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某位历史名人的故事,而成为名胜古迹的一栋建筑,并非少数。
『沈园』就是这样一个园林。沈园,又名“沈氏园”,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距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这里流传着南宋诗人陆游凄美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母舅女儿,表妹唐婉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唐琬出身名门,自幼聪明灵秀。唐婉的姑姑,是陆游的母亲,陆母以家传凤钗作为与唐家订亲的信物。
陆游二十岁时,二人结为伉俪,婚后如胶似漆、甜蜜无比。唐琬是书香大家的女儿,琴棋书画,富有才华,性子活泼,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礼教那一套,这使得陆母大为不满,经常叱喝她,唐琬不以为然,一笑置之,并不改正,这样陆母更加不满。
另外,陆游和唐婉情投意合,游玩嬉戏,婚后甚至不愿意去考取功名,这使得陆母认为唐婉使得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荒废学业,不思进取,误了前程。最后让陆母无法忍受的是,陆游唐婉婚后始终不能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陆母逼迫孝顺的陆游休掉了唐婉。
对陆母的这些说辞,个人看法陆游内心也是认可的。陆游说过,"才藻非女子事也".
如果陆游极力抗争,寡居的陆母对于自己儿子也不会过于苛责相逼。
如果按现下流行的说法,此时的陆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妈宝男。”一个巨婴。
虽然无奈,陆游按照自己母亲的意愿另娶王氏为妻。再这之前,不舍唐婉的陆游,另筑别院,金屋藏娇,但很快被陆母察觉,再次棒打鸳鸯。
而终日以泪洗面的唐婉,希望破灭,在唐家人安排下,嫁给了对自己情有独钟的赵家人赵士程。
十年时光,匆匆而过。
某个春日,大户沈氏园内,仕途不得志的陆游满怀心事的散步,不料却遇见了唐婉。此时唐婉已是赵妇。唐婉风采依旧,语笑嫣然,和赵士程结伴同行。抑郁寡欢的陆游黯然转身。唐婉也看到了十年不见的陆游,初婚时甜蜜时光再次泛起。在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唐婉差家仆给陆游送去了酒菜。
感慨万分,悔恨交集的陆游挥笔在沈园写下 《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千古绝唱的《钗头凤》,打垮了唐婉
唐琬再次来到沈园时,看到了陆游的这首题词,感慨万千中,和了一阕《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同年秋,唐婉愁怨难解,一病不起,终因愁怨难解,郁郁而终!
唐婉的离世,对陆游是个沉重的打击,即使到了垂暮之年,对唐婉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多年以后,六十七岁的陆游重游沈园,此时的沈园三易其主。自己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墙壁还在,只是物是人非,佳人不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的陆游写下:《禹迹》
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唐婉去世四十年,七十五岁的陆游,因“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再次重游沈园,写下《沈园》两手诗: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晚年的陆游,干脆就住在沈园附近,每个春日,必去沈园,追思那年,偶遇唐婉的片段记忆,凭吊不可追回的时光。
八十二岁陆游,某夜梦游沈园,醒来悲不自禁,写下《梦游沈家园》: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年迈的陆游,彻夜难眠,于是再游沈园,写诗一首:
城南亭榭锁闲坊,
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
尔来谁为拂颓墙?
八十四岁,陆游已感觉到时日无多,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追思怀远,作《春游》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一个男人的爱情,能持续多久,陆游给出了答案。
但这一切,已经香消玉殒的唐婉,又怎能知道。
其实在陆游和唐婉流传了千年爱情故事的背后,另外一个人,同样专一,痴情。不同的是,他还有着陆游身上没有的“包容”。
这个人身上散发着爱的光泽,千百年来他在陆、唐二人耀眼的光辉里,鲜为人知,但看过他在唐、陆之间的所作所为,此人更是温润如玉,专情守一的痴男儿真男儿,
以至于,不得不为这『忆沈园』,再单独另作一文,把这段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段爱情悲剧片,完整地呈现给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