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置基于「单极」、「二极」与「三极」,其理论依据是「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其现实意义是可以生动表达我们所在的这个现实世界的主要特征。
单极就是元素,传承代码,符号一与二,书面名称易和简。这是基础。所谓易,或者说一,在表达现实世界结构方面,有以下几种含义:
1、现实世界的整体形象。
所谓的「象」是对自然的效仿的观点,并非是「象」产生的依据,而是「易」产生的依据。
就《易经》的整体创作而言,奠定了「易」对于现实世界的模拟意义,实际上就是明确了创作方向与任务。因此,作易者当然知道,「易」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的形象,「善」表达了全部世界的内在驱动力,「性」是对世界组成结构的表达,同时也是对「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象的模拟。比如六爻的「艮」卦和「咸卦」,都具有表达「人」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对此《说卦》有比较全面的描述。
但是,在「易」诞生之后,作为专用的模拟工具,实际上已经与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已经自成体系。在这个前提下,指望对于自然的「模拟」来论证「易」的结构模式和发展规则,显然是缘木求鱼。模拟体系的演绎模式不等于模拟对象的演绎模式,二者应该有一定的区别。总之,《易经》为此需要有一整套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发展轨迹和理论系统。
2、现实世界的组成结构。
「一」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形象,同时还是现实世界内部结构的形象,换句话说,整个世界呈现「镜像」效应。局部是整体的微缩版,更大的存在是本体的放大版。其存在的形态,都是「一」。因此,「一」既是现实世界,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的内部结构,这个如同「俄罗斯套娃」一样的东西,就是大大小小的、无穷无尽的「一」的组合体。
不排除有人指出,《易经》的结构是由「易」、「简」来共同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这句话当然是真理,但是当整个世界的元素除了一、就是空,也就是说,只剩下「一」与「空」的组合的时候,由于物质的存在需要背景的衬托,那么,这时候的世界,就不可能还存在一个对于「人」来说真实可见的「简」。
在卜卦的时候,我们习惯于阴阳二爻,但是,在现实世界的结构方面,「空」一旦也是结构之一,而且是与「一」分量相当的结构之一,这里面就真的没有所谓的「简」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为「简」本身所表达的就是「不存在」,因此,「人」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不存在,不仅不违背「简」的本质,还有可能契合现实的真相。
3、现实世界的运动模式。
真实的、「人」可知的现实世界,《系辞》的说明是相互矛盾的。
一是「生生之谓易」。传统的解释,所谓的「生」,可以归于「动」。关于「动」,通过「神无方而易无体」可知,现实中「易」无常形,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
二是「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人」眼前可见的「易」稳定而有序。尤其是「时间」,属于「人」独占的感知。「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所有这些「运动」留给「人」的感知,严守一定的规律或者叫秩序,比如物理学上的种种定律,也都属于「静而正」的范畴。
三是「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按照《易经》的立场,「人」既排除在世界的运动之外,同时又局限于「迩」,即只能认知所谓「亲历」的事物。换句话说,「人」实际上生活在一个特别而又矛盾的环境之中。《系辞》的文字表达是「天地之间」,这是一个既非天地,也离不开天地的无可言表的所在。深层寓意令人惊悚。
《系辞》对「太极」世界的描述,到「三极」为止,同样以现实世界为蓝本。同时,《易经》以「六爻」作为预测或者模拟事物的主要工具。这一方面是注重动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动态的源头来自「一阴一阳之谓道」。至少能够显示动态的,是一个阴或者一个阳,而不是组合体。大多数时候,组合体是稳定态,难以显示事物的变化。
历史上普遍认为「卦」是六个「极」的组合体,比如《周易》以及「六极」,都与「大衍之法」有相同的理论根基,以此为正统,为蓝本,存在数千年,没有人觉得迷路了。
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势所必然,也是理所当然。在不明白「三极」的真实含义的情况下,越精细越完善的观点不但合乎逻辑,也符合人的正常心理。因此「八卦而小成」的想法,不见得有多么离经叛道,至少应该做善意的解读。反过来说,如果大家真的知道「三极」就是现实世界的真实结构,超过「三极」是不可知的世界,相信没有人会自讨没趣来寻求打破「三极」的限制。
因此,虽然《周易》「重卦」是一场自作聪明的荒唐剧,虽然「六极」与《易经》、与自然背道而驰,但对于维护传承仍然功大于过,对于激发整个社会对于《易经》的关注功不可没。历史局限让人无奈,后人无需求全责备。
「无极」的情况与突破「三极」的主张比较,似是而非。不光是《易经》没有这个说法,缺少渊源和依据,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三极」甚至于「六极」而言,「无极」与所谓的「极」无关,也与所谓的世界起始无关。因为「极」作为一种对于元素组合的「位」的表述,只有多或者少的区分,没有有或者没有的比较。没有「极」就是没有组合体,只有「无」,而无所谓「无极」。仅仅就这一个角度来说,「无极」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假概念,伪命题,唯一正确的表达当且仅当《易经》的「简」。
简而言之,按《系辞》的阐述,无论「太极」之上,拟或「太极」之初,都不是「无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