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境之中蕴藏机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个人觉得生活的本质其实是不断遇到问题,千难之后还有万难,所以不能害怕问题,每一个新问题的出现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危机即转机。永远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干掉它们,升级自己。
2.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不掺杂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体验。
3.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能够在所有时间都非常满足而无欲无求。
4.与其问自己是否幸福,不如去探求一个更有助益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问题不但契合幸福的实质,还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终结的句点。
5.微小的进步,好过野心勃勃却遭遇的失败。
6.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7.从来没有谁规定,成功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
8.“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9.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地生活。如果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
这个反思太有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以忙碌为荣,因为忙,可以让自己更充实,但快乐就不一定了,不太能明白快乐的意义。直到去年,希望自己可以慢下来,过稍微不一样的生活,体会有时间空隙的感觉。反而觉得这之后的自己活得更像我想要的样子。
10.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
11.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好处和代价分别是什么?
12.虚无主义型的人是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他们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13.反思:回想一下,在某一件或两件事情中,你是否同时体会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14.在追求有意义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并不是在消磨时间,而是在让时间发光。
15.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人,通常不但更成功,而且比别人更幸福。
16.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着重要影响的人。
17.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
18.永远不要浪费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19.心理学家蒂姆·卡瑟通过研究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富裕,代表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享受快乐。相反,时间上的窘迫给人的感觉是经常性的压力、忙碌奔波、工作过量,以及挫败感。
20.要想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简化生活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21.成功与快乐是可以共存的。
22.心流体验是要以事情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的情况为前提的。
23.时间压力会带来挫折感,而当我们感到受挫或是经历其他的负面情绪时,我们的思路会变得狭隘、短视、渺小及缺乏创造力。
24.就像佛祖说过“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而它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削弱。”与物质的东西不同,幸福是无限的。
25.反思: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你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才能使自己更接近幸福之路。
26.“幸福革命”不需要外在的改变,它是一场全程内在的革命。
27.自己对生命负有一个重要责任——“让自己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