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德鲁克经典阅读创业今日看点
【管理的实践之三】组织管理

【管理的实践之三】组织管理

作者: 翁华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13:12 被阅读85次

这部分主要分析管理的结构,也就是组织结构相关的问题。管理的结构是上一篇“管理管理者”中的一部分。德鲁克又用一个单独的章节来详细论述它,说明管理的结构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这里面很多的观点都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组织理论发展。

这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如何确定企业需要怎样的组织结构;如何建立组织结构;不同规模的企业面临的组织结构问题。

一、企业需要怎样的组织结构


首先要认识到,组织管理并不是目的,而是企业达到经营绩效的手段和工具,错误的组织结构会对企业经营绩效造成致命伤害。当我们考虑企业应该用哪种组织结构时,应该先做经营分析。需要再次回到前面所提的三个经典问题上: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未来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清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就明确了组织发展的方向所在。

然后运用以下三种方法找出企业经营目标所需的经营结构:

1、活动分析

企业应该先弄清楚究竟需要哪些活动,才能达到经营目标。通过活动分析,企业才能真正理清生产、营销、研发等等各种职能是不是企业所必须的,在必须的职能里,需要配置什么样的人力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2、决策分析

企业经营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这里所讲的决策分析须回答如下问题:需要哪些决策以达成绩效、实现目标?企业需要的决策属于哪一类?简单决策还复杂决策?一次性决策还是日常决策?应该由哪个阶层的管理来决策?决策会影响到哪些人和业务?

决策分析将指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层管理结构,以及不同管理层级应该拥有哪些权责。

3、关系分析

关系分析是分析企业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企业里负责某项活动的管理者必须和谁进行合作?他必须对负责其他活动的管理者有什么贡献,反之,这些管理者又必须对他有什么贡献?

不仅要考虑垂直的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考虑横向关系,一个管理者对其他平行部门管理者的贡献应该是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上述三种分析,都应该尽可能保持简短,小公司可能花几个小时,几页纸就能说明白,大企业里可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分析和研究。但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找出企业需要哪种结构,也只有基于此,企业才能建立起高效的组织。

二、如何建立有效组织结构


建立组织结构时,必须要考虑三个要求:

1、管理结构在组织上必须以绩效为目标,企业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扮演商人而非官员的角色。

2、组织必须尽可能包含最少的管理层级,设计最便捷的指挥链,每增加一个层级,组织成员就更难建立共同的方向感和增进彼此了解。而且层级越多,越不利于培养管理者。

3、组织结构必须能培育和检验未来的高层管理者。给今天的管理者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培养合格的领导者。

满足了上述要求,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事业部制或者职能制。事业部制能整合所有的活动,将企业活动组织为自主管理的产品事业,拥有自己的市场和产品,同时自负盈亏。职能制则是设立整合的单位,按照企业中业务流程,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两种组织形式其实是互补而非竞争的,几乎不会有绝对的事业部制或者职能制组织,而都是这两种组织形式的结合。

无论是实施哪一种组织形式都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价值观,在多元中保持一致性。组织里有共同遵守的规则,也有具有了相同的目标和信念,企业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

当然,好的组织结构不会自动产生良好的绩效,就像一部好的宪法不能保证一定会出现好的总统或好法律、有道德的社会一样。但是在不健全的组织结构里,无论管理者多么优秀,企业也不可能有出色的业绩。

三、不同规模的企业面临的组织结构问题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存在组织问题。企业的规模不会改变企业的本质和管理的原则。但是规模对对组织结构有重大影响。管理者必须以不同的行为和态度来管理不同规模的企业。

多大才算大企业呢?德鲁克的观点是企业规模大小与员工人数、企业营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更管理者的角色有关。

小企业里一个人可能肩负多种职能的工作,老板除了负责专业运营还负责某一项具体职能,例如销售等;中型企业则一分离出专职负责运营和决策的高管团队;而大企业里最高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能必须由一个团队来完成,无法由一个人独立承担;超大型企业里运营和目标设定的职能是分开的,且都有团队来完成。

企业过小则可能支撑不起管理团队,过大则容易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无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要跟随企业一起发展,因为管理不同规模的企业有这本质的区别。同时管理者思想观念也应该随时更新,以适应新的管理结构要求。如何发现和解决成长的问题呢?又回到开篇提到的三个分析方法: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

总结:

德鲁克提出的组织理论与传统组织理论的区别在于:传统组织理论认为企业里各种职能是必然,而德鲁克则是从企业的目标和要求着眼,企业并非是一堆职能的堆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目标来确定哪种组织结构更合适。不同规模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应该不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诊断和调整也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 【管理的实践之三】组织管理

    这部分主要分析管理的结构,也就是组织结构相关的问题。管理的结构是上一篇“管理管理者”中的一部分。德鲁克又用一个单独...

  • 组织管理实践

    有组织就有管理,每个管理者每天的工作构成了一个组织的管理实践。从组织领袖到员工,都在做什么?谁能看得明白?在快速变...

  • PMO卓越中心-建立组织项目管理体系

    卓越中心汇集和提炼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并向组织所有的项目管理活动提供最佳实践、研究成果、专题培训等...

  • 重读华为(21):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之三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之三就是: 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 01 职业管理者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 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

  •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

    团队管理的内容: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如何进行目标管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做出论...

  • MTP 管理培训计划(2)

    1、管理认知 管理是有效运用组织内的各项资源,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求同存异。 管理需要实践来验...

  • 【漫谈NLP】之“人心管理”(1)

    饱暖思淫欲,贫贱生盗心, 所谓管理者,物质加精神。 “人心管理”(法),是组织管理实践中的非量化管理的“核心”,向...

  • 看懂组织逻辑,成为掌握远程办公秘密的人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说到管理,不得不提到组织,其实,人类对组织...

  • “战略,高瞻远瞩的力量”读书笔记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和《管理:使命、责任、务实》中确立了管理职责的五项基础:制定目标、组织、激励和沟通、评估和培...

  •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七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和《管理:使命、责任、务实》中确立了管理职责的五项基础:制定目标、组织、激励和沟通、评估和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的实践之三】组织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jb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