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妨每天早上照镜子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红吗?如今,互联网带来海量的内容也带来海量的内容生产者。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甚至是网络内容的原创提供者数以万计。拼出头的功成名就而成为草根名人,但问题是能出头的能有几个人?
你是一个网络作者,或者是个内容、视频,小说等自媒体生产者,辛苦写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推广。但收获寥寥,没有粉丝,没有打赏,影响力小到忽略不计。看到别的网红打个咳嗽都能招来粉丝问寒嘘暖,你的烦恼根源来自互联网。但实际上,互联网早就告诉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在互联网创造出的很多概念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长尾理论」。这就是一个「小概率」战胜「主流」,「冷门」战胜」畅销「的理论。以前传统的主流观点里盛行二八法则,20% 的货品提供 80% 的利润。20% 的作者拿走行业里 80% 的稿费。如果你挤不进去 20% 的精华作者,那么剩下的 80% 都是永无出头的垃圾。
但长尾理论严厉反驳这点,长尾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实际上,你所提供的任何一样东西,最后都有人乐意买单。
你出产再冷门的内容,在互联网的大基数下,都能收获有受众。只不过,他们可能就那么几个人,没有像那些脑残粉一样热烈回应你。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存在。
想一想亚马逊,如果它只卖畅销书和普通书店有什么区别?你想买《乔布斯传》,无论在机场在乡下的书店,都能轻松买到。但你可以在亚马逊买到去年、前年甚至一万年前的畅销或冷门书。而那些普通的书店因为库存压力已经撤掉,再铺上今年的新书。你之所以能在亚马逊买到一些巨冷门的书的原因,是你可以搜索到它的页面。
因此,只要你在网络发布了内容,就可以给自己打下定心针:我已经有了让别人知道我的前提。那么接下来,我就该争取粉丝了。
长尾理论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吸取粉丝:
只要你把尾巴(作品)伸得足够长,你总能扫落点东西下来。「
如果你自认没有影响力,自认没有粉丝——这不代表你是真正的冷门作者,你只是「尾巴」伸得不够长。我们可以把粉丝和作品画成以下的图形。
简单来说,假如你写了一部小说,最好的情况就是名利双收:高价出版后卖出 IP 无数读者哭着喊着求迎娶。另一种情况就是,出版是痴人说梦,你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甚至都没有几个读者留言。但相信我,你很可能只有很少的读者留言,绝对不会没有读者留言。因为长尾理论的这条线,绝对不会能趋向于零。而在统计学中,这种形状的曲线被称为「长尾分布」。
拿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举例,有网络作者写了 200 万字的小说,收入二百元,评论就几十个人,甚至有些作品于都没法入 V。你可能赚不到钱,但绝对不会零评论。无论如何,都能收到一个不咸不淡的「等更新」,「写的挺好」。
你并不是传说中的扑街作者,实际上你只是冷门作者。而你接下来要做的很简单,把你的冷门作品继续写下去,「长尾理论」教给你绝对不能放弃。
冷门不代表「没有受众」,冷门只代表着」受众小「。而你要的做事情是「继续开辟细分市场」。
互联网创造的这个热门时代,需要大热点来刺激消费,但热门领域也不过是表面光鲜,正与无数大大小小的细分市场展开竞争。而消费者,也就是读者,也越来越追捧迷你市场和迷你明星。
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下一个迷你明星?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做下去。你写一篇文章,会带给你一个一个读者。而等你开始写第二篇文章,该读者会出于粘性继续看你第二篇文章。而你第二篇文章也会带来新的读者,他们会去看你以前的作品。你写一篇小说,只可能收获 10 个读者,赚 10 块钱。写第二篇小说会收获总共 20 个读者,赚 20 块钱。但那 10 个新增读者会为你第一篇小说再捐献 10 块钱,也就是说你会赚 30 元钱。你的读者虽然不会爆炸性增长,但会随着你每篇新作品的完成而增加。而你的读者一旦互相结识,会带给你更多的收入和影响力。
「立基产品其实一直存在,随着接触它们的成本迅速降低。它们突然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文化和经济力量。」
其实做大热门也没什么不好。任何行业或者零售商都有经济极限。他们会在某个高点后进行取舍,就是所谓的」战略转折「。曾经的胜者转盈为亏,诺基亚就是其中一个。如果你想永远在热门中遥遥领先,必须紧盯着曲线的最左点,不停猜测什么东西能挤出这个行业。
当然,原创者不同于公司。很多作家只想创造,很多音乐家只想唱歌,很多摄影师只想派出好作品。但是对于原创者来说,我们可以在超级巨星遥不可及的顶点到默默无闻长尾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我认为互联网提供了平台,而只要你努力继续创造,在传播能力下会获得读者。而把读者培养为粉丝,在他们的财力支援下清清白白的生活,为自己开创一条成功的原创之道,是绝对有可能的。
再说一遍,长尾不会接近于零!你只是冷门,你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里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战兢兢做个广告 ==
个人的公众号,不是淘宝店主 T__ T
网友评论
同时,欢迎关注我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