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常常看不到别人的好处,总是觉得自己是无上的,优秀的,心存怠慢,还总是问师父,自己做的那么好,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敬而远之呢?这就是缺乏恭敬之心,对人恭敬,对事恭敬,日日恭敬,生活修行才能如意顺畅。

01修佛需要至诚恭敬心
有人问道:“入佛门可需要准备些什么?”何言师兄每每回到:“一颗至诚恭敬心”。众师兄迷惑何言师兄为何这么说,这至诚恭敬之心对修行来说十分重要。其实修佛,修圣,修道,都是在修心,只有心怀恭敬才能与诸神明感应。这世间法道万千,而这佛法犹如黑夜中的当空皓月,这至诚恭敬之心犹如清澈的湖面,当月光洒下来时,倒影的是天空和月亮,若非如此,一旦缺了这至诚恭敬之心,湖面浑浊,怎么能有倒影?这不是月亮的问题是水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这也是恭敬心的问题,所以说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02修佛需要生敬畏之心
说到这个敬畏之心,是不是想问这个敬畏之心于修佛有何关系,与恭敬之心又有何关系? 首先对佛教生敬畏之心,对佛菩萨生敬畏之心,对三宝经书生敬畏之心,他们是无上的存在,才能从内心接受并真正的做到喜欢他们,这一切的敬畏之心最后化作的就是恭敬之心,我们虔诚礼佛,恭敬供养。敬畏佛法,不妄言知因果信轮回,敬畏佛菩萨,不诋毁持戒修心离恶道,敬畏生命,不轻生懂惜时勤修行。只有生敬畏之心才能依照佛言去修正我们的行为,只有生敬畏之心才会珍惜生命勤修成正果。
03修佛需要身心意恭敬
对众生恭敬,对人恭敬,对事恭敬,对一切恭敬,恭敬心是体悟一切法、一切相的法门。只有当你对众生恭敬了才不去造杀业,不去破荤戒,不造口业。只有当你对众生恭敬了才会体会到什么是一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妙境,也许观一蝼蚁即可证为菩提,这一切都需要你从身、心、意发心恭敬。
对人恭敬:不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不管是亲朋还是父母兄弟,做到人人恭敬。对不喜欢的人不生厌恶之心,对喜欢的人不生痴迷之心,众生平等,不造口业,不生分别之心。
对事恭敬:不论是关于你的事,还是不管你的事,若是能帮一份是一份,若是帮不了的可以诵经回向,生的利益众生的心才是。做事恭敬,需要我们无量宽广之心,若是能够持恭敬心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即增长了你的智慧,有增长了你的修行,既扩大了你的事业,同时也广结善缘。怀着恭敬之心做了自己不愿做到的事就是修佛路上的精进。
日日恭敬:做一件善事易,做一日善事难,同样一日恭敬容易,若是一生恭敬则难。人生难免有起起落落,心情有好有坏,不能看破无明,不能放下我执,所以时时日日心怀恭敬难上加难。修佛路上,对人恭敬,对事恭敬,日日恭敬才能做到常怀恭敬之心。日日恭敬能使我们对生活体悟更深,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才能更好的增长福慧。
对人恭敬,对事恭敬,
日日恭敬,时时勤修。
证悟佛法,早脱轮回,
成就果业,功德圆满。
04结语
一心顶礼,一切恭敬,对于遍布虚空的一切人事物,我们都要怀着恭敬心去对待。恭敬之心本是人的天性,只不过因为业力所扰,各人持有多少不同,我们能够在修行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恭敬心,越是恭敬,越能与佛菩萨感应。

网友评论
阿弥陀佛加持你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