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关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小伙伴问我最喜欢哪个姐姐,我对明星向来很少执念,也觉得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不易。
但是确实会被一群三十加的姐姐在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感染,刚好自己也正在30岁这个门槛上,可能心里更多了一份波澜。
当年纪的第一位数还是2时,怎么也不会觉得应该要长大、应该要成熟之类的想法,总是觉得世界在变,环境在变,自己守住自己就好。
30岁的那一年,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多事,如果说三十而立,我觉得自己算是过了第一阶段了。
这个节目第一次有撞到我心口上的是许飞被淘汰时说的一句话:成年人的温暖是宝贵的。
她说自己很舍不得大家,因为相处的这段时光,她再次感受到了快乐和温暖,她甚至有点嗔怪地说:你们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成年人的温暖是宝贵的,这句话在上个厕所都有人陪伴的时代是很难感受到的,会觉得成年人怎么长大了反而还矫情了,而如今,快过31岁生日的我渐渐会多了一些感受。
成年人的温暖更多地带有一份难得的共情在,而共情却是很多越长大越容易丢失的能力。
《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蓝莹莹呈现了更多狼性,能看出她对比赛的在意,无论是第一场个人solo的表演准备,还是组团后对队员的督导,其实职场里有一个这样狼性的同事伙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一定不会是团队里拖后腿的那个,而且会为你的团队带来很多突破,她时刻生机勃勃,时刻准备出发,让人跟着一起热血沸腾。
但是很意外,哪怕她每次分数很高,个人呈现得票或者观众缘却不是特别好,后俩发现,她身上好似少了一些这样的同理心。
不是说一定要在节目中哭哭啼啼,如果她是和万茜一样有情绪,但是独自消化,这个会让人有好感,有作为一个朋友、一个团队的感情,但是因为不希望对面的你更难受,所以,在没人的时候会去释放。
而她不同,她是真的没有感觉到,可能在我的认知范围里,或许这样猜测是不对的,但是斗胆猜测一下。
一是觉得这本来就是比赛,别人的去留其实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二是确实共情共振的能力弱了一些,对身边人的情绪感知力不够,主要表现在自己一个团队的2个队员都有过低落的情绪,但是她至始至终没有感受到过。
小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叫性格大大咧咧,我们觉得可爱,但是长大了如果只能顾及自己感受,可能就会让身边的人有些不适应了。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一定要考虑别人?我没有故意去伤害其他人,这本来就是比赛,我怎么为我自己努力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成年人的世界的游戏规则,大家都是懂得,但是有时候让人觉得可爱,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很值得,就是有了一些在规则以外让我们动情的东西。
许飞说,早就做好准备自己会离开,但是居然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年人的温暖和友谊,让我有很多不舍。多有趣的舞台,原来比赛里不只是有输赢。
之前读过文章,如果在别人困难时,你不能帮忙,那么你的善良就是不要去炫耀你的成功,这个成功也是你努力拼搏回来的,你去呈现无可厚非,只是如果你能避开一些特殊时刻,我们会更加为你的成就致敬。这是一份分寸感,它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道德约束,但是确实我们人与人之间链接的纽带,让我们偶尔很丧的时候,觉得人间好值得。
成年人的世界里,愿意主动照顾别人情绪,能够共情,是一种很值得珍惜的能力。
文章最后一句话非常喜欢:
祝福你不仅能拥有喊出野心的能力,也可以拥有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愿今后的道路,星光与花朵一起采撷。
“最近下雨,我家漏水了,小区门口还被淹了,好无奈。”
“我这里一点都没有淹,一点都没有,哈哈哈哈”
怎么办,现实很多时候都很残酷,所以,更加要珍惜那些给过你温暖的成年人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