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生烬
图片来源于网络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晴
努力到底是不是一种天赋?
我听过这样一种论调:“努力是一种天赋,我就努力不起来!”这实在是谬误之至。
天赋包括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快地成长的所有特质,而一个人想要取得某些成就,天赋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甚至都不能说最重要的因素。
听到过一句话,感觉十分适用于这个问题:“天赋只是进入这个领域的敲门砖,努力程度才能决定你究竟可以走多远。”
莫扎特14岁就可以默写教堂一首经文歌,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了,要知道这首歌有2分钟,并且有好几个声部,难度不可谓不大,但年仅14岁的莫扎特做到了。
很多人听过后都会赞叹一声“天才”,但大多都不知道他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3500小时的音乐训练,而且是在音乐家父亲的指导下进行的。
那么如果让我们也练习那么长时间,我们是否能达到莫扎特的高度呢?很显然几近不可能。
但换言之,倘若莫扎特没有经过那么久的高密度训练,是否还可以有着如此辉煌的音乐成就?
努力实质上是一种意愿动力,其背后是由性格、动机、价值观等等来决定的,而这些都是基于后天的生活学习而产生的。
所以严格说来,努力并非是一种天赋,而是自我的后天激励。
只要足够努力,你的才能会得到发展
客观来说,人与人之间当然存在先天禀赋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并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大。
一般来说,智商高于140的人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天才,但这一类人在全部人群中仅占0.4%,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异极其微小。
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呢?
一个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与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的成就相比,自然是宛若云泥之别。
其根本就在于后天的努力。
知乎有一句名言:“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拼天赋。”
所以我们与其把目光放在与他人的天赋差异上,不如放在如何努力让自己更具才能这件事上。
但是我所说的努力,并不是一味地“使劲、卖力气”这么简单,更要讲究策略性。
努力的策略性主要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行动过程的优化修正等多方面上。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了:“你絮絮叨叨了半天,应该怎么努力却只字不提。”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天赋,如果试图以一种“通用型”的努力方式来适用于所有人,未免掉入另一个“轨道”里了。
性价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认同有哪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努力。但我可以很认真地告诉你性价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每个人的所在不同,所以自我定位自然迥异。一个人博闻强记,你却硬要他去缜密计算,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一个人擅长泼墨丹青,你却要他去上山砍柴,不出意料也是惨淡收场。
忽略自身自己的天赋,而去模仿他人,是性价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冀着马上能够月入十万事业有成,看见金融行业非常高大上,于是就去做金融了,转而觉得创业逼格十足,就又去创业。
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其实抛开其他的想法,你更适合去做宠物医生?
或多或少,我们身边总是不乏世人所认为的“高大上”的道路,倘若这些道路与我们的天赋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我们侥幸进入了世俗眼中的成功轨道,我们依旧会感到难以寸进。
反而会在努力成为其他人的过程中,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循环里不能自拔,任由自己真正的天赋被浪费。
所以说,不能坚定走属于自己天赋所在的路上,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努力方式。
最后
简书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愿你路过世间繁华万千,仍能恪守本心,在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上一骑绝尘。
个人成长文集《时光定不负你的努力》第5篇,谢绝转载,剽窃必究!
网友评论
排版也超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