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丽妃娘娘,今天连载一篇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希望你们喜欢!
每年的四月到五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尤为山西武乡,哪里的槐花芳香扑鼻,就连清风中都夹杂着香甜。每一簇玲珑洁白的花瓣,点缀着绿色的丛林,丛林又绕着青山峻岭,远远望去,陶醉极了。
武乡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山水环绕绵延于太行山脉,自然地形成了一处绚丽的风景,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白岩石产量很高,也是山西省金属镁原材料主要生产地。但由于山西省连年污染严重,武乡也是榜上有名。近年来,国家拨款加大治理力度,当地政府智囊团和主政者改变发展模式,增加了养殖业和旅游业,才使乡村城市面貌发生蜕变,更具晋中风土人情。
空气好了,环境美了,来往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有逛景点的,有“驴友”,有爱好摄影的,当然还有流动养蜂的。
袁帅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89年出生的小伙子,瘦高的个头,人很实在,文化不算高,只念到初中就出去打工了,这些年养殖业成了县里一大产业,政府大力扶持和各项惠农政策出台,家家都在搞养殖,很多人都己发家致富,所以他2015年初就回到了家乡,和同学一块集资了10万,养起了奶牛。
因合理有善的管理,精心的呵护,和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使自己的养殖场初具规模,招了不少工人,奶牛从最初的3头发展壮大到现在的90多头。
所谓行行出状元,别人的奶牛不分时候在圈里拴着,卫生极差,还不如养猪的干净。而袁帅养殖场定期安排清理消毒,户外放牛,哥俩还上山挖草配料,村里人都在夸他们勤快,后生可畏。
这样一来,养殖场的牛健康,产奶量更高。不久,就 有很多的乳品厂慕名而来,和袁帅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确保了牛奶销路。
五月的淸晨,阳光早早的洒下来。袁帅像往常一样,背上竹篓去凤凰山挖草。路旁的槐花清香甘甜, 他大口的呼吸,享受着清晨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往日的疲惫刹那间不见了踪影!
“喂,小袁,去哪啊?”听到有人喊自己,袁帅回过头。
是沈铭刚大伯,一位来自四川内江的养蜂人,每年四五月都会来武乡追花期。
“沈大伯, 早上好啊,我去山上挖草。”袁帅忙打招呼。
“小袁,都当老板了,也不睡懒觉,好啊。咱们边走边聊吧。”
沈大伯接着说道:“听说你的养殖场干大了,为什么不去内蒙古发展,年轻人在那里才能大展身手。”
袁帅凑上前:“ 内蒙养殖业怎么样?”
沈大伯答到:“我每年转场很多次,也有朋友在那边,听说中央财政支持内蒙养殖, 还有补贴奖励呢。”
袁帅抬起头想了想:“那我应该考虑考虑......"
袁神回家后便和同学一起商议,养殖业市场波动大,投入多,利润才会大,必须规模化养殖才能见效。俩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不到一周,便以52万出兑了经营了半年的养殖场。
一切准备妥当,着手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
这一夜袁帅没有合眼,想想明天就要远走他乡,去内蒙古,去实现他的伟大抱负,他的心情很激动。村里的人都比较朴实,只会在村里养殖,还没有谁能走出去。反复的想沈大伯说过的话,他老人家走的地方多,见识广,一定不会错的!
转眼早上悄悄的到了,装好行李,拜会了沈大伯和父老乡亲们,大家都到村口来了,挥着手,大声的叮嘱他:“袁帅,照顾好自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角半零落;
人生难得欢聚,唯有别离多......
袁帅透过车窗,望着乡亲们熟悉的身影,想着离别的种种,泪水悄悄的滴落在他的胸前。
未来的路是崎岖还是顺畅,且听明日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