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一种追求叫真实活生生资源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作者: 阿团Atom | 来源:发表于2015-04-04 10:59 被阅读66254次

       “书籍是世界珍贵的财富,是世世代代和一切国家最好的继承。最古老和最优秀的书籍自然而然地、合情合理地占据着每一所房子里的书架。它们没有自己的利益与诉求,但是在它们给读者以启迪和激励的时候,读者的常识使他不会拒绝书籍。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书籍的作者者是天生的极富魅力的精英分子,对人类发挥着比帝王们更大的影响 。当目不识丁的、也许还是鄙视一切的商人,通过魄力和勤奋挣得了垂涎已久的闲暇和衣食无忧的生活,进入了财富和时尚的圈子 以后,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转向那更高的然而却难以企及的知识和财富的圈子,这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文化的残缺,以及他一切财富的空虚无用;于是他不遗余力地要使子女获得知识文化,他深刻地感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从而证明了他的明智;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家族的缔造者。”

                                                                                     ——《瓦尔登湖》

      杨绛先生曾对年轻人有过这样的一番警醒: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语言和思维是一个信号,我们通过语言与思维来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愿,语言与现世有联系。但是它们也同样很危险,如果我们将语言和思维与现世相混淆,就会为语言所控,为思维所限而无法从语言与思维所构造的虚无之中脱身。

       有一种心理问题,称作“思维反刍”,即不停地做理论推想,设想各种无法验证的可能性,没法停下来。

        “有个来访者从初中开始设想:“如果石头有生命会怎么样?”“我们怎么就知道石头没生命呢?”他不停根据这个假设做理论推演,最后得了强迫性思维。另一个学生,学了一些基础哲学课后,不停设想物质和精神相互作用,物质的最终归宿,想得整个人都虚无了。”《禅与摩托车艺术》的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因为思考物质与精神之类的问题,备受折磨,后来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终于当他不在执着于自己的理论时,他反而解脱了。①

“这些‘思考者’都觉得自己在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但都不会去读哲学书或者资料,全靠脑子‘干想’。” ②

      以上几段材料看后,自觉躺枪无数,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整天就想来想去,想宇宙,想人生,想哲学,最后只要稍有空闲,就会坐在沙发上失神,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考”,还有“体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故而常常在这样的年龄段,脱离了不知世事的稚嫩,又不谙社会的百态,容易陷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样的状态中。而懒于查找相关资料使自己对于某个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正要开始实践,又开始拖延。这样的思索某些时候又会带给我们一定的愉悦,与某同学讨论一个问题时,他曾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只是追寻愉悦而已。”于是这样的行为有时候会愈演愈烈。

      记得讲作文的时候老师曾说,写东西要把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否则若只是干想,那思维便只是漂浮在空中的,只有写下来,才能落到实处。

       回到杨绛先生的那句话: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与各位同病相怜的友人共勉。

引用内容:

①②:《正念是什么之三》   ——动机在杭州

相关文章

  • 2018-08-25

    杨绛说:你的问题在于,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我的问题在于读得太少想得也少而思绪飘飞太远

  •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书籍是世界珍贵的财富,是世世代代和一切国家最好的继承。最古老和最优秀的书籍自然而然地、合情合理地占据着每一...

  •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今天想说一个话题:焦虑。 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大家在遇到事情或者日常生活中会特别焦虑的情况出现。 反正我这段时间是有点...

  • 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什么叫「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这句话听起来很刺耳,换一个说法可能好一点,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

  •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01 前两天,一个同学跟我说:“我现在真的很迷茫。” 她不久前换了工作,算是转行。 当她去到新的公司,新的环境,她...

  • 脑海中的碎碎念

    对好多事的迷茫都来自对未知的恐惧。对这句话最好的佐证可能会是杨绛先生的那句: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 你只是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在越来越功利化的当代社会,人心渐渐浮躁,学生只读“有分”之书,上班族只做“有钱”之事,明星只行“有名”之善,...

  • 你就是书读得太少,又想得太多。

    今天考试成绩出来,证实了我之前的顾虑。那么紧张的复习,不知道在这类量产式进展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哎,考前的那段时间太...

  • 好看的皮囊不可少 有趣的灵魂更重要

    著名作家杨绛曾告诫我们:年轻人,你们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你可能没有想过,我们有时候不止读得太少,想得也...

  • 书读得太少想得太多(上)

    一直很喜欢民国时期的几个女作家的某些风格。杨绛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三毛的”我笑便笑靥如花,我哭...

网友评论

  • 8f7aaf909752:病了病了
  • 0816089b1c26:无非就是八个字: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 大夢為生:简直不是书读的少,而是问题太复杂
  • 大夢為生:找到了,看山的典故
  • 青木729: @味道Sunshine 好像可以这么称呼,表示对她才华的钦佩之情吧!隐约感觉在哪里看到过
  • 1193421d3098: @7e667cfbbc13 先生是对一个女性很高的称谓,说明很受尊敬。
  • 7e667cfbbc13:杨绛先生?
  • 点虫虫虫虫飞:确实现在的我对于书本已经没什么兴趣了…………看书也就几分钟…………就坐立不安了…………
  • 8f0bca87534b:看完才知道自己病得不轻
  • f01fb82c2013:意境很深
  • 孙行者:鸡汤味太浓呀
  • SmoothLotion:老年人你们的问题就是忘不了过去,记不住现在
  • 南北商业笔记: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少,书读得再多不做事,脑子始终是在绕逻辑
  • fe3af2d7cdb6:@promisingzhang 你的智能拼音出卖了你
  • c7565398e630:给我很大启发,谢啦
  • 阿团Atom:@老王那个小王 目前是高中生^^只是因为逛知乎专栏什么的,就想加着玩……
  • 老王那个小王:研究生吧。写论文写多了爱标注引用…
  • d5f3ae813a4e:啊,怀念小时候总是饥渴状态的看书,然后长大了每天都是现实生活的体验,最后尘埃落定前终于有时间思考了,完。
  • a33400a953ef:1和2都躺枪的路过😭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2b5528e69c93: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希望重要
  • 4d247f73597f: @潘若琳 点个赞,小师妹写的不错,好好加油。
  • sH2nxy:读书太多实践太少
  • 木子哲学:很多人现在关于某些问题的想法, 其实还不如一千年前, 甚至两千年前的先哲。
  • 木子哲学:作者引用了杨绛先生的话, 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话, “想要把自己的书放到图书馆,就需要先把图书馆里的书先放到自己的脑子里”。
  • de476f1d69f4:设想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结果想的虚无……《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刚看完……这枪躺的…… 想太多是病得治 脑洞太大得补 共勉。
  • 810a48bcf29d:书是好东西,多读书,多实践
  • 生麦:一直相信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经历,说出来的话都会感觉没有丝毫的力量。
  • 聆听月光落地:即便书读得不少,还得要有足够的经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阿团Atom:@北回归 ^^说起来其实我自己也只看过自己引用的这一段……是机缘巧合之下看到别人摘录的,觉得很喜欢,就用在这里了,有机会一定把全本看一下^^
  • cc60b3fcf17d:看见瓦尔登湖就看下去了,虽然是很好的书是但感觉周围很少人看呢^_^
  • 高闲闲: @潘若琳 没什么哒其实很正常哒,我的一个同学就喜欢这么说,你用台词形容也对哦。
  • 阿团Atom:@油菜花 Orz,是这样的,这句话是跟同学交流的时候同学告诉我的……结果我把此事写进去之后自己忘掉自己在文章里提到它了...看到你说这句我还以为同学告诉我的话有出处呢……所以...…^^嘿嘿
  • 高闲闲: @潘若琳 这是在作者文章中写的呦。你好认真啊。
  • Brucezhang: @潘若琳 嗯,读书还是挑自己感兴趣的,强求只能草草了事,只是看过
  • 阿团Atom:@油菜花 请问这个“我只是追寻愉悦而已。”是谁的台词呢?百度了一下没搜到,我对这句台词很感兴趣^^
  • 阿团Atom:@promisingzhang 我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书跟人是有缘分的,有的貌似比较“高大上”的书可能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阅读,所以只要挑自己喜欢看的就好吧~
  • 阿团Atom:@El_Sur 我还没看过多少哲学书所以还不知道……惭愧……
  • 阿团Atom:@4d247f73597f 》《 文主的确是高中生……
  • d2523d6d2b53:读史使人明智
  • 4d247f73597f:这是高中作文?
  • 云雨雾失楼:做不到看山还是山,那还不如少想,留在中间那步其实是很可怕的
  • Brucezhang:有时候很想读书,但是吧,有时候感觉性趣不大,坚持读啊,感觉自己好装啊
  • 35a62fe05eba:所以那几个问题在哲学书里有解么..?
  • c3be03e5adbf: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高闲闲:他曾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只是追寻愉悦而已。”于是这样的行为有时候会愈演愈烈。


    每每告诉别人自己是因为喜欢愉悦才在做这个,而别人却是不为了享乐在做他认为辛苦的事情的人,充其量只是个辩手而已。
  • 523fafd4a26a:想也是建立在一定底蕴上的。
    e998df704321: @恩赐 與你,同時也與看到的夥伴兒,分享一本書。本書的書名,就蛮有趣的《是思考?還是想太多?》
    以下是摘錄於書中的段落(有點兒長😉):
    “「思考」和「想太多」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一個是在解決問題,另一個是在製造問題。當我們遇見困難,思考可以協助我們找出好的解決方法,但如果想太多,只會製造更多的困擾。

    但「製造問題」不一定都是壞事,這要看這個被製造的問題有沒有價值,如果沒有價值,那就是名符其實的「想太多」,像是點了一盤自己根本不想吃的東西,製造了一個根本沒必要的困擾。但如果製造的問題是有價值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人類思想史上,製造最多問題的哲學家大概可以算是笛卡兒。笛卡兒懷疑東、懷疑西,針對看見的所有事物都要懷疑,甚至對於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也要懷疑,這真的製造了大麻煩。但這樣的懷疑有價值嗎?如果只是懷疑,自然沒什麼價值,想太多了,沒事給自己找麻煩!

    然而,笛卡兒在懷疑一切之後,開始尋找知識的根基,想要挖掘出一種「無法懷疑而且絕對不會錯的知識」,作為一切知識的基礎,這就是著名的「我思故我在」。這個思路,開創了許多新的哲學,讓我們對知識的建構有了更深入的反思,有助於我們找出更合理的知識理論。有了這個價值,自然就不算是想太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常常覺得自己或是別人「想太多」,那是因為想要思考的問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既然沒有正確答案,無論怎麼想,都不會有結果,為何要浪費力氣思考呢?

    事實上,針對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不同的思路之間還是可以比較的,它們有著不同的合理性,當我們學會如何評估這些思考的合理程度,就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解答,選擇它,會有最高的獲勝機會。這樣的思考,當然是有價值的。而學習思考,就是要把這樣的價值找出來,成為一種能力,用它來引領我們的人生。”

本文标题: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ka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