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字,是为了总结这半年多的经历,也给有类似想法的家长们一点参考。
一 缘起
14年,孩子爸爸计划15年到美国访学一年。那时孩子还小,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语言天赋,而且我们并不热衷于过早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所以也没有让他“游学”的想法,甚至一直感叹如果访学计划可以推迟两年就更好。直到有一天,孩子爸爸说,同事的孩子在美国待了半年,回来之后原版动画片可以全部看懂,我才有点心动。于是和家里商量,得到长辈支持后就开始为全家人办理签证,购买机票,一步步计划起来了。
二 过程
孩子爸爸是15年10月底开始访学的,我和孩子是16年1月份(我的工作单位开始放假)再过去。虽然耽误了几个月,但我们仍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安排。相比起一家人一起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倒时差,租房子,以及各种生活不便,孩子爸爸在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帮我们找到合适的住处,而且一下飞机很快就可以安顿下来了。于是,刚满3岁的小朋友开始了第一次长途飞行。
既然要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纯英语的环境,对小朋友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上幼儿园。虽然当地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幼儿园,但是我们对入园的情况仍然估计不足,加之国外多数机构都需要提前很长时间预约(这也不是我们国人的习惯),一开始入园并不顺利。孩子爸爸在我们到达之前开始寻找住处附近的幼儿园,被告知均满,或者错过了报名时间(通常圣诞假期之后孩子们就入学了),只能等待6月份的名额。我们显然等不起。在一次次失望地挂掉电话后,我们又抱着一线希望去了几家幼儿园参观,然后见缝插针地去给他补打疫苗(事实证明这个年纪去并不需要补打,国内疫苗足够)和体检(部分学校需要这些材料,特别是公立学校)。就在我们快要失去信心时,有一家home-based的私立幼儿园打来电话,问我们是不是有兴趣参加幼儿园的tour。我们马上赶了过去。幼儿园半天学制,秉承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一户人家的一层,规模很小,政府规定每个时间段只能招收不超过12个幼儿入园,当时每周只有两个上午的spot。尽管费用比上5天高出很多,但时间比金钱宝贵,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小朋友由此开始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虽然我们俩的英语口语都不差,但因为担心口音问题仍没有教过小朋友英语,他仅有的语言储备就是告诉老师要pee pee或者poo poo。一下子把他扔进语言完全不通的环境里,我们一开始很担心他的适应问题。没想到除了第一天不愿意上厕所,他马上喜欢上了这个幼儿园,每次都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又舍不得离开。虽然我们觉得他几乎什么都听不懂,但一定玩得很high。
两周后(也就是上了4个半天的幼儿园),因为要上班,我回国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到了美国“接班”。这是我们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之后每次视频聊天,我最关心的是他学到了多少英语。孩子爸爸第一个反馈是在我回国后一周,说小朋友告诉他幼儿园里吃了“葡萄”和“cracker”,也就是对于他不知道的东西,他直接用了英语。之后的几个月似乎进度并不明显,仍然停留在几个单词的水平,除了“Hello”和“Bye bye”,说得最多的就是小朋友之间抢玩具用的“Stop it”。我几乎都灰心了,觉得效果不如想象中好。今年7月底,我放假来到美国,此时小朋友也结束了5个月的幼儿园学习。随后我们在美国小住一段,9月回国上幼儿园。
三 得
1. 英语: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与孩子在美国的一个多月间,明显感觉到了他语言的进步。从一个单词都不会的小家伙,到可以说一些非常简单的短句,词汇量增加了不少,偶尔还会冒出几个意想不到的单词,对于他喜欢的汽车,甚至可以说出一堆我都不知道的单词。但我觉得仍达不到“听懂原版动画片”的程度,当然一方面他几乎不看电视,另一方面也无从检验。会的虽然不多,但能说的部分发音很标准。路遇外国人(好吧,其实在当地我们才是“外国人”),他会主动说英语。吸收新的英语单词与句子的速度也比较快。
我们会给他读一些绘本,然后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叽里呱啦往下念。但是他没有语法的概念,句子结构往往不完整,可能在他的概念里只有单词。
回国之后,他也会和外国人讲英语,但使用机会明显减少了。幼儿园里最喜欢的课程也是英语课,第一周把英语课本拿回家,他就自己翻着看着图片念完了。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接触英语环境的时间仍然不多。所谓“沉浸式”,也仅仅是每周几次,每次3个小时而已,而且这3个小时他多半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2. 生活:国外的空气和水质都比较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天空很蓝,水喝起来也比较甘甜无异味。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口感也更好一些。但是美国转基因的食物很多,根据当地法规也无需标明,对我们而言好处是东西更好吃,但如果介意转基因的话就只能花更多代价购买有机食品了。好在美国的有机食品也不像国内漫天要价,只是比普通食物价格略高而已。
3. 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幼儿园,每次都迫不及待要上学。我们猜想,主要是因为幼儿园自由,有宽敞的活动场所(室外有滑梯、小沙坑、小水塘、小房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我们初到一个地方,也没有带什么玩具)。幼儿园会让小朋友玩一些小实验,根据季节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幼儿园老师不多,director很有经验,每个月也会给我们发邮件,告知这个月主要的活动内容。为了增加家长间的沟通,幼儿园每个月会组织potluck,偶尔也有家长会请同学一起为孩子庆祝生日,组织聚会活动。不知道国内和国外的幼儿园具体差别是什么,但是上了两天小朋友就吵着说要上美国的幼儿园,我们一开始描绘的美好情景似乎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4. 玩伴:小小孩都喜欢和大小孩玩,但是在国内的情形是大小孩喜欢和更大的孩子玩,因此小朋友经常受挫。可能因为美国有很多多子家庭,在商店里、游乐场里遇到的大小孩都愿意和小小孩玩,有些黑人小孩还会手舞足蹈逗小朋友,而且孩子们大多都很愿意share。总之,孩子们之间无论皮色种族都很友好。
5. 公共设施:美国号称“儿童的天堂”,带着小孩果然有很多便利。超市购物,有人会让你先结账;机场安检,有优先通道;公交车上,司机会倾斜车身让孩子便于上下车(对于残疾人和老人也一样);走在路上,会有人主动和孩子打招呼,让孩子玩玩小狗;更不用说随处可见的图书馆和儿童游乐设施(虽然大多都很简单)了,偶尔还有街头艺人玩大泡泡之类逗小孩。如果碰到警察和消防员,他们会主动让孩子参观消防车或者其他装备,忙不迭地演示解说,瞬间又变戏法似得掏出一些sticker或者塑料安全帽给小朋友。我们在华盛顿机场碰到一个荷枪实弹的警察,甚至把自己的badge给了小朋友。这可是个real one,不是那些贴着 junior officer的塑料制品。美国还有很多公共设施或者展览是对孩子免费的,有数不清的寓教于乐场所,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有玩不尽的地方。
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设施都很好,不仅针对儿童有各种读书活动,针对成人和老人也有各种活动,比如读书交流、影视欣赏、手工编织、电脑技能等。不同的图书馆活动内容和时间都不同,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分开设置,因此在小朋友初到美国没上学的日子,我们就带着他到处混图书馆。而传说中的开车半小时必定有一个图书馆确实不假,我们坐公交车加步行半小时的距离就有两个图书馆,分数不同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都有儿童区,摆着数不清的绘本,装饰也很符合儿童的心理。馆内设备很好,电脑全是触摸屏,真皮沙发的大小刚好够妈妈和孩子挤在一起读书。同一个图书馆系统的书是可以互借互还的,凭任何身份证明就可以办借书卡(我们就用的护照),一次可以借多本,还可以网上续借,非常方便。据说每年还有图书馆的送书日,美国家庭往往拉着小推车把书装回家。在那边半年,我们也收获了一些绘本,无奈书本太重没法带回来。博物馆更不用说,针对儿童的区域绝对是可以让孩子们尖叫的地方。总之,外部环境对孩子来说非常友好。
半年美国幼儿园,值?不值?(这样的书店孩子怎么会不爱)
四 失
1. 经济:或许有人会觉得我把这点放在第一条显得很可笑。现在很多家庭可以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惜血本,我们这么写似乎很另类。事实上,我们租住的地区消费和税收很高,光光房租就超出了我们两人每个月的收入之和,更不用说其他吃穿用度和小朋友的学费。所以对于别人轻描淡写地说“你们怎么不买辆车啊”、“呀,去美国买爱疯”之类的话,我们也只能呵呵。其实对于美国人,基本生活用品的成本并不高,但相对于我们在国内就显得微薄的收入,再把一切都加税乘以利率,费用就节节攀升了。
2. 幼儿园的选择:总的来说,对于幼儿园的选择我们还是仓促了一些,当然当时的情况是没得选择。这个幼儿园聚集了多国访问学者的孩子,流动性很大,孩子们的语言也非常混杂,整个幼儿园“族群化”现象很“严重”。据说我们小朋友一开始和一个墨西哥孩子玩得不错,那个孩子回国后便和几位日韩小朋友玩。人类这种对肤色的认同真是天然的。这也造成了小朋友无法最大程度接触英语国家的孩子。除去这一点,我们对于幼儿园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美国孩子居多的幼儿园会不会有所改善呢?我们也不得而知。
3. 健康:可以让小朋友在国外待这么长时间,对于家中长辈的支持分不开。对于早把英语忘光的一代人,让他们生活在没有朋友语言不通的环境中,还要处理各种生活琐事,确实非常不易。而带小朋友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长辈身体状况好,这是再好不过,如果身体不好,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带来的各种不便又是新的挑战。同时,小朋友在美国那么长时间,我们也无不担心是不是会感冒发烧或者有什么意外情况。可以说,一家人的健康问题是我们最最担心的。事实证明,体力的付出和心理的负担,种种劳累确实超过了在国内可能有的负荷,即便是我自己也要在小朋友睡觉后与国内保持无时差的工作,行程结束后大家都非常劳累。
4. 亲子分离:对于一个working mother来说,我最纠结的是让小朋友和我分开那么久,与让他接触一个英语环境,孰轻孰重,真的很难抉择。都说分开半个月就算是重度分离了,何况这是将近半年的时间。小朋友到底有多想念妈妈,这个无从而知,我倒是经历了一番煎熬。不过也感谢这段非常自由的时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些愿望,同样过得非常充实。
5. 文化壁垒:要想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半年时间远远不够。即使是非常接受西方文化的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也难免带着东方思维。虽然各个地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众多,出于临时居住的想法和各种不便利,我们也无法一一参加。同样回国之后,我们又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细节在此就不赘述了。
半年美国幼儿园,值?不值?(喜欢的书店)
五 思考与经验
以下全是个人观点,英语学习经验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和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家长。不喜勿喷。
1. 英语口音真的那么重要吗?
对于这个问题,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曾经也认为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口语都不差,但毕竟没有长期海外经历,达不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因此一直不敢教小朋友,担心给了不好的示范和启蒙。但是这次经历之后,我本人反倒是对这个问题释然了。一方面,我们说普通话都难保完全没有地方口音,有时候听听带点北方口音的相声小品反而觉得更有味道,为何不允许说英语带口音呢;另一方面,在美国接触一些当地人,他们的英语也难保没有口音(比如著名的德州口音)。在国内,我们对老外讲中文带着奇怪的腔调都可以接受,为什么认为老外不能接受我们讲带口音的英语呢?讲真,我倒是觉得,对英语口音苛刻的其实是中国人自己:担心自己讲着不标准的英语就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就不能被当地人接受,而国内近几年的“口音崇拜”更是有增无减。事实上,只要能听懂,美国人根本不care你的口音。而美国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对中国人抱有好感的,他们认为中国人勤劳聪明(碰到好几个小朋友都说要来中国看看,要学中文),一旦对你产生了信任就会把你当成很好的朋友,口音根本不会为你减分;但对于那些骨子里有歧视基因的人,再好的口音也不会增加他对你的好感,顶多认为你是个华裔而已。
真正帮助你融入美国生活的,不是你的口音,而是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抛开文化自卑。英语发音确实重要,有纯正的口音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没有条件学习到纯正的口音,就努力做到发音标准,带点口音是可以接受的。
2. 值?不值?
抛开对口音的纠结之后,我们也开始和小朋友说英语了,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趟行程值不值的问题。
值不值,其实完全是一个个人感受和个人能力的问题。比如我们俩都不懂音乐,如果给小朋友报一个音乐班,我们就会觉得值得。但现在市面上动辄2万多的英语培训班我们就不会考虑,因为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和孩子对话,加上一些免费资源和软件,足够目前的学习(当然在不care口音的前提下)。同样,自己有一项技能的父母就可能不会在这一方面为孩子启蒙过多投资,但对其他领域的投入可能就心甘情愿。
前文已经分析了很多此行利弊,我相信除了上述几点,对小朋友深层次的影响还有,有些也是触动我们家长的,只是不宜在此文中一一罗列。这些影响虽然现在无法表现出来,但相信在以后会慢慢显现。
3. 发音?口音?
如果父母自己带着孩子学英语,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家长,我认为需要经历三个层次。
首先是发音。个人认为,对于可以说标准普通话的中国人而言,除了极个别辅音,我们几乎都可以达到英语发音标准。现在市面上英语学习资料很多,也可以通过学习phonetics正音。
其次是一些英语发音的习惯,这也是中国人突破中国口音的初阶阶段,比如连读、爆破音、浊化等。正规的phonetics书中都会涉及,通过多听多练就会找到感觉,自然就会说出来了。
最后一个层次是口音。对于非native speaker来说会比较难,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不是必要的部分了,所以做到前面两个层次就可以放心和孩子对话。孩子的舌头比大人软,模仿能力也更强,他们会找到自己更喜欢的发音。
4. 经验
a. 如果想让小朋友出国学习,需要至少提前半年规划,通过网络寻找适合的学校,递交申请,否则很难在这个讲究预约的国家找到spot(这是我们的经验,不知道是否适合其他地区)。
b. 如果可以,到一个新的地方,最好家里有人打前战,毕竟带着孩子会有很多不便。
c. 个人经验,不要指望着看原版动画片就能让孩子学好英语。看动画片时孩子只会关注情节,对英语的吸收率实际不高,除非一集反复看(大人看美剧同理)。
d. 如果可以,不要直接把一点英语都不懂的孩子丢进英语环境中。这是我们的教训,至少我一直认为,如果在上学之前他就懂一些英语,学习效率会更高。
e. 不要期待学了2个月孩子就能开口说(一些有语言天赋的孩子除外)。我们在华盛顿遇到两位家长,暑假把刚上完小班的孩子带来上幼儿园,两个月下来孩子就是不肯开口,很是着急。其实这种焦虑我们也有过,小朋友是在3-4个月之后才开始慢慢说得多一些,但到现在还是停留在单词为主的阶段。所以,时间的积累很重要。家长也要耐心,要坚持(P.S. 华盛顿博物馆暴多,真的是非常适合带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孩子来,待上一个月慢慢看都不嫌多。希望几年后可以找志同道合的爸爸妈妈组团)。
f. 也不要指望培训班一周2次课就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口语水平。这样的强度,一周下来也不会超过3个小时,投入实在太少。孩子的英语学习家长一定要参与,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和孩子对话才能帮助孩子巩固,孩子才真正会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