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想尽我所能,采访记录百位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或平凡普通或光鲜亮丽。我想说人生百态,每一份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大付 42岁 中国登山协会户外安全宣导员、指导员及教练
从业10年
2013年7月,以半阿式方法登顶青海岗什卡雪峰5254米。
2015年2月,带队攀登四川四姑娘山二峰5276米。
2015年9月,带队徒步贡嘎转山线路。
2015年10月,再次登顶四姑娘山二峰。
2016年4月,带队穿越库布齐沙漠4次。
2018年1月,开启四姑娘山双桥沟的攀冰之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花开花落,片片缤纷,但我们终究会遗忘,冰封在记忆深处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第一次”。
青海岗什卡雪峰,海拔5254米。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
百位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告诉我们(中国登山协会户外安全宣导员、指导员及教练)当地的气候也是瞬息万变。攀登时正值夏季,还能欣赏到金色的门源油菜花。岗什卡,藏语译为老爷雪山,华热藏族地区十三座神山之首,众水之源,又称为阿尼岗什卡,意为雪山之尊。
我们一行16人从兰州整装出发。记得一个北京姑娘带了滑雪板,说要背上山顶,再从山顶滑下。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总容易暴露无知。因为无知却又大义凛然,这是最致命的可怕。为此我们总要付出代价,作为交换学会认知。
因为缺少经验,对于攀登一事并未过多的在意。仓促又短暂的培训,度娘了岗什卡,我踏上征程。
7月8日,我们重装出发。走在队伍前面的我们,都不知道后面的队员正经历着危险。
我们大部队竟然把协作给弄丢了,这件事情的根源得从门源说起。在攀登前我们已经同当地做好协商,通过驮马运输大批公用装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匹出现问题没有到位。临时找马匹已经是不可能,只能临时改变方案,靠人力将装备背到大本营。
沉重的登山绳加上攀登用的器材,一个装备包将近七八十斤,更加重了我们本就艰难的行程。也就有了前面说到的协作失散。协作也是人,背着超负重包登山,行走缓慢是铁定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突如其来的大雾,走着走着就会失去方向。
在环境复杂地形崎岖的山路中寻寻觅觅,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同失散的协作汇合。此时的我们体力已严重透支。
7月9日全天都是适应性训练,跑哥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冰川上的行走技术,包括滑坠应对、攀登结组、通过冰裂缝等技能。这些知识在我们以往参加的培训中有过接触,但没有实地实操,所以大家学得极其认真。两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开始徒步前往C1营地,运送帐篷、食物、炉具、燃料和各种攀登装备。
因为10日开始攀登。我们要从大本营出发,先到C1营地,在C1营地少时修整再冲击顶峰。所以C1营地是作为临时的休息处所存在的。在今天的训练结束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大本营休息和适应,这也是登山的高处活动、低处休息原则。目的是为了让人体尽快地适应海拔,减小高山病的发生机率。
返回大本营后,意外来临,跑哥得了雪盲症。事情的根源是这样的。跑哥从大本营出发时把高山镜落在了帐篷里,一天的活动,他的眼睛始终暴露在外。下午返回营地后症状开始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疼痛、怕光、流泪睁不开眼,视物模糊。雪盲症其实就是紫外线灼伤眼睛,因为在高原上,紫外线不仅仅通过太阳照射到你的身上,冰面和雪地上反射的光线也足以灼伤你任何一处裸露在外的皮肤,更别说是我们最敏感脆弱的眼睛。
跑哥的意外受伤,已经宣布了他将提前退出这次攀登活动。晚上,经过简单的冰敷和医学处理后,跑哥眼睛的痛感开始缓解。原本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应该迅速下撤去往医院观察和治疗的,可是跑哥担心大家的攀登进程,始终不肯撤离,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好领队。在跑哥的执意坚持下,经过众人商讨,最后决定让跑哥和其他3位高反严重无法继续完成后面攀登的队员,留守大本营坐阵指挥,其他的12位队员继续完成攀登活动。
7月10日,天微亮,我们从帐篷里爬出来,吃早餐、检查个人装备,确定攀登人员名单、攀登顺序,进行人员分组,向着C1营地出发。
攀登队长F2和王汉是修路组的,他们都有多年的攀登经验,所以最先出发。随行的是3个经验相对丰富的队员,帮助他们携带攀登装备。我们大部队后出发,沿着他们走过的路,插上路旗标明路线安全,一路向上直奔大本营。
七月份的天气,冰川依旧冻的生硬。我们穿着冰爪,在一道道冰面裂缝中穿插向上,实在穿不过去,直接从这条裂缝中间跳过。我们3人结组,一前、一中、一后行进。3人结组行进的好处是,如果其中1人遇困,其余2人可以很快制动并帮助他脱离险境,结组是阿式攀登所必须掌握的技术。
所谓阿尔卑斯式攀登,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补给;也不需要架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折返。
队长一组走错了线路,差点儿攀上一座“假”顶峰,好在发现及时。等到线路重新修好,天气已骤变,大雾弥漫,狂风肆虐。中午时我们才跌跌撞撞到达了岗什卡主峰下面的冰川上,比我们预定的冲顶时间晚了3个小时。
我们在冰雪坡下开始吃东西补充热量,修路队员的身影在云雾里忽隐忽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跑哥在大本营发来指令“我希望你们全都登顶,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不要放弃每一个登顶的机会。你们可以自己做出决定,但一定要安全回来”。顶峰就在眼前,继续前行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而放弃也许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所以,在听到大本营的指令,我们攀登小组未曾有片刻的犹豫。F2和王汉迅速在手台里确认了我们所有人的状态,果断决定继续登顶。就这样,顺着一条条路绳,我们所有攀登队员陆续爬上冰坡,推上升器,踢冰,打镐,一步步艰难地向顶峰迈进。越是接近峰顶,气温越低,风越大。但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下午4点整,我们攀登队伍全部登上海拔5254米的顶峰。
我们没有欢呼雀跃,只是彼此握了握队友的手,互相道了句“我们登顶了。”
我们挂好确保(也称自保)站在山顶,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世界,安静美好,自然纯粹,时间在那一刻凝固。
人生如攀山,总是要经历困顿,挫折,劳累,艰险....才能登顶。
百位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告诉我们(中国登山协会户外安全宣导员、指导员及教练)
网友评论
我的崇拜如啄木鸟,凿凿挖挖,每天每夜。
我采一缕朝阳
把她揉进露珠里
珠子的光彩
瞬间夺目
而我看到你文采
珠子暗了
于是,我把赞👍点上
文采☀带走,喜欢🌹留下
点个赞,是因为我以喜欢的方式在关注你
意连篇:https://www.jianshu.com/p/d9ff14333e23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