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读《左传》之两百六十二襄公二十四年 中

读《左传》之两百六十二襄公二十四年 中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21:07 被阅读0次

【传】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 ‘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宣子说,乃轻币。是行也,郑伯朝晋,为重币故,且请伐陈也。郑伯稽首,宣子辞。子西相,曰:“以陈国之介恃大国而陵虐于敝邑,寡君是以请罪焉。敢不稽首。”

  孟孝伯侵齐,晋故也。

  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译文

  范宣子主持政事,诸侯朝见晋国的贡品很重,郑国人对这件事感到忧虑。二月,郑简公去到晋国,子产托子西带信给范宣子,说:“您治理晋国,四邻的诸侯不听说有美德,而听说要很重的贡品,侨对这种情况感到迷惑。侨听说君子治理国和家,不是担心没有财礼,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诸侯的财货,聚集在国君家里,内部就分裂。如果您把这个作为利己之物,晋国的内部就不和。诸侯的内部不和,晋国就受到损害。晋国的内部不和,您的家就受到损害。为什么那么糊涂呢!还哪里用得着财货?好名声,是装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有基础才不至于毁坏,您不也应该这么做吗?有了德行就快乐,快乐了就能长久。《诗》说,‘快乐啊君子,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这就是有美德吧!‘天帝在你的上面,你不要有二心’,这就是有好名声吧!用宽恕来发扬德行,那么好的名声就会自然传布天下,因此远方的人会因仰慕而来,近处的人也会获得安宁。您是宁可使人对您说‘您确实养活了我’,还是说‘您剥削了我,来养活自己’呢?象有了象牙而毁了自己,这是由于象牙值钱的缘故。”范宣子听了子产的这番道理之后很高兴,就减轻了贡品。这一趟,郑简公朝见晋国,是为了贡品太重的缘故,同时请求进攻陈国。郑简公行叩首礼,范宣子辞谢不敢当。子西相礼,说:“由于陈国仗恃大国而欺凌侵害敝邑,寡君因此请求向陈国问罪,岂敢不叩头?”

  孟孝伯入侵齐国,这是为了晋国的缘故。

  夏季,楚康王出动水兵以攻打吴国,由于不教育军队,没有得到成功就回来了。

士匄主政晋国对同盟小国收取的贡品很多,郑国身为盟国当然也享受到了这种压迫。子产就捎了封书信给士匄,仔细分析了保护费收得太多的坏处,不止对晋国有坏处,对士匄的家族也不好。分析得深入人心,你看您收那么多你护费,如果不贪污那是费力不讨好,中饱私囊又会弄得同事有意见,多不好!又引用诗文说明好名声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士匄这人是有点好大喜功的,前文“三不朽”这一段就可以略窥一斑,子产的分析令他心动。子产不愧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看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应对晋国征朝那一段也很精彩。

郑国还有一个目的,是请求盟主出兵教训陈国。这当然不是难事,陈国现在是楚国小弟,晋国出手教训只是时间问题。鲁国打齐国,楚国打吴国这都是常规冲突,没啥大影响。

相关文章

  • 三不朽

    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 汉字那么美:无问西东(41)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来自清华大学的校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道:“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立言以不朽

    “立言不朽”最早出现在《左传》里面。《左传》鲁襄公二十四年载,鲁大夫叔孙豹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 浅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传统儒家的价值观体系中,自古即有“三不朽”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千古完人范文正

    最近几年,觉得范仲淹接近于我理想中传统文人的完美典型。古人讲“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红尘国学]“君子三立”

    文/落幕红尘 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 文人三不朽/作者:邵明

    ——文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网上截图) 文人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相对永恒的价值”

    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

  • 资质愚钝,见识浅薄,他缘何成为中国第三位圣人?

    何为圣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人在...

  • 苏轼 | 你过来,我想抱抱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最初了解“三不朽”是在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两百六十二襄公二十四年 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nc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