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传·系辞》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是指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即阴阳。在易学理论中,两仪还指天地、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等。
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
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这里的“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作,它总结了宇宙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同时提出了模拟宇宙论的人体生物哲学,认为人体为一小天地,即小宇宙,它与天地之间大宇宙有着同一本体,同一运行规律,同一生成秩序。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人类要服从大自然的选择。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人浑然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易传》又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太极”就是“道”。
汉代以后,“太极”和“元气”说结合,成为一种宇宙观的核心和养生理论的至高境界。他们把“太极”和“元气”等同起来。例如,《汉书·律历志》中就讲:太极元气,含三为一。太极元气说注重人身修炼,把“精”“气”“神”当作生命的基础理论。
太极元气说被汉末新兴的道教所吸纳,道教文献中第一部以道教思想阐释老子《道德经》的《老子想尔注》,主张“积精”“食气”和“行道”,并把“道”与“一”等同,称“道”为“道神”,仍然是“太极元气”观念下的“精”“气”“神”。
魏晋以后道教内丹派兴起,“积精”“食气”和“行道”而达到保持“太极元气”,以求长生久视的修炼与养生,一直成为道教和民间修道之士的持续追求。直至隋唐时期,太极理论仍对道教内丹派产生重要影响。
宋代以后,内丹养生的心性之学取代了玄学,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北宋的道教金丹派南宗代表张伯瑞撰写的《悟真篇》和《青华秘文》,提出神即先天的元性,主张性由心生,是精气之主。张伯瑞的四传弟子、著名道士白玉蟾吸收禅学原理,进一步发挥心性之说,强调“心”与“道”相通,他们都是“阴阳之髓、混沌之精、虚空之根、太极之蒂”,从而把道家的太极理论和心性之学连贯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的《易》学著作和道教文献中,开始出现以图来表示“太极”理论的“太极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