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专题推荐集心理今日看点
我们究竟怎样活,才不辜负此生

我们究竟怎样活,才不辜负此生

作者: 心理咨询师李瑞文 | 来源:发表于2016-10-26 20:06 被阅读1812次

    二十出头时,我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告诉我怎么活。尤其是一些“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的说法,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用来禁锢年轻人自由的封建思想,比旧社会的裹脚布还不如。但凡听到看到类似观点,我就摇着脑袋弃之如敝帚。

    那时候,我信奉的是乔帮主,“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听着多带感,多畅快!

    后来我意识到,为自己而活是没错,但一千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活出的样子也依然有一些共性,而且共性大于差异性。人这个物种,在从一个胚胎变成婴儿,一个婴儿变成孩童,一个孩童逐渐长大成人,直至死亡的过程中,一定是存在某些共性的。那些“陈词滥调”其实也是一种朴素的生命发展观。比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孔子眼中的人生发展观。

    了解人发展的共性,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在某个年纪有这样那样的渴望。了解自己可能需要在这个年纪完成哪些探索、发展、收获。

    一颗种子怎样长成苍天大树、开花结果?一只毛毛虫怎样破茧成蝶、振翅飞舞?一个人究竟怎么活,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一生?

    埃里克森告诉你,人生有8个阶段

    人们熟知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发展心理学家的身份,而往往忘记他还是一名精神分析师。因为他的“八阶段理论”实在太经典了,是各版本发展心理学教材中必会花篇幅提到的理论。一提到埃里克森,人们就条件反射想到“八阶段理论”,一提到“八阶段理论”,人们就流口水想到埃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

    其实埃里克森是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没错,后者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个知名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成就虽然不免沾了父亲的光,但本身也确实是有独特建树的,尤其是她开创了儿童心理分析。

    埃里克森最开始的职业路径和精神分析、心理学都不沾边。虽然做牙科医生的继父希望他也做一名医生,但是埃里克森执拗地走了艺术的道路。而且据说,埃里克森在学校确实是颇具艺术天赋的。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25岁时,那一年他受老同学邀请到一所规模很小的学校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你猜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所学校的生源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与朋友的子女。在校期间,安娜·弗洛伊德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训练成为儿童精神分析师。埃里克森接受了这个提议,从此开始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

    埃里克森的学历背景并不是高大上,蒙台梭利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并没有高级学位。他曾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后来放弃了。不过,他也恰好证明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师不必攻读医科专业的主张。

    1936年到1939年间,埃里克森在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医学院任职,在那里他研究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的儿童。在这个时期,他和一些人类学家有交往,还参与了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田野考察。从他的理论中可以看出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与弗洛伊德对心理阶段的假说(口欲期、肛欲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不同,埃里克森更重视社会文化因素。

    《儿童期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

    埃里克森在48岁时出版了《儿童期与社会》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正式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比起弗洛伊德可能带有误导性的“口欲期”概念,“基本的信任”这一概念更好地捕捉到了婴儿对母亲抱持,眼睛接触以及客体恒常性的真正需要。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对应弗洛伊德的“肛欲期”,婴儿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会控制大小便外,已经不满足于生活在狭小的空间,渴望探索更大的世界。埃里克森用“自主感”的概念,来说明学步儿童掌握愤怒,对自己的所有权,以及一些与母亲分离的自信的需要。

    第三阶段,学前期(也称游戏期),从4岁到6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是产生俄狄浦斯情结的时期。埃里克森用“自主”的概念,描述了这个阶段的儿童忍受父母对他们野心的批评。

    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学龄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的生活重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少年组织、社会机构。许多人长大成人后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以追溯到这个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发展任务“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

    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青年继承儿童期之后,自己觉得没有能力持久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所以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千方百计的拖延承担任务。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时的男女已具备能力相互信任,生儿育女。同时他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的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这个阶段的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繁衍,这个繁衍不仅是个人的生育,也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的成长。因此有些人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产生繁衍感,比如有的女性自身不能生育,就投身到福利院、教育等事业中。

    第八阶段,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从50岁直到生命结束,发展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

    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这种完善感包括长期形成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

    那么什么是成熟呢?其实所谓成熟就是在某个年龄阶段,拥有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心智水平和社会能力。

    80岁的心态到底是成熟还是衰老?80岁的心态未必是成熟,也未必是衰老,关于在于拥有这个心态的人现在多大。如果30岁的人有80岁心态就是衰老,80岁的人有80岁心态,就是成熟。

    托尔斯泰向你展示,完整的一生

    哈佛大学教授乔治·范伦特(George E.Vaillant)在他的著作《自我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Ego)中提出了他对埃里克森模型的修改。

    《自我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Ego)中文版

    与安娜·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不同,范伦特更关注成年人的发展,所以修改集中在埃里克森的五至八阶段。他在埃里克森原有八阶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阶段,名为“职业巩固”和“意义守护者”,加入这两阶段的理由是想要囊括其团队半个多世纪对成人发展研究的成果。

    范伦特团队所进行的研究是一项成人发展研究(the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在75年间,追踪了724位男性(268位哈佛学生样本和456位核心城市样本),90为女性,每年调查受访对象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范伦特的继任者瓦尔丁格关于这个项目,曾做过一个TED演讲《什么是美好生活:哈佛75年研究报告》。

    暂时不把修订后的十阶段展开解释,把范伦特的观点用一句话总结:

    成人自我发展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掌握亲密的任务,然后是职业巩固的任务,最后是繁衍的任务。

    整体上这些任务会按照顺序来完成,因为它们依次要求自我达到越来越复杂的水平。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表示:

    在大多数人身上,如果没有达成亲密,那么他难以获得工作领域的成功;如果他没有达到工作领域的成功,那么他难以成为一名导师并且带着繁衍性的关心去成就他人。 个体的亲密能力使承诺成为可能,而承诺正是一份满意的职业认同感的必需,进而职业满足又使繁衍性照顾能力成为可能。

    范伦特还用作家托尔斯泰的经历来说明他的理论。

    托尔斯泰在30岁时,还在和“认同”主题作斗争并尝试撇开青春期,无法与任何人亲密。20-30岁之间,他不停地从可能变亲密的关系中逃走。此外,他丝毫不为自己的写作才能感到自豪。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应该再写小说了,想想就羞愧。太羞愧了!”

    34岁时,托尔斯泰克服了他长久以来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坠入爱河。他的婚姻持续40年,并且有13个孩子。托尔斯泰的日记使很多人认为这段婚姻充满了痛苦,但是婚姻之所以持续了40年,想必还是有吸引人之处存在。而且很多证据也表明托尔斯泰在婚姻的头十年确实是为这段婚姻欢愉的。

    36岁时,托尔斯泰开始认可自己作家的身份,并开始写作《战争与和平》,在职业上他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
    第二年,托尔斯泰写到“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应该写一本书,来证明我对所有社会问题的看法是绝对正确的,我不会在这上面花费两个小时;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所写的东西在二十年后会被现在的孩子们长大后阅读,他们在看书的时候会哭会笑,并且因此更加热爱生活,那么我将投入全部的生命力量。”

    在托尔斯泰41岁时《战争与和平》全书完成问世,他作为作家的职业被巩固了。接下来的30年里,他的生活展示了他对于繁衍的理想定义:这样活着让别人——接下来五代的人——会因为他所写的东西而更加热爱生活。

    托尔斯泰的例子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人怎样在人生中依次完成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虽然婚姻中也有争吵和痛苦,但是托尔斯泰的一生仍显得那么完整和令人敬仰。

    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中有更多真实鲜活的例子。有约10%的人在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完成三个任务中的任何一个。有的人发展开始成功后来停止,也有的停滞到五十岁后重新开始发展。其中一位直到45岁还混得不怎么好的哈佛精英,后来成了好莱坞著名剧作家。在范伦特的书中有几十个此类例子,读起来就像看真人秀节目,酣畅淋漓。

    不负此生,你要避免的3个误区

    一个人在考虑生涯发展和角色平衡时,如果没有人生发展的概念,就很容易陷入误区。 这些误区包括: 停滞在更早阶段;焦虑于更晚阶段;眉毛胡子一把抓。

    成人却不愿意长大,也被称为“彼得潘综合症”

    停滞在更早阶段

    很多人在18岁之后还滞留在青年期,没有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生命中应该做的决定推给父母来做,父母不做帮凶的话就推给学校、企业和社会。无法承担起责任,同样也就无法建立起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是以承担责任为前提的。

    也有很多人到了35岁以上,状态还一直停留在成年早期,对生活有一种过于乐天派的态度,这也可能是一种停滞不前。

    有一些企业找合伙人或招聘高级管理者时,会要求应聘人必须有多年稳定亲密关系,最好已成家有子女。虽然看起来矫情和有歧视之嫌,但其实是有道理的。正如范伦特所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巩固”和“带着繁衍性的关系去成就他人”对人的要求是高于“达成亲密”的,一屋不扫何以信你能扫天下。

    焦虑于更晚阶段

    比如说25岁之前,我曾经为自己和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极差而苦恼,甚至怀疑自己有人格缺陷。不管是和同性朋友一起聊聊八卦、逛逛街,还是和异性相处,我都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现在回头看,在那个阶段自己不擅长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一方面是当时就是刚从大学的小系统里走出来,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阶段,很多关系本来就是在摸索。另一方面,因为当时特别渴望建立关系,所以格外患得患失,觉得自己的表现不那么令自己满意。但是现在我应对工作、朋友、伴侣等关系都已经比较成熟,基本不为关系问题烦恼。

    又如最近几年,我有时会非常渴望繁衍感和完善感,觉得立业安家对我这个北漂来说怎么就那么难。自己从更高的视角转念一想,我交往的圈子和我拿了和自己比较的人,往往都比我大至少五岁。人家如今确实是立业安家了,但是五年前同样也没有像现在那么安逸。在同龄人中,在我年龄相应的发展阶段,我算是发展的挺健康了。这么一想,立刻觉得宽慰了。

    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许多朋友跟我倾诉心事,其中很大一类惆怅都是因为在一个阶段想同时完成太多角色造成的。

    比如一个女性朋友家庭和美,现在正在带1岁的孩子,但同时为自己不能突破事业瓶颈苦恼;一个朋友,刚北漂一年,新换了一个工作接受完培训,但是父亲在老家身体不太好,纠结于是否辞了工作回老家去陪父母;一些朋友(对,我认识好几个此类朋友),从二十多岁忙事业一直忙到三十五,然后发现自己完全不会谈恋爱。其实事业也未必做出了什么来,把工作量稍微减一减,花点时间学谈恋爱会死吗?所以,根据范伦特的观点,“先成家后立业”也未尝不是有道理的。

    我们究竟怎样活,才不辜负此生?
    最好的人生便如四季。春雨山花烂漫,夏日草长莺飞,秋风硕果丰盈,冬雪安静从容,景色分明却又相续延绵。
    永不放任绝望,永不停止成长,不负美景,不负此生。

    一颗种子破土而出

    参考资料:
    1.[美]乔治·范伦特著,《自我的智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9月出版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3.[美]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 著,《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我是白小茉,一名心理咨询师,主要写职业规划、效能提升、心理成长相关文章,努力给大家带来干货。
    读完我的文章如果有收获,记得关注、喜欢和打赏。在此一并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究竟怎样活,才不辜负此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qj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