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是小农社会
1.农业的起源是个偶然事件
这一周,我们进入了历史这个学习单元的第一周。我们来谈谈中国历史。在一周的时间内把中国历史讲完,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会从几个独特的角度去谈谈中国历史。今天,我们先来讲讲农业在中国的起源。
你可能读过《人类简史》这本书,里面就提到过农业社会的起源。赫拉利讲到,农业是一个最大的骗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劳动时间比原来更长,营养还没有以前均衡,而且传染病也来了。赫拉利讲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他喜欢把话讲得耸人听闻。农业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赫拉利的很多观点,借鉴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比如著名学者贾雷德·戴蒙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讲到,农业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偶然事件。
在这个世界上会开花的植物有20多万种,其中只有几千种是可供人类食用的,而被人类驯化的不过只有几百种。在这几百种中,又只有十几种是主要的农作物,占全世界农作物总产量的80%以上。从农业的起源来看,亚洲地区,尤其是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有优势,因为全世界几千种野生的禾类作物,也就是最有可能被驯化的植物,种子的颗粒最大的56种中,有32种在西亚,6种在东亚,11种在美洲,只有4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种在澳大利亚。无怪乎,西亚成了农业的最早发源地。
中国也是农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北方的稷、黍和南方的稻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作物,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物。中国人的食粮素以五谷为主。五谷究竟包括哪几种作物,尚有争议,但像稷、黍、粟、菽这些中国北方的禾谷,最初肯定都在里面。小麦是后来才流行的。一说小麦来自西亚,也有观点认为中国自己培育出了小麦。水稻也是最早产自中国的作物之一。
2.小麦、大米和玉米
我们讲这些,不是为了论证中国文明多么悠久。我想提醒你想一想,不同的农作物,产量和耕作技术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个宏大的命题。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假说。他认为,各种农作物差异较大,因此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文明也表现各异。全世界最主要的农作物无非是小麦、稻米和玉米这几种。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差异。
布罗代尔讲到,欧洲种植的小麦的特点是易于收割,而且耐寒,但缺点是产量太低,早期的小麦大约播一收五,即产量是播种的种子量的五倍左右。美洲种植的玉米易于成活、产量最高。布罗代尔讲到,正是由于种植玉米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不占用太多的人工,才有可能调动那么多空闲的人力去修建玛雅人的巨大金字塔、库斯科的巨墙或马丘比丘。库斯科古城和马丘比丘都建在高山之上,虽然现在已经遭到破坏,但仍然能够看出当年的巍峨雄壮,不得不令人感慨,这在当年得花多少人力才能建造出来。
那我们回头再来说说中国的古代农业。中国北方的稷、黍等谷物,或是从狗尾草的变种演化而来。水稻可能是土生野稻的改良后代。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是稷、黍和稻。麦要到汉以后,才获得了主要食粮的地位。
禾谷的优点是抗风、耐旱,适合北方的气候。但种植禾谷也有不利之处。分量较轻的谷粒很容易从谷穗上脱落,来年自己发芽长出来。要想提高产量,就得不断地除草间苗、深耕保墒。所谓的深耕保墒,是指在中国北方,只有将土地的表层翻耕,打碎覆盖耕地地表的细小颗粒,干燥的黄土地才不会很快失去水分。所以,中国的农夫不得不付出格外艰辛的劳作,从播种之前,到收割之后,都要不断地耕耘土地、芟除杂草,中国的农民在这些农活上付出的劳动和时间,超过了播种和收获时所需的劳动和时间之和。“锄禾日当午”,说的不是播种,那是在除草。
种水稻也要花很多人工。水稻可能是土生野稻的改良后代。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插秧的技术,农民在浅平的秧圃培育稻秧,这能够节省稻田的面积,提高产量,但代价是农民不得不再把秧苗移植到大田中去。水稻也需要大量的水,因此农民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灌溉。布罗代尔就曾经讲到,一位在中国旅行的传教士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农民不用马拉水车,而是自己用脚踩动机器。他说,中国的农民可以“轻松愉快”地踩一天。我很想让他也踩一天试试看。
3.为什么中国转变成了小农社会?
讲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将近两千年来,小农经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DNA。中华民族依赖小农经济养育人口、生生不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一语道破: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小农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国民性格之中。我想告诉你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很可能跟种植本土农作物需要的技术有关。
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和欧洲的农业。欧洲的农民土地广阔,可以拿出很多土地休耕,而休耕地可以用来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再用来做肥料。中国的农民不可能这样“奢侈”,他们只能对有限的土地连续耕种。中国的肥料包括绿肥和粪肥。杂草腐烂之后,变废为宝,可以改善农田土质。粪肥则只能用人的粪便、猪和鸡鸭的粪便。土地稀缺,人口增长,使得中国的农民不得不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的农耕技术,而且做得很成功。古代的农书,比如《氾胜之书》的记载上说,汉代的单位面积亩产非常之高,两个劳动力种十亩田,所得粮食可供他们两个人吃26年。这一记录是否可信,仍待考证,但较有把握的是,到了汉代,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大致成型。西汉末年,制铁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东汉时期已经可以用熟铁制造农具。
但问题也在这里,由于中国的农耕技术早早地就进入了一个较为先进的均衡水平,使得我们长期停滞在这个高原,有时候甚至还会退步。如果你有机会到比较偏僻的农村走走,你就会发现,你在农村里还能见到的传统农具,无论从种类,还是每一种类的细节,居然都和汉代的农具非常相似。
——何帆《何以中国1:中国为什么是小农社会(上)》
道德直觉运作的三个潜规则
学术上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叫“有轨电车难题”。很多学者都论述过这个难题。
简单来说,这个难题指的是:一辆电车高速行驶过来,前方有五个人在闲逛。电车马上就要撞到他们。你有能力救下他们。但是要面对一个道德困境:你可以启动扳道器,让电车转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在那条轨道上,也有一个会被撞的行人。这时候你应该怎么选?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豪泽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一次调查,他发现有超过90%的人会支持你,去拉动扳道器,牺牲一个人,救下五个人。
然后,改变一下这个思想实验。如果你站在铁道的上方,你旁边有个胖子,你可以把这个胖子推下去,让他挡住电车,延缓速度,使其他五个人有机会逃生。这时候,你会这么做吗?
这一次,只有10%的人认为,你应该这么做。
结果是相同的,也就是按照道德推理,你的选择没什么区别;但是人的行动却不同,也就是你的道德直觉会给你不同的判断。为什么会这样?
豪泽和他的同事,根据对“有轨电车难题”的研究,提出了道德直觉运作过程的三个潜规则。
第一个规则是接触原理。接触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对直接造成其他人身体伤害的禁忌。心理学家认为这可能很早之前就存在于人类的大脑神经线路中。
接触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果邻居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了,会让我们非常心痛同情,甚至施以援手;但是报纸上报道非洲一个国家的饥饿问题,我们却不会同样心痛。
在“有轨电车难题”中,当你想到要动手去推一个人时,就触发了“接触原理”,所以你会犹豫。
第二个规则是,意愿原理。当你启动扳道器,让电车转换轨道时,你可以预见到那个行人会死亡,但是这不是你的主观目的,你的主观目的是救下另外那五个人;但是当你推下身边的胖子时,道德直觉判定,你的意愿就是把他推下去,置他于死地,他的死包括在你的行动意愿中了。
道德直觉在电光火石之间区分了这两种情况,然后判定一种可以接受,另外一种绝不可以接受。
第三个规则是行动原理,即主动造成的伤害比过失或者不作为造成的伤害更加不可接受。假设你可以用一个控制杆,把胖子放到火车前,这样做并不违背接触原理,你这么做了;或者是,你可以启动一个控制杆来防止胖子掉到火车前,但是当他要掉下去时,你没有这么做。哪一种更不可原谅?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前者。
以上就是心理学家对人类道德直觉运作规则的研究。希望对你有启发。
——李翔知识内参
艺术在进化过程中有什么用
一直以来,对于进化学者们而言,讨论艺术都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在进化过程中,实在是显得没什么用。而我们的祖先,显然不像今天的人类一样,那么有闲情逸致。
脑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就以调侃的口吻说道:
我们该怎么解释艺术呢?人类是唯一会产生艺术家的物种吗?既然我们是自然选择的产物,那么艺术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进化优势呢?如果你的祖先穿着一双眼镜蛇皮鞋和椰子壳踢踏板跳了一段舞,狮子会因此在吃掉他之前停下来三思吗?
邻族军队是否会在匍匐穿越灌木丛后,看着你们的营地然后惊叹:看看这些木头摆放得多么美观啊!这火山坑简直是壮丽无比!我们到底在想什么啊?我们怎么能把这些创造能力这么强的人敲晕,然后把他们的腿放在烤肉叉上做烧烤呢?
考古学家们发现,大概在距离现在四万年前,开始爆发性地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活动,从澳大利亚到欧洲都发现了洞穴绘画和雕刻,从欧洲到西伯利亚,出土了上万件用象牙、骨头、鹿角、石头、木头等雕琢过的物品。
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创造能力的激增,代表了智人的一次重大进化。人类大脑中产生了一些变化,让人变得更加有创造力。
但是究竟是为什么呢?艺术又有什么用呢?
进化学者们持有以下几种观点:
最常见的观点是,艺术就像孔雀的尾巴一样,是一个适应度指标,是性选择的结果。雄性孔雀可以拖着长长的尾巴,表示自己身体足够强壮,可以承受如此长的尾巴,仍然可以生存,因此这是一种对异性孔雀释放的信号。
杰弗里·米勒教授就持有这种观点。在他看来,创造能力更高的个体,成功繁衍后代的几率也更大。因为,每一件这样的艺术品,似乎都在说:“我寻找食物和栖息地的能力太强了!所以我可以花一半时间来做这些没有显著生存价值的事情!”
第二种观点来自著名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平克不认为艺术是一种适应度指标。他认为艺术是大脑其他功能的副产品。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大脑的设计是针对人类祖先生存环境需求的。比如,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能够带来快感,吃这些东西显然是有助于增强生存能力的。大脑还有能力理解因果,比如,我去抓住一个羚羊,杀掉它,我就会有东西吃了。吃完之后,大脑释放出化学物质会奖励身体。
慢慢的,人类开始发现,其实不用这么费劲也能获得快感。比如吸毒,再比如,听音乐……所以,艺术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副产品。
第三种观点是,创造艺术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更加偏向于社交型,而不仅仅是性选择。埃伦·迪萨纳亚克就提出,艺术最根本的趋向是“制造特殊”。
把某些东西变得特殊,意味着背后有某种意图,这种意图是通过韵律、颜色、结构等吸引人的方式来呈现的。“制造特殊”可以增加族群的团结,从而提供生存优势。而在一个团结的族群内,个体的生存概率也可以得到提升。
所以,在创造艺术的动机里,有许多社会性的需求。这位学者认为,艺术创造在人类进化中,就是为了促进或装饰重要社会行为,比如重大的典礼。而在人类的这些重要集体行为中,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又增加了族群的团结程度,营造了族群精神上的特殊之处。
然后还有第四种观点。这种观点指出了人类跟其他物种的一个重要差别,那就是,只有人类能够区分虚构和现实。
人类跟其他物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只有人类能选择性地使用正确信息。人类可以把信息分为总是对的、只有在周末才是对的、只有被相关人允许才是对的、冬天前完成才是对的、曾经对现在不对、在南方对在北方不对等等。
因为人类的这种能力,艺术可以成为人类的一种学习方式。艺术能够帮助人类提高预测能力,帮助人类在不同情况下做出反应。而且,进化学者还发现,非常有趣,全世界的文学设定的情景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全都跟进化有关,比如,怎么保护自己免受捕猎者的捕杀;父母的付出;与亲属和非亲属之间的适当关系;怎么选择配偶养育孩子。
因此,艺术对生存是有利的。
以上就是生物学家和进化学者们对艺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期内容改写自:《人类的荣耀:是什么让我们独一无二》;作者:迈克尔·加扎尼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李翔知识内参
梁建章:大城市的“集聚效应”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陆续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这在不同城市间也引发了一场“抢人大战”。有一种担心认为,“抢人大战”会不会变成一种零和游戏,如果人才被大城市“抢”走了,那小城市和农村怎么办?人口研究专家、携程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发表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
梁建章认为,这种担心混淆了一个基本概念:在人才与地区之间,成为根本的应当是前者而非后者。他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只有当每一个人才都有机会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无数个体的最大化汇总到一起,就会给整个国家带来发展机会。假如优秀人才更适合前往大城市发展,那就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机会。所以并不能简单用人才数量的变化把这个问题看成是零和游戏,而是应当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为什么说优秀人才会在大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梁建章认为,从整体上看,大城市能为人才创造更广的发展空间,因为大城市存在着“集聚效应。”比如在工业上,美国的汽车产业集中在底特律,日本汽车产业集中在名古屋,中国的电子工业聚集在广东南部和江苏地区。一个公司在地理上靠近上游和下游环节,可以降低许多成本,比如运输、采购和通信成本,进而形成中国制造的优势。
除此之外,很多高密度人口的大城市,还会在基础建设和服务领域形成集聚效应。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市场化的服务机构来说,一定是愿意把资源投入到可以服务更多人的方向。所以大城市总是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创新人才也需要集聚地。大城市不仅可以使人才与企业匹配,而且可以给更多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提供一起工作的机会。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的合作,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大城市的优势。
梁建章总结说,集聚效应是一种网络效应,如果一个地理区域成为一个产业的创新中心,那么这一中心的集聚效应将会趋向于自我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中心的增长会越来越大、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集聚效应的增强,世界各地的大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而小城市却已经在萎缩了。
——李翔知识内参
“粘人”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9个月以前的孩子以为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会把母亲的离开当成母亲永远消失。为了不让母亲消失,孩子会表现出“粘人”的特性,想尽一切办法紧紧地跟着母亲,即使困了也不肯睡觉,或者睡觉也要抱着,以此确认母亲的存在。在正常的养育方式下,因为与母亲短暂分离所产生的焦虑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家长不必为此过分担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尽量多陪孩子,尽量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建立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看护人的变动,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克服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也可以通过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孩子建立“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信念,缓解孩子与母亲分离产生的焦虑。
——塞尔玛·弗雷伯格《魔法岁月》| 良舟解读
“积极的苦痛”和“消极的苦痛”
所谓积极的苦痛,比如你一直努力上进,累死累活,但领导不赏识你,同事忌恨你,家人不理解你。所谓消极的苦痛,比如你担任了一个闲职,薪水很高,衣食无忧,但什么事都不派给你做,每天只是混吃等死。在王国维看来,积极的苦痛虽然很苦很痛,但因为你的心一直都在剧烈运动,非常顺应心的天性,所以苦痛当中包含着快乐的元素,而消极的苦痛违背了心的运动天性,所以其中并不包含快乐的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消极的苦痛比积极的苦痛更让人难以承受。人们为了解除消极的苦痛,用到了各种办法。这些办法统名之为“消遣”,由此产生出一切嗜好。
简言之:人有嗜好是出于消遣的目的,人要消遣是为了解除消极的苦痛。
——熊逸 54.1 | 《人间词话》的哲学基础(1):《人间嗜好之研究》
猫对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有些科学家相信,猫跟人之间还存在一种说不清楚的关系。咱们以前讲《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那一次的时候说过,有些动物被另一些东西寄生之后,会做出超出自己意愿的行为。
对猫来说,也有这样一种东西在。那是一种叫弓形虫的虫子,这个虫子看起来弯弯的,有点像是一张弓。这种虫子在很多动物身体里都会有,各种野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多一半儿都有它。但是,只有在猫的身体里,弓形虫才能繁殖后代。所以,无论生活在什么动物体内,它们都会想着要“移民”去猫那边。但是,想“移民”可没有那么容易,大多数弓形虫都没什么办法。唯独生活在老鼠体内的弓形虫有一个便利条件:你想,老鼠是猫的食物,要是被猫吃掉了,它体内的弓形虫不就自然而然进了猫的体内吗?
所以,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会出现一种奇怪的情况。其他老鼠是见了猫就躲,有多远躲多远;可这些老鼠却不怕猫,反而往猫面前凑——这可不是说这些老鼠胆儿大,而是受到了弓形虫的操纵。
考虑到这种情况,一些科学家做出了大胆的猜测,有些人特别热爱猫,会不会也和自己体内寄生有弓形虫有关呢——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那人和猫之间的关系或许就远不止驯化与被驯化那么简单咯!
当然,这个猜测有很大的玩笑成分,目前也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事实就是如此了,无论如何,可爱的猫咪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种贴心的陪伴。
心理定价:1元的东西,标价0.99元,真的有用吗?
刘润
定价这件事,不仅和“消费者剩余”有关,还和“消费者心理”有关。价格虽然只是个数字,但不同数字,能唤起不同的心理活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理定价。
大家都知道定价要比整数少一点,但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于是,北大教授刘德寰博士就在自由市场租了服装摊做实验,60元的牛仔裤他分别卖59、58、57,看效果。结果发现,你说59,他觉得是60,所以还价30;你说58,他觉得是50多,抹掉零头他还价25。最逗的是57,对方晕了,不理解57是怎么回事,觉得肯定是实价,只抹个零头还50。
天啊,为什么会这样?消费者面对价格时表现的智商,实在太“感人”了吧?
概念:心理定价
19世纪,心理物理学家就发现,人们对数字的“相对差异”非常敏感,但对“绝对大小”没有感觉。于是,就催生出一种定价策略:心理定价。
什么是心理定价?你一定听说过,同件商品标价1.99元,比标价2元卖得好。这就是心理定价中的尾数定价法。但心理定价策略,远不止尾数定价法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最常用的。
1. 尾数定价法
1元的东西,标价0.99元,10元的东西,标价9.9元,就是尾数定价法。尾数定价法的目的,就是让你觉得便宜,通常适用于基本生活用品。
很多人都问,0.99元,明显就是1元,消费者不傻吗?这真的有用吗?
美国Gumroad公司做过数据分析,同样的商品,定价0.99元,比定价1元多卖62.7%;定价1.99元,比定价2元多卖117%;定价2.99元,比定价3元多卖63%。
那定价3.80,和定价3.79呢?差别就不大。因为人们对小数点后的数字变化,感觉不大。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定价57元时,为什么消费者不好意思还价呢?因为57看上去太“精确”,人们觉得这一定是实价。这不是瞎说,是有研究证明的。
有位美国学者,做了个“我报价,你还价”的试验。我报价4998,你还多少?消费者会还价到4569。那我涨一点,报价5000元,你还多少?消费者会还价到更低的4158。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数字越整,水分越大。
2. 整数定价法
不是每件商品,都适合尾数定价法。比如礼品。
你会买99元的礼盒送未来岳父,还是100元的?大部分人会买100元的。因为,这显得你对岳父的重视。100元,就是比99元,高出一档。
再比如奢侈品。一套私人定制的西装,你定价9999.99元,还是1万元?定价1万元,彰显身份。我穿得可是万元西服。标价9999.99,让人感觉急于打折,一定不值钱。
3. 招徕定价法
珠海某商场,有一款3000元的打火机。人们都想看看,什么打火机,是不是镶了钻石,居然卖3000元。一看,挺失望,没啥特别嘛。可是,这只打火机旁边,3元的打火机,却卖疯了。
这3000元的打火机,就是在用“锚定效应”,招徕顾客。这就是招徕定价法。
4. 分割定价法
贵的东西,怎么让消费者觉得便宜?用更小的单位定价。
服务员,这个金戒指怎么卖?如果说:30万元/公斤。顾客立刻就被吓跑了。服务员只会说300元/克。
那只股票现在多少钱?20元一股。这么贵?很多人就不敢买了。那怎么办?拆股。一股拆两股,两股拆四股,四股拆八股,最好拆成100股。这样,每股就只有0.2元。股民会觉得,哇,这股票真便宜,应该有上涨空间,我赶紧再买点。
5. 错觉定价法
因为不同的比较,人们对数字很容易产生错觉。
你说“29元70个”的时候,顾客不一定觉得便宜。但如果你说“70个29元”,把价格放在较大的数右边的时候,顾客会产生“好便宜”的错觉。甚至,你只要说已经有“2387名顾客买了29元的这款产品”,这个毫无关联的大数字2387,都会让29元产生“很便宜”的错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