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雪秀在柯景泉自己的屋子里,把在山麓上面看到美丽的山茶花告诉父亲。
"雪秀,你如果这么喜欢山茶花就得早上起来看,那时候早上的晨雾和霜冻把山茶花罩在里面,就像是水彩的画,美得无法形容。"
父亲半真半假笑着对女儿说,"可那样的话,得住下来。你愿意住下来吧?"
"可是……"雪秀不知道如何回答父亲。单独留下来与父亲一起赏花,她觉得有点儿无趣。
"如果春子愿意的话,我倒非常高兴。"女儿想了想,这么回答父亲。
"女儿不喜欢爸爸了?"
"爸爸,"雪秀干脆直爽地告诉父亲,"赏花是玩嘛,要是万一我做错什么说错什么,您会板起脸教训我,那样就扫兴了。"
"噢?"父亲看着女儿。还真的让女儿的话噎住了。
郑婆娘过来叫他们过去吃饭。
还未进屋,闻到诱人垂涎的饭菜香。
一桌子菜,摆得满满的。除了刚刚从湖里打捞上来辣子鱼,和薯粉红萝卜丝、油豆腐竽头、冬笋肉丝。
还有一碗堆得很高的蒜苗熬肉,和用瓦煲罐盛的一大罐清乐汤。
蒜苗熬肉,是冬塘用来招待贵客一道主要的菜。先把一整块肉放入沸水水中煮透,再捞出来沥干。然后切成三四指宽厚薄片,在油锅里放入蒜苗大爆炒几下,洒一点水,烧干,淋上酱油。
清乐汤是冬塘民间酒席上必不可少的汤汁。用少许冷水将薯粉化开,倒入鸡蛋、豆腐丝、食用菌、枸杞、薏米、葡萄干、花生米、莲子等煮沸的汤汁中,搅匀,调味之后即可食用。
"老王的菜我已经留着,你们尽管吃。"郑婆娘招呼春子雪秀道。
她为带春子雪秀进山的拖拉机手老王留有饭菜。
"哎哟,刚才吃了三个糍粑,撑饱了。已经吃不下了呀。"雪秀面对一桌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菜肴说。
"你刚才不是爬上山了吧?有力气也该消化了。"郑婆娘不理解三个糍粑就能把一个快要长成大姑娘撑饱。
"她就往上走了几步,爬不动了。"春子告诉郑婆娘道。
"我这三个女儿,吃饭象猫一样,嘴巴不停,一次只是一点一点儿。"柯景泉对郑婆娘笑着说。
"哎哟,女孩子呗,都是这样嘛。我小兰现在还是这样,一次吃一点儿,过一会又找东西吃了。她现在工作了,口袋里饼干总有兜着。"
说完她转过头对春子笑说,
"春子你以后去染织厂,就摸她口袋,肯定有吃的。"
春子只是笑着,看柯景泉与郑婆娘说话。
"春子不会呀。我去搜口袋还差不多,可那多不礼貌啊。"雪秀像个小孩子一样笑着说。
"什么礼貌不礼貌的?要不是春子爸周书记,她那想进纺织厂,日不晒雨不淋,一个月三十几块钱。别说几块饼干,一担也不够。"郑婆娘快言快语。
这时,郑渔夫收完好渔网回来,在门口就嚷嚷道:
"哎呀,好香的一桌菜。春子呀雪秀妹子,今天大叔要感谢你们。我很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菜了,也很久不记得还有这么好的菜了。快点吃吧。要不然肚子就写大字报了。"
他坐下来,连连招呼春子雪秀后,毫不客气端起碗就先吃起来。
"写大字报?肚子还能写大字报?哈哈哈……笑死我了。"
吃完饭后雪秀和春子来到湖边,她想起郑渔夫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夫妇就是这样打笑取乐在这深山老林过日子。就像居住在崇山峻岭里的少数民族唱歌跳舞一样,自娱自乐。要不然,单是劳动,这山里独户人家的,生活就会很乏味。"
柯景泉以自己的理解告诉女儿和春子。
春子伫立在湖边,他觉得父亲把郑渔夫大儿子和女儿从这里送出山外是应该的,可郑渔夫一家人却把父亲当作是对他们莫大的恩赐。
"春子,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知道么?"
柯景泉突然朝春子问。
"先生很喜欢冬湖?"春子抬起头,猛然问望着自己让他敬重的柯景泉。
祖父说,李太白这篇古文所描述的梦境,是一幅绝美的风景图。
图中温暖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色把人们召唤,大自然将斑斓缤纷的锦绣风光向人们展现。人们纵情于山水,既没有功德名利的恩宠,也没有悲伤苦痛的屈侮。
眼前的湖水碧波荡漾,想必是柯景泉面对女儿和春子来临心情的喜悦与安宁。他希望会吟诵诗词的春子,现在于湖畔伫立眺望这份美好的景致时,呤诵出这首一如自己心境的诗词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春子背诵完,柯景泉对女儿说:
"雪秀,你要是读过这些古文你的内心就会温馨而平静,在心底里你就会拥有一个很美好的世界,不屑于人世间任何的艰难坎坷。"
24)
拖拉机手老王给郑渔夫顺便带来一大捆柴火,好多都可以当木材或木板可以制做家什用。
他喘着粗气把肩上一捆柴火猛地一下掷到地上。
“唉呀,你轻一点吧。"
郑婆娘想制止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捆丢在路边,你拉扳车去拉吧。有一根木头至少是八寸粗。"
老王一边喘气一边说。
"那得付钱给你吧?"郑婆娘看着木材满心欢喜地问。
"你给我做坛酒就是了。"老王也不客套。
"这样好的木块当柴火烧,多浪费啊。做个柜子打口箱子都是上好的木料。"
郑渔夫走出来,看了心疼地说,"下次你还得给我带多几捆,那些林场没用的树头尾巴,你尽管拉来,就丟在路边,反正这山里就我一户人家。丟在路上没人要的都是我家的。"
"算了吧。我拉这些送给你家的都是偷偷摸摸。林场老梁不好说话,他盯着我呢。除了周书记和他自个,哪怕这些木材堆在山里沤烂,他都不给我拉。"
老王边说边朝屋里走去。
“老梁那人不好说话,总是板着脸,好像谁都欠他一样。我是从来不去林场,懒得去倒脸。"
郑渔夫把柴火扛起,先靠在屋外墙一角。
"他要不是周书记,早撤职批斗了。去年夏让人举报他把林场的树拉回家。周书记让他把树拉回来,狠狠批评他一顿,有人看见他跪在周书记面前哭。这事就过去了。要是换了其他人,你看了,丟官不说,还得去坐牢哩。只是遇到了周书记是个好人。放过了他,还一样当场长,要是从身上割块肉感谢周书记都不为过啊。"
郑婆娘不计给老梁丢丑的面子,她想春子和雪秀也不会把自己的话说出去。
"周书记菩萨心心肠,不会与人过意不去!小时候没娘,受过一段苦,上面俩个兄长年轻轻一下就没了,父亲急成了懵懂人。大伯和堂哥让人打死。家里出了那么多事情,晓得寒苦。他不会做让人下脸伤心的事。除非是拿了刀子杀了人,那真正是到了没法子的时候。"
郑婆娘叙说春子家的家史,把给老王留着的饭菜端出来,摆在老王面前的桌面上。
吃饱喝足之后的老王要回去了,郑渔夫和柯景泉一人扛一麻袋菜赶在前面走,先送到车上。
郑渔夫夫妇还是给春子雪秀带去一麻袋菜。一些土特产把他们俩人的书包乱七八遭地挤得鼓鼓的。
送给老王的土特产和菜老王自己拾掇着。他也是山里人,他说家里有的就不要了。他尽拣他家没有的:竹笋和干鱼片拿得最多。
春子和雪秀跟在郑婆娘老王他们后面。
郑婆娘和老王他们俩个在前面边走边说:
"我们住山里的人,从来不砍树都是捡柴火烧。这样山林才保得住。过二天开车过来,得替我把麻布袋送来呀。"
"我去粮站拿多几个来。"
"那就好。最好帮我拿二个面粉袋,给打渔人做套衣服。"
"那你让春子去拿吧。我拿不到呀。"
“你不是常进城拉面粉嘛。"
"可那是装满的面粉袋呀。"
"那也是。总不能把面粉空了,把布袋拿回家吧。那还不如把面粉一起扛回家。"
“那拖拉机开不成,去牢里蹲了……走吧。"
"春子妈上不久……"郑婆娘把下半句咽下去了。
春子妈上不久给了她二个。她知道不能对外说,那是粮站的公用物品。
郑渔夫夫妇和柯景泉直把春子雪秀送到叉路口车旁边,大家停住了脚步。
老王先爬上车厢,把郑渔夫送给自己和春子家二袋菜放在车厢上面。
郑渔夫从车后的另一侧爬到车厢里看,一看车厢里还堆着半车厢木柴。他扛起一捆要丢下时,老王叫住他: "喂那是给春子家的和公社饭堂的。"
"我就拿公社饭堂的吧。"郑渔夫嘿嘿笑着,还是从车上卸下一捆木柴来:
"春子呀,我是拿公社饭堂的,你家的我可不敢拿。" 他朝春子嘿嘿地笑着说。
"叔,你就拿我家吧。我老爷说你的木炭好烧。"春子仰头朝车厢上的郑渔夫告诉他道。
"唉呀,你这孩子怎不早说。要不你们等会,我把柴火拉回去马上送木炭来。"郑渔夫把柴火丢下一捆后,自己跳下了车。
"走吧。我得赶紧走了。要不进了城赶回来就天黑了。还是你送去吧。要不过些日子放我车上我带给春子家。"老王把拖拉机突突地发动着。
郑婆娘还恋恋不舍拉着雪秀手说话。刚才老王来喊春子雪秀时,她走得太急,临走时又从土里扯一把蒜放在春子的麻布袋里,顾不上揩擦手上的泥土,让郑渔夫看到了,就直接对她说道:
“把手上的泥巴擦擦吧,邋里邋遢的,弄脏了姑娘的手啊。"
"怎么还有泥巴?刚才擦过了呀。"
郑婆娘说,又把手往前身衣角上擦了擦,不忘反讽郑渔夫一句:"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嫁给邋里邋遢的汉子,能不邋遢吗?"
"嘿嘿,春子你长大千万不要讨个嘴巴不饶人的婆娘啊。"郑渔夫让自己的婆娘嘲讽,转身朝春子笑道说。
四个壮劳力,包括柯景泉,手脚不停,不用种田,光是作土种菜,就有比三个人吃的多出好几倍的菜。
大儿子郑大龙和女儿郑小兰一个月有四十三十几元工资,俩人每月发工资给自己留点零用,剩下大半交给家里,也有用不完的钱。
现在郑渔夫的家境在冬塘算是很优裕的了。
(上集完,谢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