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默
谈写作专题「寻找最完美书评」征文活动公告
写在前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关于皮囊,关于灵魂,好像多多少少要留下点儿什么,似乎,很有必要!

蔡崇达著的《皮囊》,书的封面简洁得让人心生怜爱,在这纷繁的世间,多少艳丽的色彩恨不得抓吸着每个人的眼球,生怕被旁人抢走了精彩,容不得半点懈怠,竭力张扬着自以为的丰富......
而《皮囊》就那么淡然清洌,傲然安静,在一众五颜六色中从容素颜......
黑色的几个字,错落有致排列在淡色的纸面上,大小不一地布设着260×185mm的平面空间:“皮囊”二字竖列,凸显着书名,作者与出版社分别中规中矩地横列上下两端,中部黄色的线条看似随性地穿过“皮囊”二字,平空添加了一抹淡雅而醒目的黄!
看似河流分支又汇总的几根线条,令人遐思,寓意是有的,就在那里,每个人看到想到的不一样!
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
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因由封面的这二行字,吸引着我打开了这本传说中“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开启了我与《皮囊》的阅读之旅。
全书三篇序及十四篇独立故事,篇幅不长,但每一个故事,蘸满饱含浓情之笔墨,用一个个文字重述着人间的一场又一场的温情与深情,一段又一段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与纠结,一袭又一袭故乡与远方的守候与期盼......
一副皮囊,一颗心,一程人间修行路!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活到99岁的阿太是作者外婆的母亲,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的,却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懂“舍得”!
阿太对待“皮囊”可是个狠角色,对自己,对亲人都一样狠。
切菜都要像切排骨一样用力,即便把手指头切断了,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学会游泳,二次把年幼的孩子扔到海里;
自己的女儿离世,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悲切,倒是在看到一只没有被割中要害到处跳着、洒着血的鸡时,果断解脱了肉体对灵魂的折磨;
坚持用缠过的小脚,从村里走到镇上老家的那条石板路,见证着执拗灵魂与年老皮囊的对抗......
阿太倔强的灵魂抚慰着作者浮躁的心灵,每次遇到挫折,总是请假往老家跑,和阿太坐一下午,不是祈求有多么快捷的方法,而是看到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而释然的轻松,“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在生活行动中透过皮囊照亮彼此,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认。

生活中很多事情,该来的会来,不以这个形式,就会以那样的形式。
父亲因为心脏瓣膜脱落引发脑栓塞两次后终是身体左边偏瘫,昔日讲话很大声,动不动脏话满口,在亲戚面前要摆一副江湖大佬样子的父亲再也找不到了,他努力去适应现在不能自理的皮囊,期望着有一天能像以前一样可以驾驭这幅皮囊,但病痛让这幅皮囊成功地扼制着父亲不羁的灵魂。
强颜欢笑地面对,终是敌不过残酷的现实,现实中被疾病困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是对家庭成员的考验,每个人都要学习接受,接受现实,接受困境,接受该来的一切......
面对疾病的无奈,有过窘迫,有过挣扎,有过努力,有过一切可以尝试的渴求,终是沉寂在过往的回忆与当下的坦然:
“家庭的所有成员似乎都意识到,自己是在配合演一出戏码。戏码的剧本不知道,但中心主旨是传达一种乐观,一种对彼此对未来的信心,揣摩各处的角色和准确的台词。”
“最终把这戏码戳破的还是父亲,他无数次试探自己的身体,反复挫败,看着拐杖,明白自己以后的生活......”
“我因此开始想象,当自己驾驭不了身体的时候,到底是怎第样的境况,我觉得有必要体验到其中种种感受,才能照顾好这样的父亲”
作者终是在家庭所经受的困境中成长,他的皮囊里就自然滋生出了一份叫作“担当”的东西......
《皮囊》这本书被称为“非虚构”写作丛林中独具样貌的林木,展示着一幅幅皮囊里包裹着一颗颗普通的心,人世间那些灵魂所必须面对的境况、求取人生的意义,“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
一幅皮囊,一颗心,我们终是携着这幅皮囊,揣着那颗心,在这世间游走,遇见不同的皮囊,认识不同的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