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这个问题,每个人的选择一定不同,多是由个体的个性所决定,有拼了命解释的,有交给天意的,有根本不在乎的。也与个体所处的人生阶段有关,当你发现解释无用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放弃争辩。
别人对你的认知,基本上在初识就已定格,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自己的意识都比较自信,“我觉得”的模式一直存在,想要改变别人的“我觉得”,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就算证实对方错了,在这个举证和争辩的过程,也会消耗完所有的感情,信任从来不是争辩出来的,而是靠自己感受出来的。
争辩的过程,还有一种极端的现象,那就是明明各自知道自己在意的点,却不愿说出来,而就根本无意义的话题争来争去,想先争回话语权,再说出真正在意的事情,但多数在争的过程,就结束了,很多真心话,永远不会有机会说出了。
还有一种人,本身就缺乏安全感,TA越担心什么,嘴上就越说什么,TA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否定,来放下自己的担心,和这样的人交流,心会比较累,因为TA本身就言不由衷,你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注定是结束。
我一直认为,如果两个人就一件事情,总是很难共识,说明两个人的三观存在很大的偏差,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花太多的气力去解释了,因为谁也无法理解对方的世界,说再多也是徒劳,就在平行世界飞行吧。
被人误解,没有谁会真的不在乎,但是交给时间去抹平吧。工作中,无论再怎么努力,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从不过多解释,而是用行动证明,让说出刻薄话的嘴,再说出新的认知,除非TA是真的瞎。
突然想起高中的一件事情,高三上半学期,我的成绩有些下降,从全年级前三,下降了几十名,老师让我叫家长,我告诉他父母不在身边,有什么就和我直接说吧。他认为我一定是早恋了,才会影响成绩,这就是他的认知,我苦笑了一下。
事实是我用力过猛了,从高一开始,每天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到了高三,我经常学到凌晨两点,这让我的状态很不好,而这个阶段,很多平时不够努力的同学也开始发力了,就会造成我的排名下降的局面。
我记不清楚自己对考师说过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他的认知,他就是断定我不够努力了,那就这样吧,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他也是为我好,也是指望我能帮他争光,出发点是好的,我接受,会调整自己的状态。
如果我被人误解了,我只说完我该说的话,就不会再做多一句解释,不是有一句话嘛,“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呵,这么一推理,就板上钉钉了,所以,不解释,说完真相就离开,留下别人琢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