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 情感的树洞

作者: 茶脚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11:0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7期“悟”专题活动。

悟,取“启发”之意,本文围绕“感悟”一词,展开说说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一点感想。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它们都在说着同一个问题:个人与家庭,尤其是原生家庭之间的从属关系。

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讲述关于“厚朴”这个人物的章节时,这样描述:……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所有人都误解了,厚朴不是能带着大家找到新世界的人,他其实还是活在旧世界的人。……他以为自己做着摧毁一切规矩的事情,但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我以为自己战战兢兢地以活在规矩里为生活方式,但其实却对规矩有着将其彻底摧毁的欲望。……”

作者对这样一个活在幻想中的朋友感到疑惑和可惜,他试图拉他一把,于是他找到“厚朴”父亲的电话,打了过去,结果电话那头的父亲告诉他“没事,就让他闯闯,失败了,也当做是让他发泄发泄,他得把内心的欲望抒发完成啊,要不这一生就浪费了。”

这时作者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厚朴有着那么着急,仓促,同时强烈而又真挚地拥抱世界的想象,因为他有这样的父亲。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儿子的一位同学。

某一天,他在电话里跟儿子聊这些天的“郁闷”与“无力”。我刚好经过儿子房间,听到了电话那头传来这样的一句话:我昨晚做梦,梦到我跟某某某做ai,做了十分钟,我觉得好累!

突然听到这些大人平时都羞于启齿的字眼,我第一反应是想去制止这段通话,我偷偷站在门口听,儿子沉默片刻没有接话,接着他们就聊开别的话题了,于是我也作罢,没有进行干涉。

事后我开始后怕了。两个男孩子才9岁,三年级,我的直觉是,儿子听不懂这些内容,但也不明说。让我担忧的是,电话那头的那个男孩子,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直到前几天的家长会,我通过别的家长,了解到男孩子爸爸的话。“他在家都看成人片的。”

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感觉跟蔡崇达一样,突然有了“明白了”的感觉。我觉得这发生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据说那位爸爸在讲述这些我看来并不那么轻松的话题时,表情是相当放松的,就像“厚朴”的父亲那带着“莫名其妙的强调,像老外在说中文一样”的语气。

儿子的那位同学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相当好动,经常爱捉弄同学,打人,因此还赔过不少钱。起初我还觉得是孩子小,活泼了一点。但现在我感觉,父母的影响和引导发生了偏差。

现在的孩子 ,小小年纪有意或者无意接触到太过于成人的东西,说黄色笑话,这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直接冲击着视觉的东西,没有经过任何有效的引导就直接进入到孩子的大脑,而这些信息在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开始散播。

在原生家庭中 ,缺失了父母的有效引导,孩子只有一路走到黑,直至被黑暗吞没。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中写到,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最近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许多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也联想到了身边看到的一些人和事,很想写点什么,但又觉得说不清楚。

鲁迅先生说,“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的乐趣和自由。”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生命本该美好,拿它来赎罪,实在太可惜了。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 | 情感的树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fi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