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话|老子与青羊的传说

作者: 不个别青春 | 来源:发表于2016-08-17 12:22 被阅读1434次
    青羊宫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

    1.关于“青羊”

    “青羊”二字来源于青羊街,青羊街又源于青羊宫。

    青羊宫始建于中国的周代,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又缺乏地方志记载,只能大致推测寺庙修成的时期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在其延续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里,青羊宫不可避免的多次被毁于惨烈战火,但每一次浩劫之后都能被重新修复,展现了人类对虔诚信仰和文明所具有的顽强力量。青羊宫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5大宫观之一,目前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青羊, 青羊宫的镇宫之宝,青羊有两只,一只独角,一只双角,分别置于青羊宫三清殿阶沿之上两旁。2004年6月,在中国国际道教文化节之际,恢复了原来摸青羊的习俗。

    中国很古老的时代就建立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所以中国人传统上把羊作为朴实、善良、吉祥的象征。中国古代汉语“羊”字通“祥”字。汉字--羊大则充实而美。因此,吉祥是羊文化诸多内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古时代中国人就观察发现:羊成群结队时候,总有一雄羊领头,整个羊群都跟随着听其指挥,但羊群依然温顺,所以群而不党。羊羔吃乳的时候,跪于母羊身旁受乳,所以谦逊孝顺。羊这两个日常习惯,被中国人赋予了善良、亲和、有礼、讲求德行的文化特色。

    “紫气东来”比喻祥瑞降临

    2.历史文化

    青羊宫刚建成之时其实是一个贸易市场,它之所以后来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化圣地则来源于一个非常动人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5世纪,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交界处的秦岭山脉,一片苍茫,郁郁葱葱的群山千万年来,安静而祥和,它的身旁滔滔流过古老的渭河。一天,一位时任函谷关关令,名叫尹喜的中年男人来到了这里。此时正走向衰亡的周王朝经过数百年的苦苦挣扎,已经变得孱弱腐朽。混乱的朝政让尹喜心灰意冷,他不愿在继续在这个乱世中随波逐流。

    公元前517年,尹喜离开了函谷关来到了西方秦岭山脉里的终南山避世归隐。一个初夏的凌晨,在隐隐的雷声中,尹喜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绚丽景象。东来的紫气,让尹喜大惑不解。尹喜熟知天象,所以他知道紫气象征着圣人。天上的异向,预示着会有不凡之人从东方而来。尹喜的心中疑惑不已没有答案。为了迎接来自东方的圣人能够当面聆听他的教诲,带着满心疑惑的尹喜结束了隐居的生活,从终南山回到了自己的任所——函谷关,他日夜守望在关楼之上企盼着圣人的到来。一天,斜阳西赤,一位皓首白须的老者,从东方来到关前,尹喜心中知道他等候的圣人到了。这位老者,就是后世东方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

    老子悟道

    公元前104年成书的中国伟大历史著作《史记》有这样的记载:“老子很有学问,知识渊博,性格深沉内向,他长期在周王室生活,但仕途坎坷,几遭贬辱, 曾担任过周王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年近80岁时,他看到周王室日益衰落,诸侯纷争,社会矛盾突出,感到非常厌倦,便决意退隐,准备向西方而去探游未知的世界,于是辞官,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

    当尹喜得知,顺紫气而来的圣人就是名闻天下的老子时心中不胜欣喜。因为尹喜知道,如果能够得到这位贤者的指点,他将会解开心中所有的困惑。但老子对尹喜的求教不置可否,尹喜十分焦急。因为他知道,这位老人即将隐世,聆听智者的教会只此一次,不容错过。不过,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尹喜的问道之心有了转机。由于离开洛邑过于匆忙,老子忘了带关牒。依照周律没有关牒,不准过关。这给了尹喜一个绝佳的机会。

    尹喜迎老子

    《史记》记载:“尹喜对老子说道:先生即将隐居离开,为什么不将您的智慧留给世人呢?如果先生拒绝我,我只能强行留下先生。”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据记载老子在函谷关留住了三个多月,写下了一篇5000字的的文章。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

    《道德经》完成后老子即将离开,尹喜不舍,非常难过,老子见状临行前对他说道:多年以后你去蜀地,那时将会遇到一只青羊,它会带你找到我。很多年以后,尹喜游历四川,当他来到成都的时候,果然在街上遇见了一只青羊。他跟在青羊身后,穿过大街小巷到黄昏时来到一个冷清的市场,在市场里当时的青羊宫屋檐下,看到一个啼哭的婴儿。后世的中国人认为那个婴儿就是老子的化身,因为老子喜欢“婴儿”。在老子心目中,“婴儿”是“含德之厚”的象征和 “理想社会”的特征。从此青羊宫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里打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3.老子思想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2010年10月23日 老子塑像在俄卡卢加州揭幕

    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

    列夫.托尔斯泰于1884年3月利用法文译本开始着手翻译《道德经》,他致信切尔特科夫说: “我正沉湎于中国的智慧之中。极想告诉您和大家这些书籍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裨益。”但他当时遭遇到很多困难,他说:“翻译老子,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那种结果,”但几年以后,托尔斯泰还以过人的毅力完成了对《老子》中64段重要章节的翻译,他在信中向妻子描述他和年轻的助手波波夫“怀着喜悦和紧张的心情”反复校订译文:“波波夫在替我抄写文稿。我和他在重读和修改深刻的思想家老子作品的译文,我每次都怀着巨大的喜悦,聚精会神地去理解和用心地去翻译,我是参照着法文译本和更加出色的德文译本工作的。”他在信中还摘引了《老子》的一些警句,并大加赞叹:“这不是太美了么!”

    托尔斯泰曾分析老子学说与基督教义的相通之处,他认为:“两者的实质都是以禁欲方式显示出来的构成人类生活 基础的神圣的精神因素。因此,为使人类不成为苦难而能成为一种福祉,人就应当学会不为物欲而为精神而生活。这也正是老子所教导的。”托尔斯泰对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极为赞同,他说:“就应该这样。老子所说,应该像水那样,没有阻碍,它就流,一遇堤坝,它就停止。堤坝被冲垮,它又流,遇到方型容器,它是方的;遇到圆形容器,它是圆的。正因为如此,它比所有的东西都更重要,更有力量。” 老子顺应万物而自得的哲学思想也给晚年陷入精神痛苦的托尔斯泰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复活》里面经常出现的胡言乱语的睿智老疯子,就有鲜明的中国道家思想的特征。

    4.关于“婴儿”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写道:对于“婴儿”,毒虫不咬他,猛兽不伤他,凶鸟不击他;他虽然筋骨显得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紧;他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他那小小的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些,是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是因为他和气纯厚。

    聚结精气以达到柔和、柔顺、柔韧,能呈现出婴儿般无欲的状态吗?人生之初,有如一张白纸,无知无欲,至柔至顺,但是,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人长大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以形成,每个人的心灵是否仍然象一张白纸呢?,这恰恰就是老子思想可以迎刃而解的重大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都自话|老子与青羊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jm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