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是宠辱若惊还是宠辱不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学习感悟

是宠辱若惊还是宠辱不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学习感悟

作者: 姝写光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14:26 被阅读122次
望天上云卷云舒

老子的“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描画出了一个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珍爱生命,所以才会担心身体、才会有死的忧患啊。

对于个人而言,一切的宠与辱,比起身体遭受刑罚,生命被剥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老子生活的年代,严酷刑法太为普遍,“踊贵而履贱”、“苛政猛于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扪心自问,又有谁会去用自己的双目换取高高在上的君王权位?又有谁会用自己的双足去换取富甲一方的财富?正因为“贵大患若身”,才要“宠辱若惊”,才要“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在战战兢兢之中,去“居高思下、居安思危,居荣思辱、居成思败”;在战战兢兢之中,保持一种清醒,一种对于荣辱与生命的孰轻孰重的清醒,在“惊”中不失态,不偏离,不被宠辱绑架和奴役。

权力相对于生命,也是外来物。“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老子用了“托”和“寄”两个字,表明了权力也是暂时托付君王保管的身外之物。因此,对于君王来说,权力的运作,不能脱离保护生命,呵护生命这一本源。把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看得比权力更重要的,才可以“托天下”,才可以“寄天下”。

天下最大的道,就是创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最大的德,就是践行道,也就是爱护生命、呵护生命,维护创生系统的活力。理解了这一本质,才不至于成为庄子笔下的“倒置之民”,轩冕肆志,穷约趋俗;才能“去彼而取此”;才能远离“为目而不为腹”的生活,也才能时刻在践行道的过程中战战兢兢,保持对本与末的清醒,不至于让权势财富绑架了生命,不至于成为浪费生命、剥削生命、随意践踏生命的权力武器的推手。

杨鹏老师说,老子是从生命高于一切的角度出发的,因为重视和珍惜生命本身,所以宠辱若惊

由宠辱若惊,我们自然会想起那首太过熟悉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那么,宠辱若惊和宠辱不惊,究竟两者是对立矛盾的还是内在统一的呢?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是一种心境。把宠辱放在一旁,看淡世态炎凉,看轻功名利禄,回归心灵的自由,才能淡泊自然、宁静致远,一颗不被外界扰动的心才能看见庭前的花开花落、天上的云卷云舒。“不惊”的原因,是看淡了荣辱,看重了生命本身。

宠辱若惊,“惊”的目的,是要保持一种警醒,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不在宠辱之中迷失自我。“惊”的原因是“贵大患若身”。

无论是“惊”还是“不惊”,殊途同归,根源都在于,宠辱只是身外物,而生命本身,才是最核心、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

老子的道德经中,处处流露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道是创生生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按道去践行就是德,道创生生命,德呵护生命:“道生之而德畜之”;

万事万物都按此大道运作:“万物尊道而贵德”;

天下寄托在身的君王,是要去辅助这个道——万物的自然:“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又何况遭受宠与辱的人呢?宠辱若惊,是贵大患若身;宠辱不惊,是看轻宠辱,看重生命。由此看来,宠辱若惊也好,宠辱不惊也好,都指向了关爱生命,表述不同,内涵相同啊!

看庭前花开花落

(文/摄影:张慧姝)

相关文章

  • 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第一句好解易懂并常用,且有变易,诸如“宠辱不惊”、“宠辱无惊”等。...

  • 超越

    学习《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

  •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三章全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 初识《老子》第13章

    第十三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 论"宠辱皆忘"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解读: 得宠...

  • 《道德经》第十三章的意义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

  • 共学《道德经》第13天

    共学《道德经》第13天2022年2月28日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

  • 心观《道德经》(15)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

  • 宠辱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主要...

  • 格局定成败!读《道德经》第十三天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

网友评论

  • 李颖儿:我还要大悟:+1:
  • 对半独白: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要好好悟👍
    姝写光影:@对半独白 :blush:
  • 傅青岩:似懂非懂😜
    姝写光影:@傅青岩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重点,有取舍,这样很好:+1:
    傅青岩: @张慧姝 我现在没有时间,忙着写别的☺谢谢您,可能我现在学,也参悟不透吧😊
    姝写光影:@傅青岩 哈哈,如果你对道德经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杨鹏老师的课,这是我第二遍跟着他学。经典就是这样,可以反反复复地学。木心的书也一样,可以反反复复地看。

本文标题:是宠辱若惊还是宠辱不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学习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ke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