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刊备选专题2018想法精选历史的丰碑
高岩自杀,林奕含逝世一年,中国家长依旧在“谋杀”自己的孩子

高岩自杀,林奕含逝世一年,中国家长依旧在“谋杀”自己的孩子

作者: a833da2a465b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0:25 被阅读1659次
每一个房思琪背后,都藏着一个无知的家庭

一、

几日前,高岩性侵案在被埋葬二十年后,借助媒体进入我们的视野。

北大才女出身,被导师沈阳性侵,为了逃避被性侵的痛苦逼迫自己去爱性侵自己的老师,结果还是不堪精神折磨患上抑郁症,并多次自杀未遂,最后利用家里的燃气,高岩终于如愿以偿。

这个漂亮姑娘凋零的太快,快的来不及告别。

高岩

在多方媒体报道与追责之后,舆论压力之下的相关院校终于作出回应,并决定辞去沈阳教职。

但除却追求正义,讨伐恶人之外,我的焦点还落在一处事实阐述上:

据高岩的大学同学李悠悠回忆:“她陆陆续续跟我说起过,沈老师脱光了她的衣服,对她做了她从未做过的事儿。她感觉到很害怕、很痛苦。

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惧怕、迷茫、以及对性的不知所措。

是的,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竟然在被侵犯时还对性面露迷茫,不知其为何物,任由自己被性侵者摆布。

除却悲痛,我看到的是无知的可怕。

二、

当我看到高岩性侵事件之后,我就不可遏制的想到了另外一个才女:林奕含,她们的命运几乎完全相同,相似到让人吃惊,唯一不同的是,林奕含事件却发生在自诩文明开化的今天。

2017年4月27日傍晚,才女林奕含被警方发现于卧室内自缢身亡。

但其实在此之前,林奕含就已多次自杀未遂。

在四月的傍晚,她终于如愿带着饱受折磨的精神与麻木的身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肮脏的世界。

而人世的林奕含,却是一个别人口中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林奕含出生于1991年,曾在学测里拿到满级学分,是台南女中唯一一个拿到满级学分的才女,而且当过排球队队长和校刊主编,还是全台湾数学科展第一名。高中时就被多家媒体报道,甚至被称为“最漂亮的满级分宝贝”

2009年时她考入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但入学两周因抑郁症恶化而退学。

2012年时,她又重新考入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师从台湾文学研究学者陈芳明。

林奕含与台南校长

而所有美好的转折,都源自其高中时的一场诱奸。台湾地区补习名师陈星对林奕含伸出了魔爪,从此林奕含便从天堂坠落地狱。

林奕含在她的半自传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写出了曾在苦痛中挣扎扭曲的自己:

书中主人公房思琪在十三岁的时候被住在楼下的高中老师李国华强奸,李国华用各种手段,让年幼的房思琪和他维持虚假的恋爱关系,保持性关系长达五年之久。

第一次被侵犯的时候,她茫然无措,心中产生的是对老师一种没有做好功课的愧疚,她竟然对李国华说了对不起:“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而为了掩盖对自己厌恶,房思琪选择了和高岩相同的道路:拼尽力气爱上他。她在日记里这样写下:“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 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四面楚歌的思琪,最终因为无法忍受内心的痛楚,最后发了疯住在了精神病院,只记得怎么剥香蕉。

而书外的林奕含,在精神病的折磨下,耗尽心力写下了这本小说后,也选择了上吊自杀。

林奕含父母在其自杀后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道:

奕含这些日子以来的痛苦,纠缠着她的梦魇,也让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忧郁症,而是发生在8-9年前的诱奸。

记得书籍出版后,林奕含曾在社交网络上说:“好多人说太苦了读不下去,我多么羡慕,只是小说就读不下去,我还有人生,人人要我活下去啊。

于是她选择了死。

三、

而几十年前的高岩、书中的房思琪、今日的林奕含,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翻版。

13年5月8日,小学校长陈在鹏和万宁房管局职员冯小松公然带6名只有12岁左右的女生开房,并实施了迷奸。而且其中一名女生和冯小松发生关系不止一次,一名12岁的幼女在被强奸四天后,下体还在流血。

17年8月12日,在南京南站候车厅,一名成年男子当众猥亵一名未成年少女:

17年8月11日,四川宜宾某桥洞底下出现一名8个月的早产女婴,在警方调查之后发现,孩子的母亲竟然是一名12岁女童。她在遭性侵后怀孕,独自在桥洞中茫然无措地生下了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能弃之桥下:

你以为这只是个案?

女童保护公益人孙雪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过去的四年里,被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数量,就有1401起,受害人数超过2568人其中有男童,也有女童,而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最高人民法院曾公布一组数据:2013年到2016年四年中,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案是10782起,也就是每天就有超过7名儿童被性侵。

而且性侵儿童的犯罪十分隐蔽,有一大批孩子根本走不到司法程序,有专家对此做过预估,每一起案件浮出水面,背后至少有七起性侵案。

那些没有被我们关注到的孩子,其实就是在暗中挣扎的房思琪。

而每一个房思琪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无知的家庭。

四、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诡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而性侵者李国华恰恰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对性的禁忌感,他知晓房思琪受家庭影响,内心羞耻不敢言,便一次又一次地强暴房思琪,因为她一旦说出去,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继续供他强奸。

“谈性色变”被许多中国家长使用的出神入化,于是他们连性教育也一并扼杀。

(旧事重提,三色热点事件过后有必要拿出来再深化一下)

事件追溯到17年三月,微博大V李铁根发了一张《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图片,并评论:“李阿姨你怎么了李阿姨!!!”

图中一个人中年妇女“李阿姨”饰演了企图猥亵儿童的反面人物,教材的这一章用这样的小故事,教导儿童认识这种危险,拒绝别人触摸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

而博主李铁跟是一位知名段子手,粉丝量非常大,这条微博一经发出,关注该号的网友们就纷纷留言评论、转发,一时间非常火爆。

网友们直呼“尺度太大,太过露骨,难以接受。”

而这本行性教育教材当时正在浙江的小学内实验使用,早在此事爆出之前,家长就已经向校方提出投诉。而这次在舆论压力下,校方终于选择了收回所有教材,停开此课。

这本所谓“尺度太大”的到底是本什么书?

它是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被命名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性教育读本。

书中详细介绍了男女性身体器官、生长发育过程的不同,怀孕生子的过程,也有对于不同性别、不同性取向的科普和正确对待态度。而这套教材的问世,使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本土化,并出版小学全套性教育教材的国家。

在得知校方要收回那本那本《儿童性教育读本》之后,编制团队几乎每个人都气得发抖。一个团队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工作,九年的教学试验,千辛万苦迈出了一步,就这样被那群顽固愚昧的家长和段子手给毁了。

当时《环球时报》评论:中国孩子终于有了一本令人骄傲的性教育教材,却被我们糟蹋了。

这群家长亲手扼杀了自己孩子的性教育权限,却在性侵事件爆出后只怪坏人太坏。

却不明白其实是他们自己配合着强奸犯,亲手谋杀了自己的孩子。

五、

而反观其他国家:

在日本,性教育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日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上第一节游泳课时,老师们便对他们进行性教育:让孩子自我认知性别角色,明白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并初步了解男女的区别,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在游泳课上,老师和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对答:

老师问:“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1:“裤子不一样”

幼儿2:“上衣不一样”

幼儿3:“撒尿的地方不一样”

幼儿4:“男的有小鸡鸡,女的没有。”

孩子们都会毫不隐晦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类似这样的讨论时常会有,日本幼师认为,抓住这些时机,可以让幼儿适当地理解男女的不同,学会尊重对方的身体,获得充实感和安定感,对孩子健康性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图。而且小学每年有1-2个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而初中每年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呼吁学生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学生还可以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

另外美国性知识教育从学前班便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12年级。

荷兰儿童从6岁开始就接受性教育,在饭桌上、闲谈中,父母都会大方地给孩子解释性问题。

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

在英国,政府更是通过的法律规定,必须对五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

而在我国,一个团队费尽九年研究才做成的一部优秀性教育教材,在国内性教育似乎终于起了苗头之时,便被一众家长以“尺度太大,太过露骨,难以接受”的理由所抹杀。

我们一边谴责那些令人愤恨的性侵者,一边遏制国内性教育的发展。

林奕含曾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而林奕含已经逝世,房思琪也终生疯癫,但我们还在人间。

请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被“屠杀”的房思琪。


或许你还会对我的这些文章感兴趣:

原创者之死

这群俄罗斯人,才是我眼中真正的五四青年人

在被抖音轰炸死之前,你还差多少空虚?

熊孩子与巨婴的战争,却迎来了一群以患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为荣的中国人

“你不知道吗?同性恋是种病!”

中国式“忍教育”,正在“杀死”数以万计的中国人

抱歉,穷人“配不上”素质教育

每年毕业季,都是自杀好时节

希望能与你一起追问与思考

我们要一起走的路还很长

余生请多指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岩自杀,林奕含逝世一年,中国家长依旧在“谋杀”自己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gk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