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言师语 教海文荟散文
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作者: 图图1513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13:26 被阅读259次
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新鲜出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与去年相比,今年这个作文题实在是太亲民太接地气啦!从辛劳备考的广大师生的角度讲,这样的主题练过,这样的题材写过,这样的体裁也考过,一句话,意料之中。

我们先试着对材料做一解析。材料分三部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①劳动可以致富,劳动使人幸福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②劳动是传统美德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③现实生活中不理解劳动,不尊重劳动

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材料的主旨很明显,紧扣习主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代最强音,紧扣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与民族复兴的主旋律。劳动是美德,要传承(现状是有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的行为和思想)。

再对题目要求予以分析,有这么几层要求。①假定作者是复兴中学学生,作者身份确定。②给本校同学写演讲稿,需要具备读者意识。③写成演讲稿,文体限制。④中心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主题确定。⑤体现思考和认识,提出希望与建议,具体内容要求。

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很明确。考生在审辨任务过程中如有疏漏,就是硬伤。

作文题显然还有一种寓意在里面,即民族复兴大业从热爱劳动开始,从澄清错误思想开始,从青年学生自身开始。这样理解,才算读懂出题人的意图。

也就是说,审题立意没有难度。那么区分度在哪儿才能有体现呢?区分度就在素材选择及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手法和卷面书写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即考生平时一定要重视素材的积淀,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社会,多体悟生活,多思考人生。

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p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