文章,都源于作者应景式的写作。
我发现,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太缺乏思考,以至于都荒废了自己的大脑。我们活着,就如同一部只会转发或者作出简短评论的机器,让自己在社会的发展中失去了个人的特色和思想,逐步趋同于别人的样子,并且还在为别人炒作的概念买单,心中还暗自窃喜,以为那样就是在提升自己,以为那样就是紧跟时代,以为那样就是在好好努力。
其实,丢掉了自己的努力哪里还会有努力的意义?不过是一部机器在机械的运行固定的程序罢了。失去思考的行动哪里还具有提升自己价值的意义?不过就如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在不断的重复着一个固定的动作而已。
我们机械的活着,已经忘却了追寻活着的意义,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梦想,已经忘记了该怎样努力,以至于越是拼了命的学习,越是拼了命的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感到焦虑,越来越感到茫然,越来越迷失了自己。
于是,我们就只能如同机器一般无奈地重复着自己的厌倦,并以为梦想都遥不可及,以为努力都不过是年轻时的豪气,以为成功也不过是千分之一的少有幸运。这一切似乎都离自己太远,看得见的就只有眼前的苟且。不能够做出改变,那就适应。我们只能够用这样的话语来麻痹自己,以消减自己的焦虑情绪。
可实际上,只要让自己沉静下来,只要回观内心,我们就总能够找回那个当初的自己,找回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找到可以改变命运的办法,找回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而这些,才能够给我们奋进的力量,才能够让我们看得清自己努力的前方。
所以,焦虑时努力让自己保持沉寂,安静的做好自己,才是我们达成人生理想的有力武器。
不要太着急,静心做自己。别人走的再快也没有关系,我们想要抵达的前方不是由他们决定,得靠我们自己的脚步去丈量。那就按照我们自己的步调走,慢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一直保持前进,总能够抵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