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茶世界安溪竹心斋主人连载
安溪故事四:安溪人对中国茶业的贡献

安溪故事四:安溪人对中国茶业的贡献

作者: 安溪竹心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2:53 被阅读573次

    安溪故事四:安溪人对中国茶业的贡献

                    前  言

安溪县地球坐标:北纬24°26'27",东经117°17'00"。安溪县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3057.28平方公里。安溪自公元955年置县,乞今已有1064年。安溪县2018年GDP574.38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3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56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23位。安溪县人杰地灵,安溪人民聪明智慧,知书达礼,热情好客,勤劳俭朴,敢拼会赢;境内蓝溪蜿蜒,飞瀑流涓,戴山逶迤,奇峰罗列,被誉为“山水茶乡”。安溪千年历史中英才辈出,延绵不断,近现代杰出人物更是灿若星繁。今天安溪取得的成绩是千千万万新旧安溪人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是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光辉典范。作为一位安溪人,我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


    安溪人发现和培育了大量优良茶树品种

1957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安溪县蓝田乡福鼎山首次发现野生茶树。之后,又在蓝田乡企山、剑斗镇水头拔山、官桥镇犀山及西坪、福前、祥华等地密林中发现野生古茶树群。其中,1961年在剑斗镇水头拔山发现的最大野生古茶树,树高6.5米,胸径0.58米,树幅3.2米,树龄达1200多年,堪称“千年稀世活化石”。

安溪人发现培育了国家级茶树良种6个,占全国五分之一;福建省级茶树良种1个;早芽种5个、中芽种28个、迟芽种4个。以上44种茶树均原产于安溪,其中包括铁观音、肉桂、梅占、佛手、奇兰、矮脚乌龙、大叶乌龙、白牡丹、毛蟹、本山、黄金桂、墨香、杏仁茶等。安溪清水岩、芦田内地村等地还产有“甜茶”。清初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培植和广泛传播,使安溪成为中国茶业的一颗耀眼明珠。

  发明半发酵工艺暗合中庸理念,独树一帜

大约于明末清初,安溪人发明茶叶半发酵制作工艺,生产出有别于绿茶和红茶的“青茶”。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载:“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1987年,原中国茶叶协会常务理事陈椽先生在题词中称安溪为“青茶原产地”。

      独创茶叶短穗扦插繁殖技术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从茶树技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中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1920年西坪茶农在“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1936年西坪人王成文又对茶树繁殖进行研究和探索,创造出先进的“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1978年安溪短穗茶叶扦插繁殖技术获全国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它对我国茶树良种的选育,大面积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大面积茶园的种植与我国茶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

    香传宝岛,安溪人开创了台湾茶业

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到台湾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加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木栅茶叶公司提倡,本地的一些乡民凑出路费和购买铁观音的茶苗钱,推派安溪大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回安溪故乡买去12株铁观音茶苗,在木栅种植发展。台湾的两大茶叶当家品种产生,台湾迅速成为中国重要产茶区和茶叶出口地。

    闽北茶业发展浸透着安溪人的汗水

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武夷山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有操闽南话的安溪籍后裔村民上千人。

西坪镇西源村草莓岭雾山林氏十一世祖林燕愈就曾北上武夷山创业,开辟了包括幔陀、霞宾、宝国三座山峰在内的十八座茶园。并在西坪老家,召集族亲大面积压条育苗。移种家乡的水仙、肉桂、奇兰、梅占、佛手、本山、铁观音等乌龙茶种。

据郭柏苍《闽产录异》载:“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在这“泉州人”中主要来自安溪。

      独创乌龙茶茶艺,茶礼天下

清代安溪人创立的“功夫”茶茶艺一改中国煮茶传统,为茶叶快速消费奠定基础,并形成“见面三分情,入门就泡茶”的特有闽南民俗,这一习俗传入潮汕、惠州、惠来、揭阳、海口、宁德、浙南、东南亚等闽南人移民地区。茶成为“礼”的一部分,嫁娶必有茶,拜祭必用茶。茶也成为这些地区的人们社交的媒介,许多大事、难解纠纷在一杯杯铁观音茶中达成了共识,化解了矛盾。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营销模式

80年代末,安溪力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推广铁观音,许多名家纷纷留下墨宝、诗篇;1988年“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收到歌词1025首,歌曲2054首。邀请名人到安溪县参加各种活动等等。安溪县政府多次带团北上京沪杭,南下东南亚,举办各种形式的铁观音推荐会、品鉴会。安溪铁观音自此名扬四海,行销五洲。这种发展模式也成为其他茶区发展提供借鉴。比如后来普洱的“马帮驼茶”、“印象大红袍”等等。

此外,大量优美的安溪人涉茶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化宝库添姿增色。安溪后唐开县县令詹敦仁先生本就是文学家,留有多首涉茶诗篇,晚清安溪芦田诗人林鹤年也写下诸多涉茶诗句。安溪人民在采茶制茶过程中还创作了数量巨多的“茶歌”。安溪人还独辟蹊径,以茶入菜、入粿,创造出独具茶乡特色的茶餐、茶点。独具特色的安溪茶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中国茶都——安溪

1980年安溪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1986年安溪县乌龙茶史陈列馆成立,1999年占地11亩的茶叶品种观赏园“安溪茶叶大观园”建立,2000年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建立,安溪还有三和茶文化博物馆、十几家大型茶叶庄园…2018年5月9日,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信息:安溪铁观音茶叶品牌价值1401.38亿元!仅次于茅台酒,成为全国茶叶品牌第一!安溪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安溪茶叶加工产业总产值1981038万元,占安溪GDP总量三分之一多。

红心歪尾桃铁观音

    安溪竹心斋主人2019年5月5日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溪故事四:安溪人对中国茶业的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o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