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德鲁克经典阅读创业读书
【管理的实践之四】管理员工和工作

【管理的实践之四】管理员工和工作

作者: 翁华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3-09 14:36 被阅读139次

德鲁克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今天的人力资源体系。他在继承人际关系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扬弃不符合人性和时代环境的部分,发展出自己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独特理解。

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的基本观点


德鲁克对人事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人事管理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误解:1、假定员工不想工作;2、认为管理员工和工作是专家的工作而非管理者的职责;3、视人为影响工作平稳的威胁。

而人际关系理论虽然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但是并没有把中心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人际关系的和“非正式团体”上。事实上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一定能创造高效益。另外,人际关系理论忽视经济维度的考虑,因此容易沦为无用的口号。

作为管理学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科学管理的影响至今依然很强大。但是科学管理也有两个盲点:

第一、认为必须将工作分解为最为简单的各个分动作。必须把工作组织成一连串个别动作的组合,由一个人来完成一个分动作。科学管理试图组织人的工作,却不加验证就假定人是机械工具。

第二、区分“计划”和“执行”,科学管理认为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时截然不同的工作。泰勒强调实际执行前,规划尽可能周详,执行就更容易、更高效。而且认为计划者和执行者是两个不同的人群。

但是无论是人际关系理论还是科学管理,都有其价值。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在继承他们有用的价值,同时对不符合现实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部分加以改进。

管理员工和工作的实践


企业所有的目标最终还是需要人去实现,而人作为一种资源,是企业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提升经济效能的最大契机完全在于企业能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因此管理员工和工作是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

而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员工的工作也随之变化。在机器大规模应用之前,贡献的是体力,机器时代则变为半技术性的操作员。今天新技术再度改变了人的工作,体力劳动和操作的工作将为职能机器人所取代。人的工作角色将是负责设计、规划、安装或维护这些设备以及充当专业的管理人员。

自动化或者智能化带来的绝不只是人的工作量的减少,而是相同工作量产生更多的产品。这种一种“质变”,而非使用人力上“量变”。要求企业改变过去对待人的态度,雇佣人的的时候不能再是“雇佣一双手”,而要雇佣整个人。科技使人回归到人性本身,因此企业在管理员工和工作的时候需要重视人的需求和动机。

作者举了IBM的例子,他们尝试让员工判断自己面对的情况,去调整和巩固工作的速度和节奏,结果生产速度和品质都大幅改善。IBM让普通操作员工和工程师一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结果省时省钱,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外,IBM的另一个创举是让员工自己设定自己的工作标准,而非由上级领导来规划,结果每位员工都希望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并且更努力的表现好。

这些措施实施后不久,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并没有员工因此而失业,即使在是在经济萧条时期,IBM也实现了扩张,成为行业第一。

IBM的案例说明企业管理员工和工作的三个要素:视人为资源;员工和企业的相互要求;员工和企业共同的经济价值。

一、视人为资源

今天,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有人力资源部,但是如何使用“人”这个资源则没有清晰的界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首先要考虑人力资源的长处和弱点,并据此建立适合人力资源特性和限制的组织。人独特的优势在于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力,而在体力、技术、感知能力或者稳定性上人都没法和机器相提并论。

把人“当人看”就必须重视人性面,承认人是有道德感和社会性的动物,设法让工作的设计符合人性的特质,才能事半功倍。管理者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并找到更好的方法引导员工成长,否则就不能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的特长。

二、员工和企业的相互要求

如果考虑到人性的层面,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一份辛劳,一分酬劳”。企业雇佣不是“一双手”而是整个人,就要求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而不是被动接受。同时要求员工必须接受改变,通过学习提高自己,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而管理者要做的是帮助员工建立改变的能力。

而对员工来说,企业不仅仅是解决生计的来源。员工要求通过工作,在职位上发挥所长,建立自己的地位;他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对个人的承诺——公平机会和社会正义;他要求从事能创造其价值的工作。

在自由的社会,企业不能成为“福利公司”包办员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员工对企业的要求还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满足感而论,企业的角色都应该局限在社会基本机构上。要求员工绝对忠诚以及承诺对员工终身负责都是不对的。

三、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

企业生存于两种经济体系中:外部采用市场经济体系,需要从外部获取收益和利润,以维持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而内部则是“重新分配”模式。

企业外部,经济是最重要的考虑,而企业内部所有的考虑都基于权力和平衡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利润是员工创造而被资本家剥削的部分,从而引起劳资矛盾。但获取足够的利润是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员工的义务。因为利润是企业持续经营和为社会、员工做出贡献的前提条件。管理者要让员工和企业回到共同的价值观,而非对立。

总结一下:

德鲁克认为,企业必须雇佣整个人,而非一双手。尊重人作为一个有着道德感和社会属性的存在,有效激发人性与生俱来的成就动机,才能实现员工、企业以及社会共同的福祉。

相关文章

  • 【管理的实践之四】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今天的人力资源体系。他在继承人际关系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扬弃不符...

  • 2019-01-24

    《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首先介绍了管理的本质,之后针对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这三个企业管理的资料重点介绍了管理的结...

  • 《E+经理人特训营》第7周—权德辉

    管理的四大管理职责:管理任务、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及管理时间,因此管理管理者本身就是管理工作当中一项任务之一...

  • 《10人以下团队管理手册》读书笔记

    主管的四项工作 主管的工作大体分为“业务管理”和“员工管理”,具体还可以细分为“制定方针”“ 推进业务”“ 掌控下...

  • 绩效管理全面介绍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规划、监督和审查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对组织的整体贡献的过程。绩效管理不仅仅是...

  • 新改革管理之道——您关心过员工的理由与借口了吗?

    一些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喜欢“员工没有理由与借口”,一切行动听指挥。可是往往就存在一些员工,不一定听从管理者的工作指...

  • 激励员工的三个手段

    激励工作可以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即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1)关键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没有任务,...

  • 职场上关于团队沟通内容有哪些?

    职场上分为,管理者和员工,当然管理者上面可能还有领导。首先明确员工对于工作遇到的问题有哪些,通常员工不知道工作该做...

  • 2020-01-16|管理没有“下不为例”,否则后患无穷!

    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许多企业管理者喜欢用“下不为例”来处理员工和下级触犯制度和规定的情况,并美其名曰人性化管理,...

  • 组织管理实践

    有组织就有管理,每个管理者每天的工作构成了一个组织的管理实践。从组织领袖到员工,都在做什么?谁能看得明白?在快速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的实践之四】管理员工和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iw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