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文责自负。】
本人拍摄小时候,总以为长大很遥远。长大后,却发现年少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或许,我们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哪怕是随意间会心的一瞥,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笑容,哪怕是一句简短真挚的问候,也有我们怀念的故事。
前些日子去妈妈家,帮着整理那些没用的旧物时,无意中翻出了上学时的一些信件,一本留言册,一摞明信贺卡。恍惚间,觉得这些东西既熟悉亲切又遥远陌生。
翻看着这一封封书信和贺卡,抚摩着这些字迹稚嫩工整但已变得发黄的纸张,心跟着思绪一起陷入那遥远的记忆中。
想起了那个写信写贺卡的年代,想起了孩提时代的你我他,想起了青涩岁月的少年心事。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依然记得当初是怎样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着它们,心情随着纸张上的文字,或欢喜或惆怅。让如今满面沧桑的我刻骨铭心地知道,自己原来也曾那么单纯,那么热烈地,笑过,哭过,失望过,也憧憬过。
遥记当年,我和你一起升入初中,不过不是一个班。因为小学我们就是同学,所以一直很要好。尽管不在同一个班,我们也会等着对方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回。礼拜天时,不是你来我家写作业,就是我去你家玩耍。几乎形影不离。
由于家庭原因,你要转学到邢台会宁中学。当你告诉我时,那种不舍让我心痛不已。你说,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会给你写信的。虽然我们没有成为一辈子的好友,但是当初你的这个许诺,成了我一下课就奔往门卫值班室的理由,也成了我每日每夜的期盼。
可惜的是,这份友谊没有如愿延续,但那份纯真美好的情感,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遗忘,而是藏在了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时不时的就会翻出来,去温暖那颗疲惫不堪的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写信写贺卡的年代早已远去,没了影踪。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仍留有抹不掉的痕迹。
那个年代,明信贺卡是感情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一张张精美的贺卡,分正反两面,正面或是风景秀丽的山水画,也或是俊男靓女的人像画,再或是名人名家的字画。反面则是知己好友写下的那些让人动容的话语。谁若在节日和生日里收到这样的礼物,会高兴好一阵子呢。
现在,玩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更热衷于用这种更快速更便捷的方式来交流。
比如,逢年过节的微信贺词纷杂而来,一模一样的话,大家是你转我,我转他,他又转你,就这样转来转去的。咀嚼了数百次的话,就像咀嚼了数百次饭菜里的残渣一样,读着无味,看着无欲。最让人尴尬的是,转发者竟然连同别人的名字一并转发过来。因为没有倾情投入,自然也就不会动情。这样的发与不发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如今的人们大都习惯戴着面具去交往,用真情实感来交流的人越来越少了,能触及心底和灵魂深处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大家似乎更愿意从记忆里去寻找那个看起来很遥远的纯情年代。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盼着快快长大,长成大人的模样:开始挣钱,试着去爱,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用再听老师的教诲和家长的叮咛。时间过得飞快,毫无觉察我们就长成了儿时所期待的样子了:拼命工作、用心去爱,在生活的战场里摸爬滚打。
年少时所憧憬的那些美好,已被现实的种种困苦和无奈消磨的荡然无存。曾经竭尽全力想摆脱的那些,却成了当下最为珍贵的念想。
如今,再也不敢像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地笑、歇斯底里地哭。从此,笑变得不再纯粹,哭变得也不再彻底。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回到小时候,单纯一辈子。
那些书信,在几平米的地上凌乱地撒了厚厚一层,如同隔着厚厚的岁月,去眺望那个遥远年代里碎了一地的记忆。昔日的场景依旧在心底荡漾。遗憾的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那些或浓或淡的往事,那些来来去去的人,总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一些点点滴滴残缺不全的光影,温润了岁月,丰盈了流年。
唯愿,时光如初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