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寺传说|木鱼嘴里闪金光

作者: 泗四坊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13:37 被阅读438次
原文封存重发,完整系列故事

巍巍钟山脚下的大吴寺,左近伸出一拳头包,右近也伸出一拳头包。左右伸出的拳头包,形似法器木鱼,历来人们唤左边为大木鱼山,右边为小木鱼山。大、小木鱼山的下边就是大吴寺沟,越过此沟即是自右向左延伸的平岗,这平岗是杨泗坊高刘大岗。更远方,自左边伸出万岁仙山兜住了九曲弯环的三渡河,前后左右山形地貌把大吴寺重重环抱。

《木鱼嘴里闪金光》这是一则纪实故事。有名有姓可考,回想当年,消息传遍桐怀潜三县。虽则几十年过去了,大吴寺本地的长辈们记忆犹新,其后代一提此事,也说得眉飞色舞,晃若昨天。因涉隐私,此处只表姓,隐去名。

话说一九七三年中秋后,生产队里把中稻都收割归库了,农事只剩下秋种。大寨人三战狼窝掌,大吴寺人迎战木鱼山。

大小木鱼山相交处,地势平缓,正是砌坝造田上选之地,砌坝就要找石头窝开采石块。而大木鱼山阳边的石头嘴即大木鱼嘴的石头又近,石料又好。

农历九月十几里,朱某某,杨某某,徐某某三人,一人扶钢钎,两个人轮八镑锤,打着炮眼,头两天炸的石头是地表的,只能用于砌坝对垒子,炸到第三天,这石料就结实多了,炸一炮就等待清理好石头窝。

当朱某人撬起一平石板,轮锤的徐某杨某两位就发现石板下面有很亮的碎块,三人合力把石板抬到一边,朱某人捡起这亮亮的碎块用衣襟一擦,发现是银锭子,这下徐某杨某眼晴也雪亮了,三人比赛着把碎石头和土圪垯扒拉开了,褂子袋裤子袋尽塞得鼓鼓囊囊的,把个裤腰都拉沉到腿沟了。

一时间,抬石头的,砌石坝的,挑土的,凡是场地上上工的人一窝蜂地飞往炸坏了的木鱼嘴石头窝。你看,你推我搡,有的人干脆赖在碎石上不起来,再用手慢慢捏;有的用簸箕像捞鱼样兜着石头土块,倒在一边,叫老婆孩子翻找。

这一整天,大木鱼山像被雾霾笼罩,尘土飞扬。有的人顾不了肚子饿,中午都不回家,把大石头也全部抬走了,把碎石头和黄土像锅里炒菜样,翻来复去地都炒熟了。后来有人散布说,炸炮的三位各得银锭五六市斤,凡上工的人也都多少找到几锭或半块。

接连几个晚上,一些周边的人,打着电筒,于下半夜把木鱼嘴里的碎石头又翻了千千万万遍。这些人生怕当地人知道而拦截,个个又像做贼似的。据说,也有一位还淘出六锭银子,发了个横财。

这木鱼嘴里有宝藏的消息振动了周边。当时的地方领导和信用社领导第二天赶到大吴寺,先进行宣传。领导说这些银锭属于国家所有,大家要自动上缴国库。我们的老百姓真听话,也都各自拿出银锭,登记上缴给信用社。

一个月后,公社和信用社领导又奖励朱某徐某扬某,分别50元49元40元人民币。那个年代,一头肥猪也只卖到四十多元。这年朱某扬某徐某三家各自过个大肥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寻遍周边也不曾得到半边银锭,哪曾想,宝贝就在木鱼嘴石头缝里。

这真实的事件,也佐证了大吴寺高僧给皇后娘娘治病的故事所遗下的谒语:头到大吴寺,脚踏三渡河,何人能得到,三千八稻箩。

设若大木鱼嘴里银锭为一稻箩,那么还有三千零七稻箩元宝又去了那里呢?请看《大吴寺传说》合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吴寺传说|木鱼嘴里闪金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uj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