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暂坐》,在2020年第三期《当代》杂志推出后,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社会层面,犹如平静的湖面涌起阵阵涟漪,闪烁出绚丽的光彩,好评如潮,被誉为我国当代文学又一巨著。
《暂坐》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一群中年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个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理想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以及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复杂人性。小说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达到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度。
贾平凹的新著《暂坐》是他的第十八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他70岁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可见他花费了极大的心力。这部描写女性群体形象的小说,是他小说创作题材中不曾出现的“新变化”“新面貌”。
他之前的长篇小说作品多以乡土题材为主,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他的笔触深入到现代城市生活,而且通过这十多位美丽优雅而又各自有一段难以言说的伤痛个人史的女性人物,构成了生动鲜活的“西京”生活故事,这是他在长篇小说艺术上的一个新的突破。
《暂坐》的创作背景很是贴近时代,准确而深刻且艺术地反映了当下正在演进中的历史生活,这十多个女性形象非常鲜活而生动,集中糅合了贾平凹所熟悉的一群女性形象。
《暂坐》是写群像的,又是写日常的,采用“人物+地点”的写法,更好地表现人物、节奏的紧凑,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暂坐》里人物众多,虽没有离奇的故事,仅仅是轮换去医院照顾夏自花的线索,但小说通过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细节、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表情,写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大量的市井描写,对生活的智慧性的感悟则弥漫和充盈其间,使小说另有一种韵味。
在《暂坐》里,塑造了俄罗斯女性“伊娃”的形象,并通过她的“眼睛”来打量当下社会生活、勾连起整个女性形象。作者采用“外来者”或“跳出来”的视角,反映了生活的智和慧。
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别说我爱你,你爱我,咱们只是都饿了”——婚姻与爱情的实质不单单是情感,而最重要的是生存的条件,没有生存的条件,爱情就无法附丽。
这句话表达当下的一些婚姻爱情的实况。世上或许有纯真的爱情吧,但现在的社会里更多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即使走在一起了,也多是“饿”着,“吃了饭”便各走各的。正如此,《暂坐》里的女子追求经济独立,要自我,要自由,要时尚,要潇洒,要文艺范儿,才多是未婚或离婚后的单身。这是别一样的时代,这也是别一样时代里的一群别一样的女子。
《暂坐》后记里引用了一段古文,“墙东一隙地,可二亩许,诛茅夷险,缭以土垣,垣外杂种榆柳,夹桃花其中”——这是女性的生存状态,亦是精神状态。当下社会的女性生存与精神状态处在双重的矛盾之中,一是她们各自喷吐着芳华的娇娆,二是她们又处在艰难的困苦之中。
《暂坐》中的女子是一群别样的小团伙,她们在美丽着奋进着,同时在凋零着困顿着。风吹风也累,花开花亦疼。这群人代表着城市的时尚,犹如道边的树,是美的风景,能标示着风向,但大风来了会断枝折股,即便是微风,那叶子也在不停地摇晃翻动。
世界如若老子所说是“混沌”的,那么,“混沌”的世界里“清水出芙蓉”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和情感上,或者是身体上,都担负着比常人或者男性更为沉重的东西,这些沉重的东西,构成了贾平凹笔下这十多个女性摇曳的姿容和难以言说的苦痛,这就是女性的两难。这群人看似光鲜,其实辛酸;热热闹闹簇伙,却每个人都孤独。
这部长篇小说,既反映了这个时代昂扬奋进的主流气象,也揭示了这个时代腐朽的“坏”的一面,尤其是贾平凹笔下被“双规”的领导,为当代文学奉献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这个被“双规”的领导,为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连同所描写的雾霾,以及所有的市井现象,都是这些女子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背景。因为这群女子只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追求故事为什么发生,从而表达人类生存的困境,并探讨复杂的人性。
如果读《暂坐》,还是慢慢地读着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