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岛主必赞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38 “政将及子”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38 “政将及子”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23:0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章一开头曾经引述过《传》襄公十一年(前563)文中叔孙豹对 “作三军” 之后鲁国政局变动的看法:

……十一年春,季武子将作三军……穆子曰:“政将及子,子必不能。”……(左传.襄公十一年)

叔孙豹所谓 “政将及子” 的意思就是说由于仲孙蔑即将去世,那么按照宗法季孙宿将登升为上卿。现在九年过去了,终于接任上卿的季武子到底将面临一个什么格局的 “政” 呢?

首先从六卿的排序来看:

季武子执政后的鲁国六卿格局

“季、孟体制” 由于叔孙豹的加入而升级成了 “三桓体制”,不过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出现了。尽管臧孙纥从辈分上面高于仲孙速,但由于后者越过后三卿直接担任大司空,同时臧孙排名却要低于他,这里面难免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和谐。也即大司空仲孙速在很多时候无法向大司寇臧孙纥顺畅地下达政令。当年季孙行父与臧孙许分别担任司空、司寇的时候,曾经共同处理过季大子仆弑君来奔的事件(前609):

……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曰:“今日必达。”……(左传.文公十八年)

可见鲁之司空与宋之司城类似,都是需要兼任都城治安、卫戍任务的 “近官”。所以季文子与臧宣叔的默契配合就非常重要了。

现在一个晚辈的仲孙速(孟庄子)是很难向长辈的臧孙纥(臧武仲)发号施令的。尤其后者还是有名的 “智者” 和 “圣人”,难免搞些小聪明耍嘴皮子应付差事,其实还不是为了看这位族侄辈的笑话。不过好在季、孟一体,所以孟庄子无法对付臧孙,还可以由季孙出面应付:

……于是鲁多盗。季孙谓臧武仲曰:“子盍诘盗?”武仲曰:“不可诘也,纥又不能。”季孙曰:“……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武仲曰:“子召外盗而大礼焉,何以止吾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此背景为邾大夫庶其以部分城邑投靠鲁国,季孙希望加以笼络,但臧孙就以此为理由认为季孙 “召外盗” 而拒绝整治鲁国境内的 “盗”。

这里面透露了两方面信息。首先,对于司寇的追责此时由正卿季武子亲自出面负责,而非负责都城卫戍的司空孟庄子。可见孟孙与臧孙不和,季孙只好拿出面子亲自出面过问,结果还被臧孙找理由怼回去。其实大盗、小盗根本就是不同层面的问题,成因也不一样,根本不应该混为一谈。

另一方面,鲁国出现多 “盗” 的局面,本身正是平时孟孙、臧孙无法有效沟通协调造成的后果。所以后来《传》评价鲁国诸卿之间关系的时候说:“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讲的就是这种局面。也即孟庄子根本指挥不动臧孙纥,所以两人相恶;但是季武子一方面辈分高,跟臧孙之间即便有矛盾也能够嘻嘻哈哈,而且负责唱白脸,所以能够以正卿的身份居中调停仲孙与臧孙之间的矛盾。

不过臧孙纥本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也就是说所谓季孙对臧孙的包容和客气,更多是利用其老资格来牵制晚辈的仲孙速,实际上当自己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这种笑面虎是随时可能出手置自己于死地。而仲孙与臧孙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不过就是一些个人恩怨而已,有这么一个对头存在,反而能够促使自己时刻保持着清醒和警惕,但是并不会造成大的冲突。

相关文章

  • 【学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 季文子:春秋时期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鲁桓公的少子季友...

  • 论语中级读本(颜渊第十二)(7)

    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〇季康子,鲁上卿,诸臣之帅也。帅,同率,表...

  • 《国语》之七十九

    《晋语一》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

  • 【分享·古人论师】2019-02-25

    《国语·晋语一》 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辞曰:「成闻之:...

  • 孔子生平简介〖35岁〗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公室衰微,世卿专横,政在季氏的局面,鲁昭公不得不想方设法铲除季平子,以恢复公室...

  •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之变迁——历史变迁的经济学解释(下)

    三级制的稳定及高级政区职权“分离制”——围绕着降低风险成本所进行的制度改革 如何用制度改革降低风险成本 自赵匡胤即...

  • 《论语》6 愚不可及

    《论语》第五章:“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

  • 悠悠岁月(十二)

    第二章 安家(七) 张少卿、陈子如不让李氏及孩子们...

  • 春秋(上)

    [平王四十八年鲁惠公卒] [平王]四十九年(己未,鲁隐公元年,《春秋》始此),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五十一年春二...

  • 《论语》中的孝与现代家庭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其思想则受“军制民主制”时期的影响较多(金景芳,《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要看孔子所宣扬的孝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38 “政将及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st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