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起来一定是苦的吗?
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情况下,是的。
这个的“苦”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咖啡本身。我们之前说过,咖啡和所有其他的农产品一样,都会自带果实风味。
其实,苦也许并不是一个不好的味道,举个🌰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苦瓜、西柚,“苦”作为它们本身味道中的一种,也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另一种,则是因为咖啡豆的后期处理造成的。比如精制方式/烘焙程度/萃取等等。
随着对苦的理解和辨识度的提升,可以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像黑巧克力一样舒服的苦,品质不佳的苦,烘烤过头的焦苦........
但不是只有“苦”咖啡,好喝的咖啡也不一定“苦”。
那么,除了“苦”,是不是还总听有些人说,他们从咖啡里喝出了"好明显的柑橘!”“嗯,有坚果和黑巧克力”“淡淡的茉莉花香”.......这些风味你为什么喝不出来呢?
别着急,这一切的疑问,且听企鹅君细细道来~
(一)风味不等于味觉
我们的舌头能感知味道——“酸、甜、苦、咸、鲜”(“辣”不是味觉而是触觉哦,像皮肤被火灼烧的触感一样)。鼻子承担着嗅觉功能,而你不知道,鼻子除了闻香气外,当你吞咽食物之后,它也会发挥大用处!
来和鹅君玩个小游戏,上道具!眼罩+水果味棒棒糖
带上眼罩,捏住鼻子吃棒棒糖,来猜猜看是什么口味?恩…….(好像都差不多,甜,有点酸)
松开手用鼻子呼吸,熟悉的草莓、荔枝、水蜜桃香气扑面而来(再吃吃看,是不是不一样呢?)
当你调动所有的感官仔细去体会的时候,会发现那些味道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便能够迅速调取脑海中记忆的风味库与之对应。嗅觉、味觉和联想共同的运作结果,才是“风味”。
味道和香气千变万化的组合传递给你的感受,就是不同的食物吃起来会不一样的原因。
(二)为什么咖啡里能喝出水果味?
除了对苦味的敏感外,咖啡里最容易尝出来的是“酸”。
咖啡的酸也分很多层次个性,清爽的像柠檬,柔和的类似苹果......
嗯,依据上面味觉+嗅觉的组合公式,咖啡里的水果风味可以简单理解为:
那么我们从这“酸”来说说,到底哪些因素是什么影响了咖啡的风味?
其实从咖啡种子到一杯咖啡,有太多环节可能影响豆子的风味。企鹅君为你提炼最重要的4条。
1 | 产地:什么样的土壤养出什么样的豆
这一颗颗像樱桃一样的红果儿就是咖啡果实(coffee cherry)。它本来就是一种水果,因此具备天然的果酸,例如:柠檬酸、苹果酸。
不同的产区的豆子也有不同的个性。通常来说非洲豆,酸感明亮的像那里的阳光一样耀眼;而印度尼西亚的咖啡豆香味浓厚而酸度低。
2 | 海拔:豆子们不拼爹,拼海拔
如果咖啡豆的基因相同,一般来说,种植海拔越高豆子品质越好。高海拔产区的咖啡豆生长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一颗豆子妥妥的都是“肌肉”。
高海拔产区的咖啡,酸香物质较为丰富,果酸感比较强烈,所以通常产生的酸味比较舒服顺口,不刺激。
3 | 咖啡果的处理方法不同
这里的“处理”是指把咖啡果外面的果皮果肉去除,只留中间那颗绿色的种子的过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最常见的有日晒、水洗、蜜处理等三种后制处理方式。简单说,一般水洗处理的豆子酸味最重。
4 | 烘焙程度:你的咖啡几分熟
烘焙其实就是把生豆子烤熟的过程(像牛排一样),至于烤到几分熟合适,那就得看烘焙师的功力了。深烘也不一定不好喝噢,但是相对豆子烘焙的时间越长,酸味越少,烘焙得越深,苦味相对越明显。
(三)怎样才能尝出咖啡的天然风味?
包装袋上豆子的风味描述那么丰满,但为什么我们喝到的总是那么骨感?
告诉你一个加深风味印象最简单的方法 :有对比才有答案!
可以一次品尝两种风味差别很大的咖啡豆(选择不同产地或者不同烘焙度),也可以把一杯咖啡从热喝到冷。
▲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品尝咖啡,调动你的鼻子和舌头一起感受
我们一直以为品尝一杯咖啡是用味觉,其实鼻子远早于舌头来感受豆子的风味的哦~从你开始磨粉的那一刻,你就在感受扑面而来的咖啡香气。闻香后,再用舌头来感受咖啡本身的苦、酸、甜。舌头的不同部位对于味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让它全面洗个咖啡浴吧!
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喝不出来,而是一时间难以把喝到的味道细分与表达。大胆地多喝多体会就好。
再说,风味这回事儿因人而异。有人爱苦,有人喜酸,从来没有所谓对的风味。
比如天生爱醋如命的我没觉得肯尼亚酸(重口味选手),反而甘之如饴。所以喝咖啡的是否与其对着风味轮发呆,倒不如相信自己的舌头和鼻子,把重点放在喝咖啡这事儿本身。咖啡所蕴含的美好天然风味,是好咖啡最本质的乐趣之一,更是自然的馈赠。
我们做了下面的购买小贴士,平时买咖啡时(尤其是单品的手冲咖啡),照着买就可以感受到这些典型的咖啡风味哦!
不管怎样,找到自己爱的那一杯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吗?
文 | tintin
编辑 | 低电量&充电宝
设计 | 小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