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正清日,清气又清明。“清明”是节气及节日专用词,另一重意思也可用于政治上,而这又恰好就是该词汇的政治源头。其起源于古寒食节,古寒食又起源于大名鼎鼎的介子推。
士甘焚死不公侯。介子推被赏识他的晋文公重耳“逼上梁山”后一把火烧死了自己及老母。山林大火被晋国的消防部队救熄后,死者及死者家属的情绪很是稳定,但重耳的情绪就颇不稳定的了。因为他在一棵残存的树上被削白的树皮上看到了子推镌刻给他的遗嘱: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意思是说,当初你和我,同在这个地球村落难时,我割自己的肉给你吃,只是想让你生存下去而已,因为我懂你,预测你将来一定是个会对人民很好的明君。如今我的愿景实现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初心啊!至于我是不求报答的,我也知道你的脾气心性,你我毕竟太熟啦,一旦共富贵时我会经常指出你的缺点,但那又会让我们的友谊变味的。所以,你逼我做大官,我只好烧死自己,此生不复相见倒是最好,于是友谊就能地久天长哦!如果你以后心里“真的好想你”,而且要搞终身制的话,那对我的最好报答就是请时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够了,我会含笑九泉的。记得:不忘初心,务必清明!清明清明再清明!永别了,我的皇。爱你一万年!
不知道当时的“此时此刻”,文公作何感想。但每次清明再一次重温这段历史小故事时,我只有一种感觉,子推算是悟透了人生,所有的情感与亲友,其实都只是一张纸。世间人情薄如纸,莫不如是,概莫能外。因此,他能坦然连老母的生命也都一起了结了,因为母子已经谁也放不下谁谁也离不开谁而谁如何做都不会怨恨任何一方的。这想想薄如纸,但细思却又是重如山。世间最高、最伟大的爱都是如山一般的,深沉,却无味。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清明的潮汕民俗注定是要过纸的。以一张张薄薄的纸,“过”于厚厚之清明山上,就默默诠释着这一切生与死的牵挂。为啥叫“过纸”?著名潮学名家林伦伦老师考证了,认为是“挂纸”的方言转型。“挂”,潮州话有二个音,一是文义音的“胯”,悬挂的意思,比如我儿时在灯谜领域颇受启蒙的一则本地土谜“室内挂幅山水画(土音鱼名)”,猜作“吊景”;二是“褂”音,做学生时经常说的“褂徽章”,佩戴校章的意思,这里的“挂”就是佩戴的意思。清明的“挂纸”从历史渊源的考究来说,就发“褂纸”方言音,是佩戴悼纸而不是悬挂这些纸片,佩戴是更恭敬的、崇拜的,当然,佩戴的对象就是“山墓”穴上的土,至今仍是,只是如今的人简单化而成随手撒、放罢了,而并非悬挂在墓地周遭的树枝上的。
这其实也从古清明风俗“戴柳”(子推就是在柳树下被烧死的)沿袭演化而来。该俗据专家说起源于唐朝。《燕京岁时记》记了“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那时的清明是沿袭自汉代流行的三月初三日上巳节(过纸的清明则称寒食),杜甫名句也曾记述了其时上巳皇帝于曲江皇家园林赐福过节之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后来,民间效仿,就有了清明俗谚“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及节俗,再后来,嫌麻烦,就将柳条戴在坟头了,在家祭祖的则将柳枝戴在大门门环上。柳条就从文人语境里的送别(折柳),过渡到拥有了辟邪的另一番况味了。
至今,潮汕民间的“戴柳”于门古风仍存,只不过转移到另一个叫做“鬼担西瓜”的另一民俗日子而已。因为,潮人重感情重孝道,认为祖先虽已做鬼,但毕竟不是邪物嘛,无须戴柳辟邪吧,为了延续悼念之情,就改为“戴纸”,黄白二色小纸片,色彩搭配也养眼点。“戴”是书面语,口语就称“褂”,久而久之,又写作“挂”,天长日久有时尽,改音绵绵无绝期,遂误称过纸并“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成此约定俗成叫法了。
清明·纸(杜帝二十四节气独题小品文之二)
网友评论