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古代文化我也爱写小说
鞭尸者伍子胥(二.头号通缉犯)

鞭尸者伍子胥(二.头号通缉犯)

作者: e39cc6ed24c5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23:31 被阅读91次

    上一回:引子


    伍子胥听说公子建已经逃到宋国就奔宋而去,望睢阳一路而进。行到中途,看见前面有一簇车马,伍子胥以为是楚兵截路,也不敢抛头露面,就潜伏在茂密的树林中观察,认出前面是和自己有过八拜之交的老朋友申包胥,才从林中走出,按剑而立。申包胥慌忙下车相见,问:“子胥你怎么在这里?”伍子胥把楚平王枉杀父兄之事,哭诉了一遍。申包胥恻然动容,说:“你现在要去哪?”伍子胥说:“我听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要奔往他国,借兵伐楚,生吃楚平王的肉!车裂费无极的身体!才能发泄我胸中的怨恨!”申包胥极力劝阻:“楚王虽然无道,但毕竟是你的君主,你伍家世代享受他的俸禄,君臣的名分已经定了。你怎么能因为臣子而怨恨君主?”子胥说:“当年殷纣王被他的臣子们诛杀,就是因为他无道啊。今日楚王霸占他儿子的媳妇,把正宫所生的儿子废除,听信谗言,杀害忠良。我将来借兵入郢都,是为了扫荡楚国污秽的气息,何况我还有父兄骨肉之仇!如果不能灭楚,我发誓不立于天地之间!”申包胥无奈的说:“我教你报仇,那是不忠于君主;教你不要报仇,却又陷你于不孝啊!你当好自为之,你走吧!我会尽到朋友的责任,不把这件事泄露于人。但是你能把楚国覆灭,我也必能使楚国留存下来;你能对楚国造成威胁,我就能使楚国安定。”后来申包胥真的在楚国危急存亡之时,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麻木的秦哀公,借秦兵败吴师,中兴楚国。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告别好友申包胥之后,伍子胥继续奔向宋国,并且找到了太子建。不巧此时宋国正在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亡到了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结果被郑定公发现,诛杀了太子建。有人建议伍子胥到吴国流亡,因为吴国与楚国常年争端,仇恨不断,兴许有用武之地。伍子胥便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一路奔向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伍子胥心想,只要能报得大仇,那就去吧!下一站——吴国。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如今安徽含山县北)。楚平王早已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令人画了伍子胥的像,张贴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命令各地官吏严加盘查。伍子胥进退两难,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东皋公是神医扁鹊的弟子,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把伍子胥和公子胜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一个好友皇甫讷长相酷似子胥,他想让此人来冒充伍子胥,掩护伍子胥过关。可皇甫讷当时并不在家中,他们足足等了六日还不见皇甫讷回来。伍子胥心急如焚,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到了第七日早晨,伍子胥居然愁得须发全白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典故就出自于此。第七天上,东皋公来告知其好友皇甫讷已回来了,忽瞧见伍子胥容貌变得这般模样,便告知于他。伍子胥起初不信,拿来镜子一照,见到自己白发苍苍,不由得痛哭流涕,将镜子摔到地上,叹道:“一事无成,双鬓已斑,老天爷怎地这么残忍啊!”东皋公却认为这恰好是好事,因为这样守关楚兵更不易辨识,容易顺利过关。

    装扮妥当之后,四人一起朝昭关方向进发,在第二日黎明时分赶到昭关。当时正值开关时间,守关楚兵果然把守严密,皇甫讷很快被楚兵发现,并且立即被抓获,而伍子胥则带着村家小儿样式打扮的公子胜乘混乱之际顺利通过了昭关。

    伍子胥出了昭关后,仍然担心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不料跑出十几里后,前面有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在伍子胥惶急之中,江上有个打鱼的老汉划着一艘小船过来,把伍子胥两人渡过了江。

    过江后,渔夫见伍子胥面有饥色,又帮他到村庄找些食物,由于地处偏僻,去了很长时间都没回来,伍子胥惶惶恐恐,对公子胜说:“人心难测,也不知道那人会不会叫人来抓我俩,去换取富贵。”等了许久渔夫才把食物送了过来。吃完饭,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道:“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100两金子。现在送了给你,也算是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我知道你是伍子胥,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把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回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逃出楚国后,又是白天躲藏,晚上赶路,饥一顿饱一顿的,不久就生病了,此时盘缠也已用尽,只好拖着病躯,带着小公子胜,沿路乞讨。

    也许有人要说了:伍子胥不是一身武功嘛?随便拦路打个劫,或者抢几家富户,不就有钱了吗?何必沦落到乞食?我却认为这是他做人的道德决定的,不论贫富贵贱,他始终是个品格高尚的人,他恩怨分明,他有自己的底线。所以上面那些事情他永远不会去做。

    走到溧阳,俩人饥困交加,见到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请问夫人,我们可以借餐一顿吗。”女子低头回答:“我与母亲同居,今天三十未嫁,怎敢把饭卖给行人客商啊!”伍子胥说:“我现在穷途末路,只祈求吃一碗饭能活下去。夫人行赈恤之德,又有什么可猜忌的呢?”那女子抬头看见伍子胥状貌魁伟,便说:“我看您的相貌不像普通人,岂能因为小小的猜忌,眼睁睁的看着你被饿死?”于是慨然以饭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对那女子说:“请你不要和别人说起我的形迹啊。”这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惊羞之下,当即抱起一块大石,投水而死。

    伍子胥看见这女子竟为他投水自尽,感伤不已,咬破指头,沥血书写了二十个字在石上。写的是:

    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多年以后,伍子胥带吴兵伐楚,雪耻之后,伍子胥特意来到当年浣纱女舍身相救的溪边,将在楚宫内缴获的千两黄金投入溪中。这便是后世“千金小姐”的来由,又传说黄金港以此而名。

    浣纱女舍身灭口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游历高淳时,被浣纱女义举震动。当时县令郑晏提出为浣纱女立碑,并请李白撰写碑文,李白欣然答应。在碑文中写道:“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投金濑沚,报德称美。”我想说的,也就在李太白的诗中。

    关于伍子胥为祭念浣纱女所撒的金豆子,在固城一带屡有出土。当地村民每逢清明前,常能捡到,现镇江博物馆尚保存数枚。我曾去过镇江一回,有幸在镇江博物馆隔着厚厚的玻璃看见了这些出土的文物,时光流转中,仿佛感受到两千多年前伍子胥为报一饭之恩而散尽千金的儿女情怀,仿佛触到伍子胥虎目中饱含的温情,以仿佛听到伍子胥穿越千年的叹息……

    子胥行乞于吴门

    贫病交加,还带着一个孩子的伍子胥,就这样落魄的流亡到了吴国都城姑苏。这年是公元前520年,父兄被杀已经两年了,何时才能报得大仇啊?

    刚来到吴国的伍子胥并没有机会得到吴王的接见,孤独而又贫穷,以至于沦落为姑苏街头的乞丐,他把公子胜藏在郊外,寄养在农家,自己则混迹于街市之中,被发佯狂,赤足涂面,在市井中吹箫,往来乞食。他在吴国流浪的日子中,见到一位猛人专诸正在与一群人撕打,专诸是屠户出身,长得目深口阔,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义士。对敌的时候,专诸毫无惧色,以寡击众,仍然势不可当。伍子胥见到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于是拔剑相助,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可是,向一个君王复仇,已是全世界最困难的事,对一个乞丐而言,那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吴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此时正面临爆发的阶段,更不可能为一个乞丐而去攻击一个超级强国。伍子胥的前途黯淡,似乎注定就这样流浪下去,最后倒毙在异乡的大街之上……


    鞭尸者伍子胥——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鞭尸者伍子胥(二.头号通缉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x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