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时差党散文
聊聊来美国两年的感受吧

聊聊来美国两年的感受吧

作者: 罗环环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23:40 被阅读1144次

    转眼间,来美国已经两年。第二年和第一年,感受大不相同。

    我们来美国,并没有经过多精密的筹划,也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准备,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得到消息到出发,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第一年基本上是沉浸在逃离北京的喜悦之中——终于逃离了北京的雾霾,终于逃离了北京的拥挤和嘈杂,终于逃离了北京怎么也不如意的工作,终于逃离了北京幼升小的压力——在此之前,我就一直念叨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突然之间出现一个大的转机,脱胎换骨,重新开始?离开北京舍不得,不离开北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百般纠结,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我想要的出路在哪里,而命运却这么轻轻巧巧帮我解决了,甚至来不及让我生出质疑的心,只有得偿所愿的欣喜。

    初来美国,一切都是新鲜的、好奇的。生活像是停留在了一个观景台,“目标”“计划”这样的字眼从我的词汇表里消失,我只是一个观光者,看看这,看看那,再品评一番。我仿佛在度一个长长的假,置身于时间之外。那时候,生活还没落入庸常,我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也有对北京的想念。很多时候,一觉醒来,会心生恍惚,以为自己还在北京的家里。有时候云、花、某一种气味或味道,都会触不及防地让我想起北京,眼泪就突然吧嗒吧嗒往下掉。我们走得太匆忙,很多人和事来不及告别,很多情绪也来不及处理。北京适合远远地想象和怀念,在记忆里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但是,生活不会一直止步不前,度假也总有结束的时候,我不可能永远做一个观光客,总要去面对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当最初的新鲜和好奇褪去,我发现,要想融入这里的生活,接纳一种新的文化,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世事似乎都如此,破总是比立来得容易,逃离一座城市容易,在一个新的地方安下来难。

    孩子上学面临的困难和冲击

    最初让我感到不易、冲击的,是孩子上学。畅畅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不少文章,介绍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跟国内大量做练习、不断在考试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这里没有考试,没有考试和排名的压力,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有较多的自主性,学得也很愉快。这似乎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以前忽视了很多东西。

    美国的小学确实还算轻松,作业不多,学得也不难,也没有那么多的文化课补习班,但学习本质上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管老师是否要求。不说别的,十年以后孩子想上大学,学业成绩依然是很重要的一块。美国不像中国一样有高考,一考定终身,高中平时各科的成绩也占不小的比例,这其实意味着,平时的作业、考试你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在最后一年突然成一个“暴发户”,没有那种“好运”出现的机会。而对美国教育了解得越多,越能看出它的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和量,这种方式是入门容易,但万一你在某个环节掉了链子,以后要补起来就难了。比如我们学区,从初中开始,各科就开始分层级,没有行政班,孩子按各自在各科的level组成班级。因材施教当然是好的,但早早分了level,level越低的孩子,以后想向上流通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而中学的基础在小学,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

    在美国,老师不会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讲,这个你必须会做,那个你必须掌握。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该教的教到,至于孩子学不学,那是孩子的事情。学校提供很多学习资源,老师也会给一些测试的反馈,但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对待这些反馈,完全取决于父母和孩子。畅畅每周都有spelling test,数学每学一个版块都有test,并且有一个详细的评分体系显示孩子哪些point没拿到,拿到test结果以后是及时处理那些出了错的问题,还是束之高阁,全凭父母喜好。阅读和写作老师也教,课堂时间如果孩子开小差没有做完那些练习,老师也不会说太多,不会逼着孩子做完,孩子拿回来写了半截的练习,怎样处理,也是父母的自由。

    可见,轻松的只是表面,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要想孩子学有所成,父母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在中国,这更多地可能表现在送孩子上辅导班,督促孩子写作业上;在美国,这则要求父母帮助孩子规划利用学习资源,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对没有在美国读过书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我自己的求学经历,缺少自主规划的经验,基本上都是跟着老师的安排走。而现在,我要跟孩子一起学习规划如何规划她的学习。

    此外,也因为我没有在美国读书的经验,美国教育所看重的一些点,有时候我很难抓到。畅畅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办了一个摄影俱乐部,畅畅很想参加。但因为相机有限,申请的学生却很多,所以申请表上有一栏,需要孩子填“你为什么想加入摄影俱乐部?你加入这个俱乐部后打算做什么?”。如果申请过美国的大学,对这样的问题就不会陌生,这是申请材料里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可见这是美国模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这样思考问题。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表达能力也有限,最终没能帮孩子申请到参加这个俱乐部。

    还有文化冲突的问题。升入二年级后,畅畅有一句口头禅,“you are not my boss, why do I have to listen to you?”不止是畅畅,我也听到其他跟她同龄的孩子这样说过。在中国,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孩子听父母的,那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美国,老师确实是这样教的,没有人能强迫其他人,老师不可以,父母也不可以。这句话本身没错,但孩子掌握不了分寸,有时候区分不了管教和强迫的区别,遇到她不愿意做的事情,她就拿这句话当挡箭牌。我也挺头疼,我不能强迫她听我的,这样确实跟她在学校学到的相冲突;我怎么说她才能听,才不觉得是强迫,这是一个比在国内大得多的挑战。在我们的文化环境里,听父母的、听老师的、听长辈的、听领导的、听上级的,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在美国,这些都不是权威。说起来,我在美国生活了两年,觉得美国虽然是一个很讲究自由的社会,但同时也很看重规则,美国的很多孩子也很懂规矩。体会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把握这二者之间的适合度,是我们和孩子要融入这个社会需要共同学习的一个课题。

    生活上的不适

    再说一说生活上的不适。民以食为天,我就从饮食开始说起吧。来了两年,我对美国的食物一点儿没有兴趣,吃饭完全是中国口味。好在常见的中国食材,这里都能买到,自己做就是,只要不是想吃香椿、儿菜、紫菜苔之类的时令性极强的菜,基本都办得到。我所不满的是,到处都喝冰水,吃冷饮。去餐馆里吃饭,什么都不说,侍者就先上一杯冰水。出门住旅馆,通常也没有热水壶,只能可怜兮兮地用煮咖啡的机子烧一小杯热水。虽然公共场合都提供喝的水,但洗手的水都可能是热的,喝的水却一定是冰凉的。还有美国人对冰淇淋的热爱,在孩子的学校,夏天很多活动之后的小奖励都是小冰棒,真是防不胜防。

    有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适应了就好了。我在这方面吃过亏,遭过罪,对这些冰凉的东西避之不及。想一想,这么冰凉的东西到了胃里,人体要耗费多少能量才能将它温暖到36℃来消化?有人可能会说,那美国人怎么就没事儿呢?我不敢说是人种的问题,但据我的观察,美国人还真的不是就没事儿。在美国,我见到的奇胖无比的人的比例,要比北京大得多;在体型正常的人里面,小肚子凸出的人也很多,有些人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其他地方都好,唯有小腹凸出;美国还有大量的人花粉过敏;据说这些都与喝冰水、吃冷饮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我很注意,出门自带热水,住旅馆就带热水壶;但我很担心我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她难以避免地会养成喝冰水、吃冷饮的习惯,又是女孩,等她长大了痛经、生孩子遇到困难,到时候再想改,可能就晚了。也不是说,男孩子就一定没有问题,我遇到过几个中国小男孩,长得精瘦,没有食欲,一看就是消化很不好,我觉得未尝与贪凉无关。男孩不仅是喝冰水吃冷饮的问题,他们下雪天还穿短裤,有些人是真强壮,有些人却是看别人这样自己也这样,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的真实感觉了。虽说美国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社会,但那个社会都有从众的压力,美国也不例外,何况还有商业广告狂轰滥炸蛊惑人心?越是自由的地方,对定力的要求其实越高。

    在美国,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在国内,我最多也是隔一天买一次菜,在这里,很多人都一周买一次菜,什么先吃什么后吃,由蔬菜易坏的程度决定,先吃容易坏的。那可不可以每天买一次菜呢?可以,但没有用,因为美国是按工业化方式生产的农业产品,很多蔬菜都是大农场种植的,批量收获,批量运输,消费者可以每天去买,但超市不会每天上新,农场更不会每天运输,这些都不符合商业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所以在这里,除非自己种,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国内菜市场那种刚摘的水灵灵泛着光的蔬菜,这里是看不到的。

    同样的蔬菜,美国也要难吃很多。最开始让我领受到这一点的是圆白菜,硬,味道也很寡淡。慢慢地我发现,西红柿、青椒、茄子等等,都有一样的问题,皮厚,无味,吃在嘴里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我想这些都出于适应长途运输的需求,不知在农业技术上是通过杂交还是转基因的方式,他们最后挑选了这些皮特别厚的品种。皮厚才禁得起路上的颠簸,无味,有可能是摘得早,长途运输才不会熟烂。

    美国店里的蔬菜品种也很少,洋葱土豆红薯南瓜豆角等等,凡是保留下来的,都是适于运输的。亚洲店里的蔬菜品种要多一些,但很不新鲜,亚裔毕竟只占少数,亚洲的蔬菜出货量没那么大,更新率就低。我有时候会想,像空心菜、豌豆尖这种保存时间短、又比较娇气不适合长途运输的青菜,会不会迟早有一天在美国消失?会不会最后青菜就只剩下圆白菜、生菜和芹菜这几种禁得起运输折腾的?从商业的角度,集中更有利于获取利润;但人类的生存却需要多物种。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在食物上过敏的人相对较少,是因为我们祖祖辈辈接触的食物品种丰富,而美国人在食物上的高过敏率,跟他们的食材品种有限很有关系。在美国,我见到很多人对gluten(面筋)过敏,让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这就意味着所有面粉做的东西都不能吃,除非是gluten free的。面粉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历史悠久的食物。我想以前的美国人,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面筋过敏,否则怎么可能生存下来?后来之所以变多,是因为人们发现有一部分人对这个东西过敏,商家为了显示自己食品的安全,在包装上醒目地标明“gluten free”,久而久之,这个标识就跟“organic”(有机)、“NON-GMO”(非转基因)一样,变成了一种品质放心的标志。而这一标识又反过来提醒人们,注意,你是不是有面筋过敏?本来只是对面筋有一点敏感的人,慢慢也觉得自己面筋过敏而避免接触,而越不接触,越容易过敏……

    美国是一个商业社会,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商业社会的逻辑。商业社会的逻辑是什么?我最近在看一本名为《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的书,书中讲述的可口可乐的前世今生很能说明这个逻辑。发明可口可乐的彭伯顿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而营销可口可乐的伍德拉夫和布拉德利却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卖出”是商业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个社会的很多设计都暗藏着无声的招徕“买吧”“买吧”。

    来美国的第二年,我去Costco购物的次数明显比第一年多多了(第一年的时候我写过《刚刚好是最好的状态》)。Costco是一家近于批发的超市,商品分量大,单价就便宜,当然产品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有保障。一开始看到那么大的分量,我心里就只觉发愁,用不完浪费了怎么办。后来很烦一周里总是在购物(美国不同的超市卖不同的东西,要买到最合意的就得跑不同的超市),于是开始在Costco买。特别是一些日用品,像餐巾纸、洗洁精之类,都是消耗品,Costco的分量大,买一次就算一次,还省得我常常得惦记用完了要买。可是有一天在洗衣服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我用得着放那么多洗衣液和柔顺剂吗?以前我洗衣服的时候,都会想着省着点儿,但现在好像生怕用不完似的,什么都多多地加,其实对衣服并不好。

    商业社会,最大的目标就是把商品卖出,如果是消耗品,最好很快再来买第二件。所以美国社会,浪费巨大。作为消费者,我觉得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当然,不是只有美国社会才存在这个问题,在中国,现在同样是到处充斥着“买买买”,而且以中国人相互攀比的心理,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美国的商业化更加成熟,也意味着更加彻底和隐蔽,有时候我很容易忽视掉这一点。

    那些备感压力的事儿

    最后说一说生活在这里的压力。让我感觉压力最大的三件事是:旅游、运动和社交。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美国人都喜欢满世界跑。我在这里所认识的人,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假期都爱旅游。这也难怪,连孩子们每次放了假开学后第一周的话题都是,你是怎样度过你的假期的,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事情。如果不出去走走看看,哪有那么多新鲜的话题可说呢?

    可我不喜欢旅游。大概是以前生活得太艰辛,在北京买房的压力太大,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哪里有功夫去想旅游?我也更喜欢规律的生活,出门在外,难免要打破生活规律,吃不好还可以忍受,但睡不好我真的是很难受。我觉得我也缺乏探索精神,这么说似乎也不够准确,我仍有求知欲,但现在更多的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所以旅游对我来说真的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一想到孩子,想想她以后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她需要更多的经历,我又觉得,我不能不带她出去旅游,不能不带她多多见识。在我自己身上,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哪有什么应该,都是活该”,但一旦涉及孩子,我就生怕因为自己的局限而限制了她的可能性。

    与之相似的是运动。科州人民很热爱运动,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可见跑步、骑行的人,城市道路的两旁也留有专门的道,供跑步和骑行的人用。最初我还以为美国所有的道路都是这样,去年去了一次芝加哥才知道,这样的预留到是要民众申请,做道路规划的时候才会列入其中,所以,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跑步和骑行道。除了日常锻炼,周末去hiking、露营的,也不在少数。冬季还有滑雪,科州的滑雪场世界闻名,每年都有全球各地的人慕名前来,我们近水楼台,不去滑实在可惜。但这些我都兴趣寥寥,尤其是露营,我觉得真是自己找罪受。但孩子喜欢,说起露营就兴奋。我觉得,不能因为我的不喜而影响孩子。对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锻炼,是经历,也是与人交往的基础。这个城市崇尚这些,如果她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经历,拿什么跟其他孩子作谈资呢?

    还有社交。美国人爱热闹,随便一个由头就可以开party。偏偏我是慢热的人,人多的场合不自在,遇到不熟悉的人也手足无措,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我喜欢的是好友几个,能作深入的交谈,我并不擅长由初识到熟悉。在国内,由于环境所限,外界好像能提供各种途径让人与人自然跨越到熟识,比如住同一层楼,住上下层,或者孩子在同一个学校上学,又或者上班挤一样的地铁路线,等等,我们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但在这里,每个人都足够独立,每个人的个人空间都足够大,如果不刻意寻找,真的没有那么多可谈论的话题。

    刚来美国的时候,由于语言障碍,认识的中国人也不多,没有太多的人际交往。那时我曾天真地认为,这里真适合隐居啊,居于闹市,生活方便,又不用太多地跟人打交道。后来我才发现,我错得离谱,其实美国人爱热闹,美国也没有隐士传统。刚来美国的时候,我们去山上,我就发现美国的山水美则美矣,却总是缺少了点儿什么,一开始,我以为是我不熟悉它的文化,所以自然的山山水水,都跟我没关系。后来读到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寻找中国隐士的书《空谷幽兰》,我才恍然大悟,那是因为美国的山山水水缺少人气。在中国,因为有隐士传统,看到一座山,哪怕我从没去过,也会很自然而然地想到,有没有什么人在这里住过。但在美国,一眼望去,山就是山,山里是不可能住着“神仙”的。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离群索居是比在国内更另类的事情。

    不过,我其实也只能在心里艳羡一下居住在中国的山里的那些隐士,真把我放深山老林里,没有自来水和抽水马桶,还会碰到各种虫蛇蚁鼠,甚至豺狼虎豹,我想我也受不了。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呆在人气聚集的城市,“大隐隐于市”吧。至于那些让我感觉发怵的交往问题,就一点一点学吧。

    其实还有语言问题。但这个问题比较特殊,说它重要吧,有些人在美国生活了一二十年,依然不能跟别人用英语交流,生活却照样过得好好的;说它不重要吧,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如果不懂这种语言,就无法清晰地看见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以要想融进一个社会,学习它的语言是必须的,但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弹性,我倒没有为语言问题过分焦虑。

    我来了两年,英语自然比刚来的时候有很大进步,但仅限于很浅层的表达,日常交流,并且在日常交流层面,也不是所有的话题我都能听得懂,说得出。深度交流就完全力不从心,离掌握英语还差很远。我觉得学习语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我自己学习英语,还是观察孩子学习中文,语言包罗万象,应用性很强,只学不用就会遗忘。可能上班,或者上学,有一个英语的环境,又有明确的目标,学起来要更有效一些。等肚子里的二宝长大,上了幼儿园,我要好好规划这个事情。

    在语言上,我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是,孩子的中文在退步,我的英语没进步,再过几年,可能我说中文她听不懂,而她说英语我又听不懂,到时候交流困难,那就很麻烦了。这也是我鼓励自己学英语的动力。

    未来何去何从

    说了这么多,要融入这里的生活困难重重(先不考虑能不能拿到身份),那么回去呢?回去我觉得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回去能不能养活两个孩子都是一个未知数。在北京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远比在这里养一个高,爸爸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家四口,对工薪阶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孩子还要上补习班,每一次升学都要经历各种恐慌,还有意想不到的糟心事儿,我想想都觉得闹心。想换一个城市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综合考虑房价、教育、雾霾、工作,一下子还真想不出哪个城市能让人满意。

    其次,回去对孩子的挑战可能比在这边还要大。我们上不起国际学校,回去只能上公立,适应了这边学校的孩子,恐怕很难适应公立学校了。现在畅畅回忆起她的幼儿园,就总是说他们学的太难,老师很mean。其实我们在北京上的公立园,老师真的没有额外教太多东西,就数学学到2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都没学完,平时也没什么家庭作业。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学得太多太难,不有趣。至于老师,我觉得不能说有多出色,但也是尽职尽责,没有恶意对待孩子。但畅畅觉得,幼儿园的老师不funny,课间玩什么老师说得算,偶尔威胁他们没做好就不许回家,我觉得这在国内都是很惯常的做法,但她有了跟美国老师的比较,就觉得很受不了。

    有人说,“一日漂泊,终生是客”,现代社会,恐怕很少有人会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漂泊大概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宿命。如此,既来之,则安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来美国两年的感受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r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