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个标准的移民国家,口音各异,形成了独特的英语发音,喜欢美音的人有时会觉得很“土”,很搞笑。甚至有个朋友因为不喜欢土澳口音,虽然喜欢澳洲的环境,但却选择美国移民。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中国人在学英语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金钱。”
据《北京晚报》统计,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已经超过4亿,全国用于英语培训的花费高达300亿/年。
假设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大学毕业结束,总共要花16年时间。如果一年学习300天,一天平均2个小时,那么总共需要9600个小时。
学费、课本费、辅导费等零零总总的费用,可能要花10万元在学英语上。
中国著名的英语培训人杨萃先曾经说过:“很多人说英文的时候直勾勾地发音,会读错很多。尤其是美式英文这种需要大量卷舌的语言,初学者必须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舌头能够灵活柔软,对于发音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提升。”
教学方法落后,发音方法不对⋯⋯,最后导致我们如此刻苦学习英语 ,学完之后效果却不理想。
据2018年雅思成绩白皮书显示:过去5年时间,中国考生的口语成绩只提高了0.02分!
“舌头变软,会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发音习惯,一种比较类似“包浆”的浑厚感。大家都知道,外国人发音鼻腔共鸣很好听,中国人的发音总是听起来比较单薄。增强舌头的柔韧性和柔软度,是锻炼舌头肌肉的一种好方法,能够让发音变得比较舒服。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音习惯以后,别人不会觉得很奇怪,因为你说的很舒服很顺,有自己的一套调调,就会很自信。
有个成语叫做自圆其说:发音是有标准的,但语音语调是没有的。而舌头变软是形成自己那一层“包浆”的必备条件,“盘”舌头也要如此。”
出了学校门,真正需要运用英语的时候,不会有人递给你一张试卷:做个完形填空,分析一下语病,背一下这个单词的用法⋯⋯
居游墨尔本十个月(之八),我开始写作糟糕的口语成绩,导致在全世界母语非英语的国家中,中国的英语能力仅排在第47位,排名倒数。在亚洲国家中,远低于印度、日本、韩国。
仅比泰国好一点,但又没有泰国人敢于说英语的劲头。
据不完全统计,真正能把英语用于沟通的中国人还不到3%!
英语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比中文还容易。
从零基础到顺畅沟通,FSI给出的学习指导时间仅为575-600小时(约半年)。
侄子刚刚拿到澳洲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配备的语言课才十几周而已。
为什么最勤奋的中国人,却学不好最简单的英语?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传统英语学习,存在重大误区:应试教育中,几乎不存在专业的口语教学。
教材与实际运用明显脱节,学了10年英语,到了国外连咖啡都不会点的情况,非常普遍。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Yes,I like it.”,就足以让人嘲笑一整天。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要表述“这本书很有趣,我爱不释手。”我们至少需要3步才能说出口:
①想单词。
②想语法。
③结合场景,把单词和语法串起来。
然后,得出答案:This book is interesting, it makes compulsive reading.
可是,如果你的词汇量不够,不懂“compulsive”这个单词,你在第①步就放弃了。即便你单词没问题,每个句子的语法也不一样,你在第②步就放弃了。
我们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表述成:This book is interesting, I can hardly put it down.
例如:他想回家的心情十分迫切。
He can hardly wait to go back home.
她太兴奋了,昨天都失眠了。
She was so excited that she could hardly sleep last night.
……
而这样的效果仅靠背单词、练语法是不可能做到的。
居游墨尔本十个月(之八),我开始写作 写作是很好的锻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